8月1日-5日,以“發揮學生主體性,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為主題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課堂變革和教師轉型研修班”(無錫)成功舉辦。研修班緊緊圍繞“課堂變革”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課程、課堂、課題如何更好的發揮學生主體性,師生如何建立更加良好的關系等內容,邀請了全國知名的專家和校長給全體老師們進行了深入全面的培訓學習。
曹紅燕,講座主題《一卷“春風”好讀書—書香校園建設實踐與思考》。
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第二小學校長,高級教師,無錫市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無錫市優秀班主任。
“在一切事物中,我追求的是寧靜,但是除非坐在一個角落里,手里握有一本書,我是得不到它的?!弊x書,就是讀自己,讀書,就是汲取真正的力量。
講座中,曹校長結合學校書香校園工作實際,從“繪制書香藍圖,化零散為整體;優化閱讀環境,化“春風”為“書卷”;開展讀書活動,化被動為主動;研究科普閱讀,化建設為科研;完善管理體系,化短期為長效;建設成效”六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書香校園建設過程中的實踐和思考。
萬詠梅,講座主題《良好的關系是教育的基礎》。
高級教師,無錫市學科帶頭人。曾獲“全國班集體建設特別有成效優秀班主任”“無錫市巾幗標兵”“無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十佳書香人物候選人”等稱號。受《家校周報》主編邀請為該報開辟專欄——萬老師手記。曾獲無錫市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多次在市、區級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好的師生關系:就是共情,就是陪伴,就是關懷,就是尊重。這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0-14歲的孩子,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萬事萬物,皆有其規律可循,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如果老師能把握學生成長路上的培育重點,揚長避短,就一定能理解、尊重學生,學生也會因此變得懂事、健康?!?/p>
“希望學生成為怎樣的人,自己首先要成為這樣的人。教學相長,說的就是學生和老師是相互成全,共同成長的?!?/p>
“理解、尊重、包容、始終給予希望,充滿期待。當師生關系和諧,學生對老師的尊重、信任、認同感增強,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和感染力也會增強,教育才會事半功倍?!?/p>
孫靜霞,講座主題《課程的力量:校本課程的規劃與實施策略》。
無錫市錫山實驗小學副校長,無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無錫市數學學科帶頭人 ,曾先后主持江蘇省“十二五”“十三五”課題研究,無錫市前瞻性項目、區“四有好教師”團隊領銜人。
“經歷、體驗、參與以課程為陣地描摹兒童童年美好的重要方式,凸顯我們的課程主張, 彰顯學生在參與課程學習中的主體生命力?!?圍繞校本課程規劃和實施,孫校長著重介紹了 “深度建構“安本致遠”課程文化;扎實進行“安本課程”校本實施;開發基于內涵發展的“致遠課程”;構建多元課程學習場域”四個方面的內容。
朱明海,講座主題《課題進課堂:以小學語文聊讀教學為例》。
高級教師,無錫市八士實驗小學副校長,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無錫市人民滿意的好教師。他曾獲江蘇省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一等獎,曾入選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逐漸形成聊讀教學風格。2021年12月,中國教育電視臺專題播報新聞《朱明海:鄉村優秀青年教師的“領頭雁”》。
什么是“聊讀”?聊讀是一種創新的閱讀教學方式,即教師以伙伴的姿態,循著兒童的理解路徑,邊聊邊讀,以聊促讀;在師生共同經歷文本的過程中,組織在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較強聯系的,具有相關語文要素的教學內容形成模塊,生成聊點,展開對話;使兒童不由自主地卷入到對文本形式、情感、價值等的認知、理解和體悟中;從而豐富言語要素,激活言語思維,豐滿言語形式,提升言語表達,形成言語組塊,促進兒童閱讀力的生成與發展。實踐:(一)聊中建模,創設身體在場的學習空間;(二)生成聊點,開展身心合一的課程學習;(三)聊讀對話,生成言意共生的素養組塊。
通過專題講座、分組研討、互動交流等學習培訓,老師們紛紛表示,五天的培訓受益匪淺:“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要求教師進一步更新觀念,更新知識,轉變角色,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合作。在充分尊重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小組協作,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培養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