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清華大學官微發布消息稱:
我校1992級校友、勇敢堅強的朱令于2023年12月22日在北京去世。
這一切其實早有征兆。
就在上個月(11月18日),長期臥床的朱令因腦瘤發作,引發顱壓過高、瞳孔放大等癥狀,一度高燒至39度,陷入重度昏迷,當時家人稱“已經做好了準備”。
此后,朱令的病情有所控制,并于11月24日在醫院渡過了她的50歲生日。
當日,有不少網友在“一塌糊涂”(北美最大的華人BBS論壇)留言祝福,而簡中網絡也意外地出現了眾多的案情回顧與討論。一位從事媒體工作的朋友說:
這可能說明輿情出現了新的變化,但也說明朱令的現狀可能不容樂觀。
終于,在這個寒冷籠罩下的12月,朱令還是伴隨著痛苦、不甘與疑惑,離開了人世間。
最新消息是,朱令的父親吳承之面對媒體記者尖銳的提問,很克制地表示:
朱令是22日22時59分離世的…沒感覺(正義缺席),很正常吧,醫院也盡力搶救了,會安葬在北京。
朱令是清華大學化學系物化專業92級學生,1994年末開始突發怪病,1995年4月28日被確診為劇毒物鉈中毒。隨后,警方及校方均確信她是被人投毒,警方曾立案調查,但至今無果。
這個案子讓人印象深刻。當時我還是一位深陷“中二期”的中學生,對神秘而危險的化學行業有著狂熱的迷戀與不切實際的幻想。你想想吧,只要接觸一丁點奇怪的無機鹽,你就可能迅速步入麻痹、衰竭、死亡——這是多么驚悚而浪漫的事啊。
這種感覺,就好比小學生看到戰爭片中的殺戮片段,內心充滿了“血色浪漫”的激蕩,又恰如青春期少男少女奉若圭臬的“越戰順口溜”:
河內上空戰火飄,我比鬼怪飛得高。
關鍵時候,還是我的哥哥教育了我。
他當時就讀于某重點大學的化學系。因專業關系,他把能搜集到的朱令案的資料及討論打包成冊發給我,耐心地對我講解化學系的危險,以及中毒后的凄慘恐怖。
在他的教育下,我國化學界損失了一位潛在后起之秀。但幸運的是,我在大學里遇到了意氣相投的另外7位室友,大家存在磕磕碰碰,但整體相處極其融洽,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之一。
——有這樣的室友是如此的幸運,以至于我無法理解“感謝室友不殺之恩”的調侃。
而正由于這層關系,我對于朱令同學有著一種額外的同理心——雖然我并不是T大學生,還背叛了熱愛的化學專業。
而在工作后,我竟然與朱令同學產生過短暫的交集。
當時的校園網剛開始訪問隔斷,畢業生從校外不能直接訪問。于是很多人開始擠在幾個公共論壇上(我也不例外)。在某論壇討論中,一位朋友召集網友去探望朱令,然后爆出的地址是南二環方莊某小區。
我一看非常驚愕,因為當時我正在方莊的某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和朱令家所在的小區只有一墻之隔!
不管是巧合還是什么,我覺得應該去看看。
于是我加入了這個小組,第一次登門拜訪了朱令。
當時的朱令同學已經臥床多年,身體機能嚴重下降,整個家庭里氣氛相當壓抑。
需要說明的是,在這個以T大的學生為主的小組里,大家的自我介紹以“幾字班”開始,然后討論T大校友能提供哪些信息、資源,這讓我這個非Top2小透明倍感尷尬——沒錯,我其實是有輕微社交恐懼癥的。
由于多種原因,我后來沒有繼續前往探訪。
再后來,據說在北京奧運會前期,朱令家有街道委員會及有關部門人員常駐,前往探視不太方便。
而后我離開北京,成為一名繼續關注朱令案事態進展的云網友。
2023年12月22日,朱令離開了這個一言難盡的世界。盡管鉈中毒案(準確的表述是“鉈投毒案”)的案情尚未完全公開,盡管真兇到現在仍逍遙法外,但我們依然記得這一切。
悲傷的是,我們甚至于不能說一聲“朱令安息”,因為逝者安息的基本前提是真相大白。
——但是,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覺得有趣,關注公眾號:將軍箭,不過分吧?
23 Dec 2023
點擊“分享”和“贊”,感謝你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