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發生的“成都地鐵被誣告偷拍案”再起波瀾。2024年5月30日,在整個事件過程中,一直未“露面”和接受媒體采訪的兩名女生(即被告),聯系新聞記者,表示希望通過新聞針對一些細節進行聲明回應,愿意再次向當事男生何先生公開道歉。這也是兩名女生,首次主動聯系媒體就“地鐵偷拍”事件發聲。
被誣告的何先生也進行回應,表示:目前案件在中院二審,具體過程雙方律師還在溝通中,相關法律流程還在進行,最后的結果會給大家及時公布。需要明確的是,二位姑娘公布的這個文件是情況說明,只是說她們愿意公開道歉。如果達成調解,也會有一個具體的公開道歉信或者是一個公開道歉的行為。
在事實證明這是一起冤枉事件,何先生遭受了嚴重的精神和名譽損失,卻遲遲無法等來誣告者的一個公開道歉,她們究竟為何如此難以開口?
這里我們在分析這兩名女生為何難以道歉時,必須要考慮到一個重要因素:極端女權心理。極端女權心理是指個體在極端的女權主義觀念驅動下,可能會過度強調性別對立,并在某些情況下忽視公平和事實。
極端女權主義者可能會過度保護自身權益,認為在任何性別沖突中,女性都是潛在的受害者。在這起事件中,兩名女生可能在誤會與懷疑中指控何先生時,完全出于自我保護的心理,而在事實真相被揭示后,承認錯誤意味著她們要面對自我認知的崩塌和社會輿論的壓力,這對她們的心理造成巨大沖擊。
當個人的信念與現實發生沖突時,會產生認知失調。兩名女生可能一直堅信自己是正義的一方,是極端女權心態的抱持者,但在證據面前,這種信念被動搖了。為了緩解這種不適感,她們可能會選擇逃避或者尋找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不是直接面對并承認錯誤。
極端女權心理往往受到特定社會環境和輿論的影響。在某些割裂的小圈子里,承認對男性的錯誤指控,可能被視為對女權立場的背叛。這種社會壓力讓她們更加難以做出公開道歉的決定。
當越來越多的證據,越來越多的真相被披露,當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時,人們會啟動各種防御機制來保護自己。否認、合理化、投射等都是常見的心理防御機制。在這起事件中,兩名女生可能使用這些機制來避免面對自己的錯誤,從而減輕內心的罪惡感和焦慮。
公開承認錯誤不僅意味著她們要面對公眾和極端女權小團體的質疑和指責,更重要的是,她們要直面自己錯了而且要公開道歉認錯的羞恥感。這種情感上的負擔讓她們難以邁出道歉的第一步。
帶著極端女權的心理的她們往往將自己的身份與女權主義緊密綁定,往往甚至不敢承認自己支持的女權主義應歸屬到極端女權,承認錯誤會讓她們覺得自己的身份認同受到了威脅。
希望不是極端女權主義抬頭,在這個尊重多元文化的當下,挑撥性別對立,割裂男女的極端女權主義,應該是我們大家共同聲討的對象。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也歡迎您的隨時聯系,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您對極端女權主義,怎么看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聊聊!希望能看到您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