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政協委員提出建議,表示應重視青少年心理問題,從多方面預防青少年抑郁癥。
應該說這樣的呼聲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有印象的朋友也許還記得,每年兩會之際,都會有代表或政協委員提出要重視青少年抑郁癥問題。
就連新東方的創始人,教育行業的老大哥俞敏洪也赫然在列。
也不管他們會這樣著急,從官方數據來看,如今青少年抑郁這個問題確實已經到了一個觸目驚心的程度。
《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顯示,
我國抑郁癥患者已達9500萬,
其中18歲以下患者占比達30.28%,
50%的患者為在校學生。
這也就意味著,平均每10個青少年中就有2個是抑郁癥患者,并且這個數目還在進一步增長,這可以說是非常驚人了。
這里許多人可能都會感到奇怪,以前各方面生活條件跟現在比顯然都要差上太多,可以前就沒聽說過有什么抑郁癥。
現在的人生活好了,各方面條件都上來了,這抑郁癥反而是越來越多了,這是怎么回事?
有人說,這是由于現在的孩子普遍心理素質不夠,缺乏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平時如果順風順水還好,一旦遇到一點困難心理就不可避免的出現問題。
也有人說,這單純就是因為課業壓力重,你看高三不就是抑郁癥的重災區嗎?
還有人聯想到了互聯網。
《heliyon》公布的一份研究成果顯示,
青少年抑郁癥和對數字設備的使用時間有非常緊密的關聯,使用數字設備的時間越長,抑郁癥的幾率也就越高。
種種觀點不一而足,然而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時代發展了,社會也變得更文明了,社會變得更加文明,一個標志就是對于個人的感受更加重視了。
有網友表示,
以前的農藥很好買,以前的井沒有蓋,以前的房梁也容易上吊。
能得抑郁癥的人許多都是被保護得太好,至少生活還能過得去的,這才會因為一點小挫折就抑郁,這才會有“矯情”的資本。
如果真的放在以往,最基本的生活都成了問題,又哪里還有功夫去因為一點小事抑郁,
即便你真的抑郁也沒有人會在乎你。
如今社會發展了,才讓以前被忽略的問題浮出水面,以前不是問題的問題才成了問題。
也只有在現在,青少年抑郁這個話題才值得討論。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