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長輩問我:為什么新聞說幾個小男孩的門票,要幾十萬這么夸張呀。
“娛樂圈的事,有的粉絲愿意買...加上黃牛資本炒作,就像樓市啥的...”
雖然我知道這類信息有夸張成分,但瞬間我也像長輩一樣,有點不太理解為什么。
TFboys的西安演唱會的出圈的故事很多,也讓不少群眾體驗到了“頂流”具現化,但相比三小只的狂歡,風生更想聚焦在散場后的時代峰峻。(后文將時代峰峻縮寫為“峰峻”)
與三小只漸行漸遠是峰峻最大的困局,雖說在培養“接班人”方面還算出彩,但連時代也要承認,再復刻出一個TFboys已經是不可能的事。
被稱為小作坊的峰峻,它所面臨的困局不僅是“造星焦慮”,更有其它經紀公司未面對的多重危機!
流失
陶喆把愛情形容是流沙,但對峰峻來說,流失的藝人更是 心里的牽掛,不愿放下 !
獨立門戶、成團風波、團員爭議等等,都是峰峻目前和未來逃不掉的大問題;
既擔心捧不紅,也擔心捧紅跑了,更擔心沒紅房先塌。
峰峻出了名的成團周期長,雖說粉絲粘度高,養成系的過程能倍數增長曝光量;
但風險也擺在面前:你手上能打的牌不多,還要猜下一張是王炸!
周期長和流失影響大,可以說是峰峻「相輔相成的困局」;
如果不想雞蛋都放一個籃子,培養多個藝人團體,那就會會降低周期長所帶來的關注度和黏性。
但集中資源干大事,就要承擔成團失敗、藝人單飛的風險。
即使是日韓的大型經紀公司,團體出道也只會集中資源在其中1到2個間,至于別人如何能通過合同等方式留住“金蛋”,這里不做討論了。
最近頗受關注的BLACKPINK成員續約問題
現在主流辦法就是“品牌曝光”,宣傳和粉絲互動環節上,強化時代峰峻的品牌概念,利用粉絲基數將公司與成名藝人深度捆綁。
強化品牌概念,將來擴展業務也是個很好的優勢,也是和重要藝人續約談判時更多的底氣。
但這點有個前提:維護與藝人的公共關系。
如果存在公司與藝人糾紛,由你培養的頂流可能會成為反向的刀,良好的合作關系,是合理利用前藝人引流的條件。
流量依賴
三小只的成名路上,有個關鍵的助力——峰峻的電視媒體資源,通過參加電視節目快速獲取知名度,這條捷徑峰峻現在依然使用。
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視媒體不管是傳播范圍還是影響力都在下滑;
并且隨著互聯網的自制選秀節目的火爆,“造星權”不斷的更換,傳播渠道變多反而讓電視資源變得不再「稀缺」。
對于養成系偶像來說,關注和曝光就是生存的基礎,只是近些年連“流量”都開始內卷了;
刷臉熟式的套路過于常見,不少大公司開始重倉推新人,想當裁判+運動員的平臺也不少,峰峻的體量在對比下,資源只會不斷壓縮。
自制團綜、借勢三小只、強化粉絲活動,這些方面峰峻有著領先優勢,但其它綜藝只要想,也可以很「相似」。
「制造差異化」或許是峰峻的破局方法,不管是舞臺技能,還是形象包裝上,峰峻更應該考慮往TFBOYS不同的地方發力了。
場外因素
除了造星焦慮,峰峻最顯眼的問題反而不在峰峻本身。
子曰:粉絲行為,偶像買單。
當粉絲比偶像更多地出現在社會新聞時,潛在風險就已經被激活,某個特殊的瞬間轟然爆開。
龐大的粉絲數量,加上有意培養的打投機制,本身也預示著輿論必然,所以怎么權衡是峰峻急切想要處理的事情。
未成年的偶像+未成年的粉絲,一旦有些風吹草動的勢頭,結果可能是大傷元氣;
舉些不恰當的例子:限韓令的開始、偶像節目的停辦、未成年人從藝的限制等等,都是不可抗力的風險。
蹣跚前行的時代峰峻已經走了十年,雖說沒有成為中國的杰尼斯,但也培養了一批華麗的男子偶像團體;
但有沒有想過,峰峻培養的男團就是最適合內娛環境的么?這或許也是峰峻接下來要思考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