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雷軍年度演講上,全新一代折疊屏MIX Fold 3也如期登場,經歷一代的失敗、二代的驚艷,第三代折疊屏手機帶來了外觀、性能、屏幕、影像、機身等多方面的顯著升級。
小米MIX Fold 3并沒有單一的“卷”一個方向,而是每一項都能打,折疊屏輕薄化只是基礎,性能、影像、屏幕、交互在折疊屏手機中,缺一不可。
小米MIX Fold 3著重升級了性能與影像,而這篇內容,我們也圍繞著這兩點展開。
輕薄折疊與真旗艦體驗并不違和
關鍵詞:龍骨轉軸、堅久耐用、輕薄
小米MIX Fold 3在“折疊”這件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作為折疊屏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轉軸機構,全新的龍骨轉軸讓小米MIX Fold 3在堅固性、輕薄性、耐用性三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
新的結構設計思路確實很先進,更堅固+更小尺寸,如果水滴型算第二代轉軸技術,小米這次的轉軸相當于「第三代轉軸」技術。
市面上水滴轉軸都是雙連桿機構設計,小米反其道行之,雖然結構件更多,但讓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強度更高,小米MIX Fold 3的三連桿結構通過14個可移動鉸鏈的多級轉動方式,對屏幕背部起到一個完美的支撐和保護。極大地提高旋轉的靈活性,將整個屏幕都包圍起來,就像是一個支架,將脆弱的內部屏幕完全包裹起來。
與上一代相比,轉軸支撐機構運用了超級鋼材質,擁有1800MPa的屈服強度,轉軸的旋轉機構上采用了高耐磨的碳陶鋼,耐磨性能比以往提升了4倍。也因此,正是由于以上這些技術的改進,小米MIX Fold3的屏幕相較以往無論在穩定性還是耐用性上,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全新的材料運用讓它通過了萊茵50萬次折疊無憂認證。
此次小米MIX Fold 3共有三個配色版本,其中龍鱗纖維版是我的最愛,除了擁有更輕的重量外,它的厚度也是最薄的。龍鱗纖維版并不只是外觀更酷更好看,還擁有超強的抗沖擊力。
采用了自研的復合疊層材料,將芳綸纖維和陶瓷纖維進行高溫壓制,形成了觸感優秀,強度足夠的陶瓷纖維。它不僅摸起來細膩溫潤,更擁有36倍于微晶玻璃的超高韌性,通過材料的演進,進一步降低了折疊屏手機的重量。
在背部到攝像頭模組處有一個非常小的坡度,很好的解決了機身輕薄與攝像頭模組處空間結合的問題。玻璃亮面攝像頭模組+“龍鱗纖維”的背部,我個人是覺得是很精致耐看的。
除了材質不同以外,龍鱗纖維版在轉軸處還有一條引導視覺的“金線”,看起來更加高端。
屏幕:內外統一 內外均省電
小米MIX Fold 3的外屏尺寸6.56英寸,OLED材質屏幕,發光材料為三星E6,分辨率為2520x1080,支持P3色域。內屏為8.03英寸的OLED屏幕,同樣是三星E6材質,分辨率為2160x1916,整體觀感色彩一致性很強。
同時還經過CIE2015色彩空間校準,讓兩塊屏幕的色彩達到完全一致
為了極致的續航表現,內屏幕選用Pol-less Plus低功耗屏幕,讓內外屏續航一致,官方數據DOU可以達到1.34天。
另外這兩塊屏幕均支持120HLTPO自適應高刷,并且這次小米還引入了分區刷新率技術,在不同的區域根據不同的實際需求自動調節刷新率,在不影響實際體驗的同時,更進一步提升續航表現。
影像:四攝五焦段 徠卡加持
小米MIX Fold3影像模組重新設計,支持全焦段四攝,聯名徠卡光學,有雙長焦配置,包括了3.2倍長焦和5倍潛望式鏡頭,主打頂級拍照。
四顆鏡頭均是超輕薄化的徠卡Summicron鏡頭,包含了15mm的1200萬超廣角、23mm的5000萬廣角、75mm的1000萬人像和115mm潛望式長焦,其中這顆長焦鏡頭還支持30cm的超級微距功能。
雖然這四顆鏡頭的傳感器不如小米13 Ultra,但使用下來給我的感受基本可以達到80%,另外小米MIX Fold 3還迎來兩款全新的色彩濾鏡。
通過樣張不難發現,小米MIX Fold 3在徠卡的協同下,整體的光線處理的很好,過度非常自然,沒有過曝的情況,整體色彩還原度非常高,細節處理也比較到位,再次彰顯了Summicron光學鏡頭的實力,提升了光線的透過率且有效降低色散,日常拍攝得心應手。
徠卡影像是天然適合記錄的影像風格。尤其是它對于色彩的呈現以及光影的塑造,很多時候能夠傳遞出更加濃烈、極具張力的畫面氛圍和情緒,也能夠捕捉、記錄到更多讓人難忘的瞬間。
小米MIX Fold 3幾顆鏡頭在各個場景下都表現出了不錯的畫面素質和良好的環境應對能力,尤其是在一些容易翻車的大光比場景中,也能夠還原場景中應該有的天然、真實的動態范圍,顯現應有的光影對比和畫面細節。這也是這兩代小米拍照旗艦上最引以為豪的能力。
長焦鏡頭已經成為旗艦的門檻,長焦的效果拉近放大拍攝主體,以及壓縮空間和背景虛化。長焦可以讓我們不打擾到被拍攝物體,從而保持到最原汁原味的拍攝效果。因此,擁有優秀的長焦攝像能力,對日常攝影來說非常重要。
在復雜光線下的表現小米MIX Fold 3依舊不錯,對炫光、鬼影控制非常到位,
影像小結:除了主攝外,其他幾個鏡頭像素并不高,邊緣細節以及解析力有著天生的劣勢,另外與小米13 Ultra相比,個人感覺整個色彩有些寡淡,亮度上也稍低了一些。
旗艦性能打底 優化是關鍵
今年下半年開始,旗艦機型都用上了驍龍8Gen2領先版,CPU和GPU頻率均有升級,單核能力更強。
配合上LPDDR5X 8533Mbps內存+UFS 4.0,不論是日常使用還是高負載的游戲,都能提供更快的響應速度,旗艦屬性直接拉滿,配置毫無短板。
小米MIX Fold 3的散熱系統采用超薄不銹鋼VC,相比銅材料,更加輕薄,而大面積的高密度石墨提升散熱效率,總散熱面積來到了10943mm。
性能測試我們直接通過《原神》+手動60幀 30分鐘蒙德城跑圖
通過軟件記錄數據顯示,30分鐘《原神》平均幀數為56.7幀,抖動率1.71,同時原神還支持超高清渲染,分辨率可達1620x1436,比起其他機型普遍的720p畫質來說,細膩度提升了一倍還多。
對于一臺折疊屏來說,這樣的性能表現足夠了。性能表現足以滿足各類用戶對于折疊屏手機的性能需求,并且與其它同類折疊屏手機相比MIX Fold 3的性能表現也相當出眾。
軟件上依托于小米動態性能調度技術,提前預判溫度情況,對性能及時調度,在溫控上也有不小的提升。
實際體驗中,對于《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這種主流游戲,MIX Fold 3可以完美適配全屏。雖然對于擴大視野并無優勢,但整體沉浸感卻是有很大提升。其他方面,小米MIX Fold3還支持X軸線性馬達,3麥克風陣列以及對稱雙揚聲器等配置,在游戲、娛樂方面的體驗更好。
為大屏打造的MIUI 適配APP后期更多
為了更好地適配各種應用、游戲等,小米Fold 3做了非常多的內容適配方面的工作,現在內外屏已經支持商店內TOP200+的應用適配,基本上常見的應用都能夠做到內外屏的無縫切換和自動適配。
小米MIX Fold 3這次重點還是提升了一些實用性的功能,比如頻繁在兩個應用之間切換,手機就會提示是否需要分屏。點擊頂部的按鈕之后,就可以直接在分屏狀態下使用兩個應用。
沉浸式小窗功能在我們全屏使用一些應用的時候,比如游戲這類獨占屏幕的軟件的時候,當彈出微信聊天或者需要驗證登錄的時候,額外的應用就會使用智能小窗模式懸停在屏幕上面,用戶可以自由拖動,并且也可以進行隱藏。
智能小窗引導功能和自動小窗應用,在我們實際使用過程中,會根據當前的使用場景自動掛起小窗,無需我們額外操作,體驗升級更為明顯。
上代小米MIX Fold 2只有10款應用可以開啟平行窗口,而MIX Fold 3則適配了17款,這也意味著,小米在推出極具競爭力的硬件之外,還一直在默默進行軟件方面的適配。
50W無線充電是驚喜 續航一天不是夢
一直以來,大家對折疊屏手機都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在續航問題上,更是與直板旗艦相比,小米MIX Fold 3內置的兩顆高密度澎湃電池,以及由三顆澎湃芯片組建的電池管理系統。
小米MIX Fold 3的電池也采用了硅碳負極技術,也就是之前榮耀手機宣傳的青海湖技術,通過加入硅含量,讓電池容能量密度更高,所以別看只有4800mAh容量,實際上,它的表現,和常規5000多mAh續航不相上下。
另外屏幕上選用Pol-less Plus低功耗屏幕,讓內外屏續航一致,官方數據DOU可以達到1.34天。
充電方面,依舊是67W快充,和50W無線快充,實測息屏充電,0-20%用時5分鐘,35分鐘即可完全充滿,速度還是不錯的。
小結:
體驗了一周后,我真正了解到了“折疊旗艦、體驗為上”這句話,小米MIX Fold 3并沒有因為“輕薄”而放棄性能、影像這樣極為影像體驗的環節,上代的妥協并沒有在這次重現。
各方面優秀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在使用時,你甚至會忘記使用的是一臺折疊屏手機,它不僅是小米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精心結晶,更是為用戶帶來更具前瞻性和個性化的使用體驗。
另外我這臺龍鱗纖維后殼既賦予手機高強度的保護,又帶來了出色的握持感,使每一次看到都會讓嘴角掛起微笑,我想這就是一臺讓自己舒服的手機該有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