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考察時強調:“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堅持好、發展好、推廣好“楓橋經驗”是新時代必答的課題,加強訴源治理,是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方式,也是人民法院踐行能動司法、參與社會治理的題中之義和應盡之責。
在司法實踐中,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訴源治理大格局,積極構建源頭治理、非訴挺前、多元化解、繁簡分流的分層遞進糾紛解決路徑,成功打造了被中央政法委推廣的訴源治理工作法,讓“楓橋經驗”在民族地區持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堅持黨委領導
主動融入基層治理大格局
積極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大格局,扎實落實市委政法委基層矛盾糾紛調處化解“321”工作法,實現從“單打獨斗”到“多元共治”的轉變,是融水法院訴源治理工作得以深入推進的第一要素。“村(社區)級調解——鄉鎮(街道)級調解——縣(區)級調解”,層層遞進,形成矛盾三級排查化解合力。為規范化、常態化開展訴源治理工作,融水法院建立健全了該院訴前輔導分流、訴前調解、多元解紛三項機制,出臺相關制度規范4項,給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明確指引和保障。
為積極融入黨委領導的訴源治理大格局,融水法院采取員額法官全員參與掛點的方式,推進“三官一律”及“一村一法官”工作,深入開展法官“三進”活動,將觸角延伸到基層,及時發現矛盾隱患,防患于未然。在過去一年中,融水法院34名員額法官進駐鄉鎮街道20個,駐村(社區)209個,接待群眾641人次,參與糾紛168件,成功化解糾紛122件,并通過法律培訓、印發參考指導典型案例、發出法治白皮書等方式,加強對基層調解組織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培訓指導,提升基層治理水平,2023年,融水法院民事一審新收案件在上一年度大幅下降48.9%的情況下,繼續呈下降趨勢,較同期再下降10.3%。
深化機制創新
全面推動多元解紛見實效
在訴訟爭端源頭協同專業資源,化糾紛于訴前,是融水法院開展好訴源治理工作的重要助力。在探索專業銜接過程中,融水法庭組建了訴前調解“專業化”隊伍,吸納33名退休法官、人民調解員,成功化解訴前糾紛2233件,為訴源治理工作提速增效。此外,融水法院依托“婚姻調解委員會”“勞動人事爭議與新業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護多元聯動工作中心”“行政爭議調解中心”等調解組織,開展類案解紛。其中,通過“行政爭議調解中心”,融水法院成功將27件行政爭議化解在訴前,訴前化解糾紛數占全年行政案件收案數的29.3%,收案同比下降19.3%。針對大批量、同類型的系列案件,融水法院按照訴前委派調解+示范判決指引+支付令督促+速裁快審工作模式,推動“四階遞進化解法”在同類型案件中的解紛指導作用,委派調解220件,批量化解系列案142件。
完善司法機制
持續釋放訴源治理新動能
全面完善訴訟服務工作各環節及流程運轉制度,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紛和現代化訴訟服務水平,是融水法院提升訴源治理工作效能的重要抓手。設立訴訟輔導室,配備訴訟輔導員,開展中立評估、解釋疏導、輔導分流等工作,設立案分流員專崗,根據案由、訴訟請求、法律關系等要素確定繁案簡案范圍,普遍應用系統算法加人工識別實現精準分流,降低矛盾糾紛化解成本,提高案件分流效果。2023年,融水法院共開展訴訟輔導分流案件2995件,當事人愿意在訴前以調解的方式化解糾紛2443起,有效縮減了糾紛化解的天數。通過優化訴前鑒定、訴前調解、訴訟審判相銜接工作流程,加強速裁快審團隊建設,形成“分流化解一批、訴調快審一批、精細審理一批”的良好態勢,快速審結了各類民事案件1098件,有效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為實質化解矛盾、促進案結事了,融水法院持續在判后答疑上下功夫,開展判后答疑1863次,解答當事人疑問2000余個,幫助當事人正確、全面理解法院裁判的公正性、合法性,促使當事人服判息訴、自覺履行法律義務,在有效化解矛盾的同時,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滿意度。
注重強基導向
推動矛盾糾紛在法庭一線實質解決
人民法庭作為人民法院的派出機構,處于司法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線,是訴源治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優勢力量。對此,融水法院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充分發揮人民法庭“三個面向”優勢和“三個服務”職能作用,積極做好訴前文章,打通治理堵點。針對轄區地域廣、人口居住分散實際,該院在法庭駐地外的16個鄉鎮全部成立“巡回辦案點”,構建輻射整個轄區的便民訴訟服務網絡,群眾不出山村即可體驗到“一站式”的司法服務,一年來,16個“巡回辦案點”共為山區群眾就地立案、巡回辦案1000余件。在延伸到家門口的司法服務下,繼2022年設立了5個無訴村屯后,2023年,融水縣又新增了無訴村屯3個。立足民族地區,融水法院探索發揮“法庭+司法所”“法庭+人民調解委員會”“法庭+村委”等解紛力量作用,突出“法官+族長寨老”“法官+村干部”“法官+特邀調解員”等多種解紛組合優勢,成功化解訴前糾紛209起。立足地域特色,扮好“助推員、參謀員、服務員”,做好“巡回點、調解點、宣傳點”,用好“指導辦、上門辦、線上辦”,形成“三員三點三辦”工作模式,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宣傳推廣,并入選中央政法委主辦的研討會。
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新的一年,在“黨委領導、多元共治”下,融水法院將以更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推動,全面貫徹落實好“楓橋經驗”,在訴源治理工作厚植群眾基礎,融入文化根基,因地制宜探尋訴源治理特色模式,將各族群眾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以公正與效率的統一,答好司法工作人民滿意的時代問卷。
作者:賈貞妮
編輯:何思潔
校對:管建融
審核:賈貞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