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8日廣東佛山監測到一起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以來,病例逐日增加,11天時間已確診1873例。
在廣東地區廣泛分布的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基孔肯雅熱的傳播媒介。專家介紹,病毒突變增強了白紋伊蚊的傳播能力,白紋伊蚊繁殖快、生長迅速,增加了防控難度。
為應對疫情,佛山當地設置了防蚊隔離床位3696張,核增了35家醫院開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項目,并在全域推進愛國衛生運動。
佛山累報1873例,疫情范圍擴大
4天時間,佛山新增報告基孔肯雅熱病例1395人。
7月20日下午,佛山市召開了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稱,截至7月19日,佛山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873例。
當地的基孔肯雅熱疫情正在進展之中。7月16日,順德地區首次公布了基孔肯雅熱疫情情況:于7月8日監測發現一起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到7月15日累計確診478例。據廣東疾控介紹,在此期間禪城區也報告了3例病例。
順德區為此次基孔肯雅熱的主要波及地區,到7月19日,1790例確診病例均來自順德區,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和陳村鎮。
疫情范圍也有所擴大。佛山市內,禪城、南海兩區亦查出新增病例。禪城區49例,主要集中在石灣鎮、祖廟、張槎街道;南海區34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介紹,順德區疫情已呈現明顯外溢,目前深圳市已報告1例佛山輸入確診病例,另有2名佛山病例有深圳市活動軌跡(1人已就診)。
7月20日,佛山市公布了53家基孔肯雅熱定點收治醫院名單。佛山市衛生健康局局長陳愛貞介紹,佛山目前有防蚊隔離床位3696張,可根據實際需要繼續擴容。核增了35家醫院可開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項目。如果核酸檢測結果陽性,需要住院治療,病程大概7天。
滅蚊為疫情控制重點
“基孔肯雅”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語,意為“彎曲”,描述了患者感染后因關節痛而身體彎曲的典型癥狀。該疾病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
“不管是‘基孔熱’還是登革熱、出血熱,控制疫情的重要方法都是滅蚊。”一位三甲醫院感染科專家表示,基孔肯雅病毒潛伏期短(1-12天,通常3-7天),若未及時控制蚊媒密度,可能加速本地傳播。
他介紹,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俗稱“花腳蚊”)在廣東地區廣泛分布,且適應溫暖潮濕環境。當前病毒株攜帶與2005年留尼汪島疫情相同的基因突變(如E1-A226V),增強了白紋伊蚊的傳播能力,因此可能提升疫情擴散風險。
不過,對于潮熱的南方地區,消殺蚊蟲有其難度。一位在省級疾控部門從事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控的專家表示,白紋伊蚊極易繁殖,在雨水充沛的地方,有點坑洼都可繁殖。如果疫情發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區,疾病更容易傳開。
白紋伊蚊的生長周期還十分短暫。據廣東疾控介紹,白紋伊蚊的發育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階段,其中卵、幼蟲和蛹均在水中完成,且偏好小型積水環境產卵,在適宜溫度(25℃-30℃)下,白紋伊蚊從孵化到成蚊僅需7-10天。
疫情公布后,順德、南海、禪城三地發布了《告全體市民書》,號召全區各企事業單位、學校、建筑工地、村(社區)、家庭及全體市民在周末集中開展以清除蚊蟲孳生地和殺滅成蚊為重點的愛國衛生運動,包括在屋內棄養水生植物、清理積水部位,在屋外搞好庭院衛生,清理各類水坑、水塘等。
發布會上稱,佛山全域進行了愛國衛生運動,組織專業人員入戶滅蚊,目前90%的疫點村居的蚊媒密度已由高風險降到中風險以下,33%降到安全水平。
發展為地方病的可能性不大
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臨床部主任鄒洋告訴記者,基孔肯雅熱廣泛流行于熱帶、亞熱帶地區,如非洲、東南亞等。我國一般是輸入性病例,疫情主要發生在南方省份,譬如廣東省,東莞此前就發現過聚集性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基孔熱”的傳播媒介白紋伊蚊在我國廣泛分布。順德此次的疫情在數日內新增病例已經超過了1000例,輸入性疾病會否發展為本土性的地方傳染病?
“不太會,我們國家還是輸入病例導致的本土疫情為主,這種疾病靠蚊子傳播,即便是登革熱,冬天一來,病毒也就隨之清除了。第二年如果再有,也是新的病例。”鄒洋分析。
值得慶幸的是,“基孔熱”的致死率低,雖然沒有特效藥,感染后也多可以自限。據佛山發布,目前所有病例均為輕癥病例,無重癥和死亡病例,已有720例痊愈。
據了解,“基孔熱”與登革熱相似,主要癥狀為急起高熱、關節痛、關節腫脹、皮疹等。以侵犯小關節(如指關節)多見,部分病人可表現為持續性關節疼痛,通常1-3周緩解。
佛山發布提醒,市民日常應注意時常翻盆倒罐,清理積水,清除雜物,清潔環境,消除蚊蟲孳生環境;同時做好個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伊蚊叮咬,預防蚊媒傳播疾病。如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骨骼關節痛等癥狀應及時就診,并主動向醫生提供旅居史和蚊蟲叮咬史。當所在小區或社區發生登革熱或基孔肯雅熱病例時,市民應配合防疫工作人員清理室內孳生地和殺滅成蚊。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康敏表示,當前廣東省已進入蚊媒傳染病的流行季節。暑期來臨,外出旅游或探親的市民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前往登革熱或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的市民,要做好自身健康監測,如有發熱、皮疹、肌肉骨骼關節痛等癥狀應及時就診,并將旅居史主動告知接診醫生。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張磊 校對 劉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