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的貧富差距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一些富??h與貧困縣之間的鴻溝似乎越拉越大。湖北省這6個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中,有些地方富的流油,資源豐富,經濟蓬勃發展;而另一些縣卻窮的冒煙。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湖北省最富和最窮的三個縣,看看有你的家鄉嗎?我們先來了解最富的三個縣。
湖北省富的縣排名第三位的是:棗陽市
棗陽市,坐落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湖北省轄的一個縣級市,受襄陽市代管。棗陽市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襄陽市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它被賦予了"襄十隨神"城市群協同發展引擎城市的重要地位。
該市地形主要以丘陵崗地為主,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形成了獨特的地貌特征。在氣候方面,棗陽市屬于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適中,為當地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棗陽市總面積達32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達到了近89萬人,顯示了其在人口規模上的較大潛力。地理位置優越,加之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棗陽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交通方面,棗陽市交通便利,335省道貫穿市境,與京珠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等相連,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便捷的物流通道。此外,棗陽火車站作為湖北省縣級城市第一批開通動車組的車站,每日有多趟動車組直達武漢等重要城市,加之火車線路的多樣性,使得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經濟方面,棗陽市以糧食生產為主導產業,是湖北省內僅次于武漢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尤其以小麥和水稻生產為主,在全國享有盛譽。2022年,棗陽市的GDP達到了825.8億元,充分展示了其經濟實力和潛力。
在文化旅游方面,棗陽市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自然景觀。作為漢光武帝劉秀的故鄉,棗陽市因此被譽為"古帝鄉"。眾多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韓愈等都曾游歷于此,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篇。同時,市內還擁有眾多文化遺址和景點,如新石器時期的雕龍碑古人類遺址、九連墩戰國楚墓等,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其中,白水寺風景名勝區和白竹園寺風景區更是吸引游客的熱門目的地。白水寺風景名勝區是光武帝劉秀的故里,被譽為"龍飛白水、松子神陂"的圣地,是"光武中興"的發祥地,吸引著眾多歷史文化愛好者和信徒前來朝拜。而白竹園寺風景區作為省級森林公園,景色宜人,是休閑度假的絕佳去處。
湖北省最富的縣排名第二位的是:大冶市
大冶市,作為湖北省轄縣級市,由黃石市代管,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湖北省東南部,位于長江中游南岸,總面積達1566平方千米。地形以丘陵、山地、平畈為主,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2022年末的戶籍人口為99.91萬人。
大冶市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宋代。宋乾德五年,析武昌縣三鄉,與青山場院合并新設一縣,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縣。1994年2月,大冶縣撤銷,設立了大冶縣級市。
這座千年古縣以其豐富的歷史遺產而聞名于世。大冶市有著3000多年的采冶史、1000多年的建縣史,被譽為“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是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3000多年前,華夏先民在這里采礦煉銅,開啟了聞名世界的青銅文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在近代史上,大冶市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個多世紀前,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大冶開辦了大冶鐵礦,創辦了中國第一個鋼鐵煤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拉開了中國近代工業的序幕,使大冶成為了近代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解放后,大冶成為了新中國的“工業糧倉”,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如今,大冶市依托其豐富的資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經濟持續蓬勃發展。2022年,其GDP達到860.8億元。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冶市地理地處中國第四大核心增長極,對于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大冶市也是武漢城市圈冶金建材走廊的重要支點,高鐵連接武漢、九江等主要城市僅需半小時,便利的交通使得大冶市成為投資和旅游的熱門目的地。
除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重要的經濟地位,大冶市還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雷山風景區和黃金湖旅游區等景點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覽,使大冶市成為了一座兼具歷史文化、經濟繁榮和自然風光的宜居之地。
湖北省最富的縣排名第一位的是:宜都市
宜都市,作為湖北省轄縣級市,由宜昌市代管,地處湖北省西南部,江漢平原西部,長江與清江環繞,自然風光秀美。市域面積達1357平方千米,2022年的常住人口約為35.8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0.44%。
宜都市位于楚蜀咽喉,當荊益要沖,素有“楚蜀咽喉,鄂西門戶”之稱。東漢建安十五年設立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1998年6月11日更名為宜都市。歷史悠久的宜都山,清水秀美,境內城背溪古人類遺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被視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經濟方面,宜都市積極致力于改善經濟發展的硬軟環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市域經濟增長速度及效益居全省前列。2022年,宜都市的生產總值達到900.33億元,成為湖北省發展最快的縣市之一,中部地區正在快速崛起的中等城市。
宜都市的交通十分便捷,屬于三峽宜昌半小時經濟圈。焦柳鐵路貫穿南北,兩江航道通暢,滬蓉高速等架起了連接外界的快速通道。在宜都市這片人杰地靈的土地上,晚清國學大師楊守敬、獨臂將軍賀炳炎等杰出人才紛紛誕生。
自然風光是宜都市的一大亮點,長江的雄渾豪放,清江的靜謐婉約,兩江交匯的獨特地理環境和巴楚文化的交融,共同塑造了宜都市獨具魅力的城市風貌。伴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宜都市的旅游業也蓬勃發展,奧陶紀石林風景區、古潮音洞度假山寨、宋山森林公園等景點成為了吸引游客的熱門景點,已躋身3A景區行列。在宜都市這片土地上,自然之美與人文歷史交相輝映,使得這座城市兼具恢宏大氣與圓潤秀美的獨特魅力,成為湖北省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化旅游勝地。
湖北省最窮的縣排名第三位的是:來鳳縣
來鳳縣,隸屬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處于鄂、湘、渝三省市交界處,被譽為湖北省的西大門,享有“小南京”之美譽??h名來源于鳳凰飛臨的傳說,全縣國土面積為1342平方公里。2022年,來鳳縣的戶籍人口達到333,058人。
作為中國第一個實行土家族民族區域自治的地區,來鳳縣享有“歌舞之鄉”的美譽。其地形地貌呈現南北狹長、北部稍寬、南部扁窄的特點,氣候屬于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h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群山綿延,東南部多盆地平壩,境內武陵山綿延。這一地理格局為來鳳縣的自然風光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來鳳縣的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擁有眾多土特產,被譽為“物華天寶”。盛產糧油的耕地和金絲桐油的聲名遠播,而重晶石的質優量大更是使其具有極大的開發前景。來鳳縣還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古老的仙佛寺摩崖造像是其悠久歷史的見證。
在交通方面,黔張常鐵路設有來鳳站,便利了來鳳縣的交通運輸。而豐富的旅游資源也為該地帶來了不少人氣。仙佛寺、接龍橋等歷史文化景點以及獨具特色的土家族民俗文化都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光體驗。來鳳縣的自然風光與民俗文化的融合使其具有了獨特的旅游魅力,而土家人勤勞勇敢、熱情好客的民風也為游客提供了舒適的旅行環境。
湖北省最窮的縣排名第二位的是:宣恩縣
宣恩縣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西南邊陲的一個縣。地處武陵山和齊躍山的交接部位,屬于云貴高原的延伸部分??h境東南部、中部和西北邊緣橫亙著幾條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大山嶺,形成了東北高西南低的地形格局。
武陵山脈在宣恩縣境內橫亙延伸,其中西北邊界的主峰一羊頭山海拔高達1605.8米,矗立在天地之間。宣恩縣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河網密布,水力資源豐富,已查明的理論蘊藏量為27.02萬千瓦。該地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宣恩縣總面積達2737.17平方千米,2022年末的戶籍人口為35.45萬人。
宣恩縣在清朝設縣治,縣名寓意著“宣示浩蕩皇恩”,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2022年,宣恩縣的生產總值達到了100.46億元,這一成績也為宣恩縣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宣恩縣曾榮獲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榮譽稱號,充分展現了該縣在電子商務和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突出成就。
宣恩縣以其壯美的自然景觀吸引著眾多游客。從源頭白水河順流而下,景色如同身臨“三峽”之境,沿途有白水孔等景點,每一個都展現著大自然的神奇和壯美。3100畝的雙龍湖水面清澈如鏡,山水交映,美不勝收。
湖北省最窮的縣排名第一位的是:鶴峰縣
鶴峰縣,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與湖南省相鄰,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個縣。鶴峰縣歷史悠久,古稱柘溪、容美,總面積達2868平方千米。地處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區,地形多變,西北高,東南低,地貌以典型的山地特征為主,最高點為海拔2098.1米的牛池。
鶴峰縣境內河溪眾多,分屬澧水、清江、沅水三大水系,水資源豐富。走馬磷礦區是湘鄂磷礦的重要礦區,被稱為全國第二大風化磷礦區,儲量高達11.78億噸,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該縣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0.01%,自然生態資源豐富。2020年末,鶴峰縣的戶籍總人口為216668人。在經濟方面,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91億元,為當地經濟的穩步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鶴峰縣是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湘鄂邊革命根據地的中心之一。先后被定為國家一類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具有深厚的革命歷史底蘊。此外,鶴峰縣還擁有國家級烈士陵園——滿山紅烈士陵園,見證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
鶴峰縣的自然景觀以及人文景觀同樣吸引人眼球。其境內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木林子、溇水峽谷等,自然景觀秀美壯觀。而容美土司三洞,即今鶴峰縣的萬全洞、萬人洞、情田洞,則是歷史的見證,展現了古代土司文化的獨特魅力。
特別是屏山,以其豐富的民俗文化而聞名,吊腳樓、土家擺手舞、情歌對唱等傳統民俗活動令人印象深刻。在屏山,人們還可以體驗到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例如“咂酒”、“甩碗酒”、“四道茶”等,這些都是鶴峰縣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得這里成為游客們向往的桃源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