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蘇東坡》,2017年7月17日首播,若多7字,不知是否隱含什么寓意。全片6集,每集差不多30分鐘。3小時體量,在其宣傳中,被定位為“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 紀錄曠世全才的一生”。
今日始觀,開始兩集頗有驚喜,后面四集1.5倍速看完。是的,看完了,沒像有些豆瓣差評里說的那樣,15分鐘棄劇。
拜觀完畢,例寫讀后感,有兩個震驚,一個推薦。
震驚之一,這部片子竟然能請來中外那么多重量級專家學者坐陣。
康震,這是在百家講壇讀專題講過《蘇軾》的。我們先不論百家講壇水平到底有多高,這個見仁見智,但其名氣之大,則無庸諱言。
當然,相對來講,在一眾共襄盛譽的專家里,他的咖位并不算大。
正如網友所言,當93歲的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也出現在熒幕里時,不可謂不驚喜。但以《鄉愁》而名揚大陸的老先生余光中哼唱起蘇軾的名篇時,就不能不用驚喜來形容了。
(紀錄片截圖)
中國專家之外,還有外國一些漢學家、收藏家、大學教授……美國的,日本的、韓國的,新加坡的……或講述他們對于蘇軾人生的體驗,或拿出自己主管的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鋪展于央視的鏡頭之前。
你不得不承認,為了拍這個片子,他們真是下足了力氣,花掉不知多少精力與金錢,只為將蘇軾跌宕起伏的一生精彩地呈現于我們面前。
(紀錄片截圖)
一句話,態度擺在那里,真誠做不了假。
震驚之二,那么多的研究蘇軾的大咖,竟然只做了工具人。
雖為央視所拍,又冠以“大型”之名,實際上,里面的信息量極其缺乏,有些網友說,就是百度百科里的介紹而已。花一個小時看一篇蘇軾生平簡介,所能了解到的知識,絕對比這多得多。
更令人發指的是——我認為這詞用得十分貼切——這么多的專家,真知灼見可謂罕見。導演分派給他們的任務,竟然就是把人們極為熟知的蘇軾的故事復述出來而已。
比如,康震說,蘇軾呢,就把這塊地叫做東坡……
大家想想,這些耳熟能詳的事,需要喊你們這些專家學者來講嗎?用旁白講述不就行了?簡直是浪費人才,把他們當成傳聲筒了呀!
是故,這部片子雖然豆瓣評分達到8.7,但是差評也為數不少。
不過,還是有個要推薦的。
并非推薦本片,而是我覺得,第六集的標題“南渡北歸”,應該是從岳南同名著作那里得來的靈感。南渡,北歸,離別,述盡抗戰前后中國知識分子的不同選擇,迥異命運。當中有些人人生境遇,直追蘇軾,或有甚之,尤值一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