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視角看車市/左右觀車報道——
小米SU7(參數丨圖片)上市活動,邀請了不少同行大咖參加,可見陣仗之大。我們知道,同行是冤家,這次同行大咖支持了,下次還會不會繼續支持,就有些難說了。邏輯就是,小米汽車首款新車才剛剛上市,同行之間還沒有真正真刀真槍開干過。等SU7上市了,難免不發生摩擦,以后大家還能好好在一起說話嗎?
與幾乎所有新車上市時的炒作方法一樣,小米SU7上市首日就收獲了5萬臺訂單。
左右觀車還發現,繼大定突破5萬臺后,網上又出現了一張截圖,內容是:全部售罄120000臺,2024年內產能大定,xiaomi SU7,右上角是小米的LOGO。
如果真是這樣,我可以認為,小米汽車在行業內創造了一個奇跡:全年產能目標在宣布新車上市后的兩三天內基本宣告完成,接下來就是加大馬力生產交付了,也不排除全年很有可能超額完成目標。
在這里,我要問問伙伴們了,你覺得小米汽車能創造這樣的奇跡嗎?
不過,小米汽車在竊喜之際,還是遇到了一些小瑕疵,那就是遭到了不少客戶的退定,還出現了較大面積的網上維權行動。
3月29日上午,多位小米汽車預訂用戶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此前支付的5000元定金無法退款,與小米汽車宣布的定金7天內無理由退款不符。
據公開報道,3月29日晚,#維權平臺現多起小米汽車退定投訴#話題沖上了熱搜第一。而就在頭一天的28日晚上,小米汽車宣布,首款新車SU7正式上市。這也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奇跡”:新車上市的次日就接到投訴。
據媒體統計,僅在黑貓投訴平臺,小米汽車無法退定的投訴已達到150條,這還不包括其它投訴平臺收集的數據。此外,部分小米SU7維權群的人數已超過150人。
據一名消費者投訴稱:小米汽車發布會上說7天內無理由可以退款,對于我一個沒有買過車的小白來說直接就參加了搶購。后來我不想要了,卻發現訂單無法退款。
除了上述消費者不能順利退定外,其它消費者的遭遇大體類似,都在盼著能早日拿回預訂款。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要求退定,網上的聲音都是“退定”,而非“退訂”。如果是前者講的“定金”,小米汽車是可以不退定的,但其已經有過承諾,所以如果不退定金就是不守信用。如果是后者講的“訂金”,小米汽車就應該及時退訂,因為這不是定金。
針對網上出現的退定聲音,小米方面回應稱:定金7日內支持無理由退款,超過7日后,車輛配置會自動鎖定,消費者也可以提前主動鎖定配置的。一旦訂單鎖定,車輛將進入生產階段,配置無法再修改,定金不退。此外創始版現車配置已經鎖定,消費者在支付2萬元定金后,即鎖單。
但多位車主表示,小米汽車App并沒有特別提醒鎖定配置便不能退定,流程設計和宣傳詞有導致消費者產生誤會之嫌,并且在車主反饋無法退定問題后,小米在下定界面重新設置了提醒確認鎖單的彈窗。
除了上述投訴外,在另一投訴平臺車質網上,也有預訂車主投訴了自己的遭遇。
據投訴者稱,“3月30日,與銷售成某溝通好試駕事宜,答應車可以多走幾圈。在銷售曹某的帶領下,與其他三人試駕同一臺車一條路線。在前兩位客戶試乘超過五分之四的路段后換到我,我提出要掉個頭走一小段重復路線時,曹某言語強硬態度惡劣,直接表示要終止我的試駕,且全程吊兒郎當根本不把客戶放在眼里,四位客戶打開五次音響每次都給(被)他關掉,后續我提出要記錄他的工牌和姓名,他完全不配合,并直言“我工牌就是不帶在身上,怎么滴?你是要投訴我嗎?那你投訴就是了!后續到店找銷售成某索要對方姓名,銷售成某給了一個假姓名曹某給我,在要求店長將其本人及其工牌帶過來時還遇到該店的再三阻撓。且從始至終沒有聽到過曹某道歉。“
該投訴者稱:我要求針對該銷售的行為,(從)對公影響的角度,小米公司該罰錢罰錢,該記過記過,該開除開除,并增強培訓提高小米銷售的服務意識和業務水準;對個人影響的角度,該名銷售應當對我當面鞠躬道歉,并交與不少于兩千字的道歉信。
另一位投訴者稱,本人鎖單之前詢問銷售詳細配置,銷售避開沒車有回復,又去體驗了實車,看了4S的詳細質比表,才下訂了SU7 pro,鎖單后才發現pro版本沒有方向盤智能調節等功能,想升級成max版本,客服和銷售都說升級不了,還有13周才開始生產,可官方又發公告可以搶創世版能改配置,感覺被坑,要求給予升級版本。
從以上投訴來看,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全新汽車品牌,在推出量產車型后,從管理、運營上還是存在一些不足的。
比如,一個訂車環節,就出現消費者的投訴,是不是該思考哪里沒做好?如果消費者能夠沒有障礙的及時退訂,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被投訴呢?
再如,在4S店的售車環節,消費者提出的合理要求不滿足就算了,怎么還會發生語言上的摩擦呢?這顯然是4S店的管理存在一些問題,不把客戶當客戶,不然,消費者也不會到網上投訴。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小米汽車4S店的銷售人員,要如實告訴消費者實情,好好回答客戶提出的問題,以免讓消費者產生誤解,甚至覺得被坑。這方面同樣需要小米汽車補足功課,各種信息要及時跟4S店同步,不能官方一套,4S店一套,盡量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讓消費者產生誤解的事情發生。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