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體有關年輕人的報道層出不窮,記得去年最開始是年輕人“特種兵式旅游”,然后是年輕人“斷親”,再然后是年輕人穿得太丑,這次又開始討論年輕人為何“詞窮”。所謂詞窮,說的明確一點就是語言文字能力下降。
當然,這個話題并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確實有許多人對此感同身受,都不僅僅是年輕人,許多中年人也有了這種感覺。
以前可以出口成章,滔滔不絕,現在不要說讓自己說些什么,拿起手機連個短句也寫不出來。
看個煙花,古人可以寫“東風夜放花千樹”,我就只會喊“臥槽”。
同樣是看了夕陽余暉,古人可以說落霞與孤鶩齊飛,我還是只能喊“臥槽”。
談到了這些,就不免要找一找原因。
有人說,這毫無疑問是手機的鍋,你看現在的人基本都使用手機交流,說話時間少,打字交流多。手機幾乎霸占你的全部休閑時間,這種情況下詞窮不足為奇。
然而,不要忘了,手機本身只是一種工具,作為一種工具,它可以用來做任何事情,這全看你自己。
把自己的鍋甩給手機,這樣“肚子疼賴灶王爺”的說法是很難有說服力的。
于是便又有人表示,語言能力下降,歸根結底其實就是讀書少。讀書少,讀好書更少,肚子里沒貨,想說點什么自然就詞窮了。
其實,說了這么多,所有的回答都是建立在“年輕人詞窮”這個基礎上的。
然而,這個假設的前提,本身就是根本不存在的。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人們的交流很大一部分都轉移到了網絡上,而我們都知道,網絡上從來都不缺少各種新詞和熱梗。
Yyds、絕絕子、躺平、內卷、佛系,
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顯然年輕人從未“詞窮”過。
有些人可能看不慣,但只有互聯網和年輕人才是先進潮流的引領者。
至于他們看得慣的那些,不管是在哪個時代都只是極少部分人的專利。
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以前懂的人只會更少。
還記得那個逃到貴州隱姓埋名的國民黨將軍鄭蘊俠吧?
他是怎么被抓到的?
不是因為他有什么破綻,
他隱藏的可謂天衣無縫,
只是因為說了一句“不翼而飛”,
正是這個成語,讓單位所有人都聽不懂,也讓領導起了疑心,他的身份就被識破了。
可見,能出口成章旁征博引的在哪個時代都是少數中的少數。
換個角度想,
老祖宗告訴我們“訥于言,敏于行”,·
有些時候“不詞窮”也未見得就是什么好事。
“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
“天上沒有玉皇,地上沒有龍王;我就是龍王,我就是玉皇”
這可謂出口成章了,但接下來發生了什么我們也都知道了。
還有魯迅小說中的孔乙己,
他也不詞窮。
你看他平時說的那些話,
“多乎哉,不多也”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不但不詞窮,而且還引經據典,滿口之乎者也,可他最后是什么結局呢?
這屆年輕人詞窮,這從來都只是個偽命題。
有些人的傲慢真的該改改了。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