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厭學要管心,關注我們管心厭學癥-
管心贏心理咨詢|孩子厭學要管心,學習管心贏蛻變!
《小學當學霸,初中變學渣?》
《和好學生當朋友,我變成了壞學生?》
《14歲孩子厭學,離家出走多次,如何管心?》
《厭學考不上高中,孩子去開發天賦可行嗎?》
《一到青春期,孩子就厭學?》
《哪些方法可以讓小孩好好寫作業?》
《沒時間,怎么高質量陪伴孩子?》
《為什么現在的女孩子都恐婚恐孕?》
《不就冤枉了兒子,他敢動手u打老子?》
《為什么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
問題描述
大家說如果我當初反抗了父母的規劃,是不是就不會有現在的煩惱了?
六年前我高三,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被家里人逼著學特長。但是那個時候我不想學特長,只想去我們這一個比較出名的補習班學習,但是父母就是逼我學特長。
我當時因為懦弱妥協了,學特長也是苦不堪言,在距離高考三個月的時間,我和父母生氣了,他們最后同意我去當地的補習班學習。
最后我通過藝術上了一個二本藝術類大學,我在大學喜歡上了一個英語老師。她大我九歲,是國內名牌大學研究生,去過很多國家可謂是見多識廣。但是她覺得我是孩子,加上我不優秀,關鍵是不喜歡我拒絕了我。
這是四年前大二的事情,后來上了大三我想明白了我們之間差距很大放棄了。但是心里面依然放不下她,兩年前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和她偶然遇見,并作了告別。
現在大學畢業兩年了,但是我還是很想她,我給她打電話,發微信她都不回我,選擇無視我,我是非常痛苦的。我同時恨我自己大學四年不努力學習,減肥,不把自己變得優秀結果弄成這樣。
但是我現在有點恨我父母,因為他們當初逼我學特長,我才會遇見這位英語老師。如果他們不逼我學特長,我可能就不會遇見英語老師,也不會這么痛苦。我該怎么辦?
厭學要管心
你陷入了心理游戲
是的,假如你反抗了你父母的規劃,你確實不會有現在的煩惱了,你會活得更加清爽。
不過原因并不是你父母的規劃不好,而是你打破了自己的心理游戲循環,你在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
你說,你說父母逼你學特長懦弱妥協了,可是從結果來看通過藝術考上了二本大學,這不算一個差的結果。
然后在上大學期間,你還喜歡上一個英語老師,這個英語老師很優秀,你還不夠優秀,所以她拒絕了你。
確實,假如你當初反抗了父母的規劃,你確實是不會有現在的煩惱了。
但是我們管心營想要說的是,你現在“反抗”也來得及。
你需要反抗的不是父母,而是過去那個懦弱的自己。
不是父母的錯,也不是你的錯,一切的選擇都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但是,你的人生還很長,你現在開始改變,還能獲得后面的幸福。
被動的行為,就容易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而結果一旦不滿意,就會導致抱怨。
其實哪怕是主動的行為,也導致抱怨。
我記得曾經有一個女生來做情感咨詢,她當初為了男朋友不遠千里去男朋友所在的城市工作,現在男朋友對她沒有以前有耐心了,也經常因為工作的事情不回家。
而且現在她的工作情況也不樂觀,隨時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她在想,是不是當初她的決定就錯了。
我回答她,并不是的,當初她的舉動拯救這段感情,如果不是她當初千里迢迢跑來找男朋友,那么他們的感情也結束了,當時她的確為了感情而付出了很多,承擔了這份感情。
而現在的問題是,她希望男朋友為了她的幸福負責,實際上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總會有某個不如意的時刻,這段時間確實是情感出現了問題。
男朋友沒辦法為了她的幸福負責,一旦她的生活不如意,她就會想“當初我沒有做過這個決定就好了。”
實際上真正要思考的問題是“現在的情況是這樣,那么之后應該怎么辦呢?”
當然,管心營的老師也知道,心理游戲沒玩夠之前,往往人是不愿意改變的。
這里你在玩的一個心理游戲就叫做“都是你害的”。
你說了很多內容,本質是在想辦法證明自己是無辜的,不應該受到指責。
我們管心營是專業心理咨詢機構,專門處理由厭學引起的各種心理問題。
本文大概2500字,分三個方面來解答,具有一定專業性,閱讀需要耐心。
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創作不易,希望你能夠雙擊點贊鼓勵一下我們的創作。
戲劇三角形:我們都在其中
心理游戲很復雜,但是有一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來看清楚游戲——戲劇三角形。
卡普曼三角形是美國心理學家卡普曼提出的Victim受害者-rescuer拯救者-Persecutor迫害者,每個人心中都有的一個三角戲劇。
他認為,當我們在玩游戲的時候,會進入三種腳本角色之一。
迫害者是壓制他人、貶低他人的任務。迫害者認為他人是“低人一等”“不好”的。
受害者認為自己是“低人一等”“不好”的。有時候受害者會找迫害者來打壓自己;有時候也會找“拯救者”來幫助自己,證實自己“我無法解決問題”的信念。
拯救者也認為他人是“低人一等”“不好”的,但是她會從一個更高的位置幫助對方。他相信:“我必須幫助這些人,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自救”。
這里最關鍵的是,這三種角色會相互轉換。
比如,一開始的時候,你學業不好,父母讓你去學藝術,使得你順利考上大學。這個時候他們扮演的是拯救者,但是又由于可能方法不正確,讓你有了不良的感受,他們同時還是一個迫害者。
而你一開始的時候,扮演的是一個受害者,等待父母的拯救和脅迫,可是當結果你不滿意的時候,你又變成了一個迫害者的去責怪他們。
從整體來說,你總是漠視自己改變的能力,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假如你去尋求拯救者,那么就從潛意識來說,你就認可拯救者的幫助,依賴拯救者的決策而行動;假如你去尋求迫害者,那么你有可能被貶低和拒絕。
心理游戲:都是別人的錯
心理游戲有一些典型的特點:
(1)心理游戲具有重復性。
(2)成人自我意識不到在玩游戲。
(3)游戲總會以玩家產生扭曲感受為結局。
(4)游戲是玩家雙方做出的曖昧交流。每個游戲中,心理層面和社交層面的內容是不一致的。
(5)游戲中總會出現驚訝或者困惑的時刻。
每個人都會一遍遍地玩自己喜歡的心理游戲。其他的人和環境都有可能變化,但是游戲的模式不會變化。
比如你喜歡“都是你害的”這個心理游戲。
在這個心理游戲中,你會表現得很需要別人的幫助,但是當別人真的給出意見時,你的內心并不是真的接受。
雖然你會接受別人的意見,并且照著這個建議去做,但是當你失敗的時候,你會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
這是因為你作為求助者,由于需要獨自承擔責任,內心往往會有很多的擔心和恐懼,讓自己更難獨自做出決定,然后縱容自己在這種心理游戲當中,一次又一次尋求他人的幫助,然后再把過錯推到別人的身上,自己便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個游戲搜集的就是白色點券,證明自己是無辜的,不應當受到指責的。
而在外部看來,你一直在追求一個大概率會拒絕你的人。
從心理層面看,每次你玩這個游戲的時候,你都能強化“被人拒絕以獲得關注”的信念。
所以,當對方不理你,無視你,你會覺得很痛苦。
安撫匱乏:即使是負面安撫,也好過沒有安撫
對于你來說,哪怕你被拒絕,也好過被無視。
“安撫”是用來形容一種,
成人需要關注的需求、渴望。
有幾種人類共通的需求,
其中之一就是被關注的需求,安撫的需求,
對身體接觸和心智刺激的需要,
稱之為對刺激的需求。
我們引證一些關于人類和動物發展上的研究,
有一個很有名的研究是史畢茲,
他觀察在兒童之家長大的嬰兒,
他們的吃穿清潔都被照顧得很好,
但比起被母親或保母照顧的嬰兒,
他們的身體和情緒較常有問題。
史畢茲認為這些嬰兒缺乏刺激,
他們整天看到的就是白色的墻壁,
和照顧他們的人也少有身體的接觸,
他們缺乏一般嬰兒常有的觸摸、擁抱、和輕撫。
安撫這個字就是來自于嬰兒對觸摸的需要,
對一個成人而言,
他認為仍然很需要身體的接觸,
但成人學會一些代替的方式來獲得認可,
不論是一個微笑、稱贊,
甚至是侮辱、責罵,
都顯示我們的存在獲得了認可。
但是這種認可并不是全是正面的,
正面的安撫是指接受者感受到的是愉快的感覺,
而負面的安撫則是接受者感受到的是不舒服的感覺。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人們都會尋求正面的安撫,而避開負面的安撫。
事實上,我們的經驗卻是:
任何形式的安撫都比完全沒有安撫要好。
這在一些動物實驗也可以看見。
有一個實驗把小老鼠分成兩組,
都放在完全沒有圖形的箱子里。
其中一組每天給予數次電擊,另一組則無。
結果大出實驗人員意料之外!
雖然痛苦,但是接受電擊刺激的老鼠成長,
竟然比沒有接受電擊刺激的老鼠還要好。
我們就像這些老鼠,
為了滿足對刺激的需求,也可能去尋求負面的安撫。
對嬰兒而言,本能地就會如此去做。
當得不到所需要的正面的安撫時,
就會想辦法去獲得負面的安撫。
雖然痛苦,但比毫無安撫要好多了。
即使被拒絕是一種負面的安撫,但是也總好過沒有任何安撫。
所以你會不斷的追尋一直失敗的感覺,并且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
孩子厭學癥,管心博士的提示
孩子厭學的原因?只管學習不管心!
孩子厭學的表現?學習困難管心難!
孩子厭學怎么辦?學習管心贏蛻變!
孩子厭學要管心,管心就找管心師!
《為什么我的孩子會得抑郁癥?休學能解決問題嗎?》
《抑郁癥患者如何才能被理解?搞懂三件事,溝通三個點!》
《厭學癥管心營:弟弟考了一本,抑郁休學一年,現在想退學怎么辦?》
《這對夫妻從不夸獎兒子,但考年級前五十,然而到了高中后……》
《為什么1993以后出生的孩子,心理抗壓能力差?》
《為什么厭學、叛逆的孩子,經常會糾結父母,到底是不是真的愛他?》
《厭學的原因:得了厭學癥之后,才知道后悔沒知道這個道理》
《休學三年馬上要復學了,一堆問題要解決怎么辦?》
《孩子不自信,消極躺平怎么辦?》
《為什么一到了青春期,孩子就開始厭學、叛逆、不聽話》
《初一孩子不上學,出去混社會怎么辦?》
《不打不罵,怎么教育孩子?》
《孩子刻苦讀書,為什么成績很差?》
《16歲女兒以抑郁癥,為借口不上學怎么辦?》
《為什么現在的孩子普遍都特別脆弱?》
《教育中怎么平衡,過度干涉和期待?》
《苦心教孩子,為何張嘴即錯?》
《孩子是錯的,也不反駁嘛?》
《說了這五個“不”,孩子立馬厭學》
《為何休學容易,復學卻難上加難?》
《生二胎女兒抑郁,該怎么辦?》
《孩子難過,到底怎么安慰?》
《無意中翻看了孩子日記,她知道后崩潰至極,該如何收場?》
《孩子擺爛不起床,家長難得有體諒?》
《為子女不離婚,何苦自欺欺人?》
《孩子休學有網癮,我勸他去考公務員?》
《校園戀情怎么處理呢?》
《為何我付出這么多,孩子依然不改變?》
《為什么孩子寫作業拖拉?》
孩子厭學的原因?只管學習不管心!
孩子厭學的表現?學習困難管心難!
孩子厭學要管心,學習管心不抑郁!
孩子厭學怎么辦?學習管心贏蛻變!
三流的家長管事,二流的家長管人,一流的家長管心!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能管身!
管心贏是管理心理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二級管理咨詢師和本博士為核心團隊的專業厭學癥心理咨詢機構,運用積極管心學,通過學校、家長和孩子三個方面的共同管心,管心孩子厭學心理,實現孩子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和以勞健心的管心目標!
管心學是和本博士在中國傳統國學和管理心理學基礎上,融合積極心理學,家庭療法,TA溝通分析,認知療法、催眠療法和心理劇療法等六大咨詢技術,以及十多年的咨詢實踐經驗,形成的專業快速厭學癥心理管心學,快速管心厭學心理,和化相關焦慮癥、強迫癥、恐懼癥、抑郁癥等心理癥狀。孩子厭學要管心,學習管心不抑郁!
#厭學# #厭學癥# #厭學要管心# #空心病# #管心# #管心贏# #管心學# #管理心理學# #管心理# #管心力# #管心商# #管心師# #管心事# #管心室# #管心營# #有心事# #家道智慧# #家業成功# #管心課# #自習# #自習室# #學習困難# #學習館# #心理咨詢# #管心咨詢# #家庭管心學#
本文來自厭學要管心的管心博士,
為了更好的幫助厭學癥家庭,大家可以轉載。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們,教你如何預防厭學癥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們,教你如何預防厭學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