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在古代的詩文里馬永遠是詩人的最愛,馬象征著那些詩人的人生,活得奮力,活得拼命。
但其實有些詩人也像驢一樣,在一次次遭受生活暴擊后,依舊活得灑脫,活得盡興。
而這些像驢一樣的詩人,他們的故事都被記載在今天推薦的書籍《大宋河山可騎驢》中。
書名:《大宋河山可騎驢》
作者:王這么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豆瓣評分:7.9
簡介:
大宋的風流瀟灑,在或豪放或婉約的宋詞中,更在群星閃耀的名士品格間。翻開本書,看蘇東坡們如何在遭受社會毒打后依舊活得灑脫,活得倔強!
感悟:
驢比起馬,是個不太上檔次的形容詞。這本書里的詩人為什么要“騎驢”呢?
第一:當時宋朝的客觀條件
馬兒多生活在草原,因此歷來產馬的地方都是——西北、塞北...
當時的宋朝位處中原地帶,這些產馬的這些地方被其他政權牢牢掌握。加上宋朝武力值低,也搶不過他們,只能高價去買。
宋朝與北方時常摩擦,一旦宋朝和北方勢力打起仗,戰馬大批死亡,難以及時補充上。
在滇、川、藏三角地帶叢林中有一條茶馬古道,自唐宋起,就一直被用來作為馬匹交易的通道。可在南宋時,“關峽盡失”,無法再走這條古道了。
因此,宋朝成了中國歷史中馬匹最缺少的朝代,民間大部分時候都是騎驢。
第二:騎驢的寓意
在宋朝官員上朝必須騎馬,以示尊重。而主動騎驢,則表明正式回到民間,接受平民況味的生活。
但騎驢也意味著在面對生活的一次次打壓后,依舊有勇氣直面慘淡的生活。
就像蘇東坡被貶三次,卻將每一處來過的地方都變成他的世外桃源,找到生活的樂趣。
就像陸游因為秦檜之孫,名落孫山,卻依舊勇往直前,抓住每一次的機會!
就像李清照經歷國家變革,家庭的分崩離析,也不認命,面對渣男的迫害,依舊要尋回自由之身!
所以你明白作者為什么要給這本書起這個名了吧!
推薦指南:五星
這本書里講了許多宋朝詩人的故事,你可以看到蘇東坡曠達;辛棄疾豪放;王安石不拘小節;李清照俠義;歐陽修率性陸游特立獨行······
更能看到他們對生活的灑脫,盡興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