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為閱兵,也不是印巴握手言和,而是因為今天是中美進行關稅戰以來的首次談判,外交部和美國都官宣了這個消息:在瑞士日內瓦談判,一共談三天。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要談這么久?
首先咱得明確一點,這次談判,是我們中方應美方的請求,才舉行的。這也說明一個問題:美國早就已經扛不住了!您琢磨啊,美國一路把關稅加到145%,本以為能讓咱們服軟,可結果呢?卻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咱先看看美國老百姓的日子咋過的。美國亞馬遜上近1000種商品價格平均漲了30%,連衛生紙、牙膏這些日用品都跟著湊熱鬧。美國老百姓心里苦啊,以前花10美元能買一堆東西,現在得攥著20美元才能空手而歸。
更慘的是美國農民,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因為135%的關稅,幾乎全泡湯了,美國農業部說得好,光大豆出口這一項,美國農民每年就得損失120億美元,相當于每天燒掉3000多萬美元。要是再這么下去,好多農民得破產。
美國企業更是熱鍋上的螞蟻。汽車廠因為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被加稅,生產成本暴漲,有的廠子不得不裁員保命。美國三大汽車巨頭去年利潤加起來還不夠交關稅的零頭。科技公司也不好過,AMD因為美國出口管制,2025年預計損失15億美元,英偉達更是急得直跳腳,中國人工智能市場眼看就要長成500億美元的大蛋糕,自己卻只能干瞪眼。
再瞧瞧美國政府的賬本,那叫一個慘不忍睹。美國貿易逆差在2025年3月飆升到1405億美元,創了歷史新高。啥概念?相當于每天往外扔47億美元,比印鈔機印錢還快。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急得直撓頭,再這么下去,美國國債收益率都快趕上坐火箭了,10年期國債收益率都快4.5%了,這要是再漲,美國政府連利息都還不起了。
美國的盟友也沒閑著,一個個都在背后戳脊梁骨。歐盟、日本這些國家,本來跟著美國起哄加關稅,結果自己的企業也跟著遭殃。德國汽車廠因為中國反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暴跌30%,日本半導體企業更是叫苦不迭,中國市場占他們全球銷售額的40%,這一關門,他們的生產線都快停擺了。
相比之下,中國這邊可穩如泰山。咱有完整的產業鏈,美國加稅的那些商品,咱自己都能造。就說稀土,美國80%的稀土都得從中國進口,咱一限制出口,美國的戰斗機、導彈都得趴窩。還有藥品原材料,美國40%的抗生素原料都來自中國,咱一斷供,美國藥店的藥架子都空了一半。
美國這次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本來想靠關稅打壓中國,結果把自己的經濟砸得稀巴爛。現在好了,不得不厚著臉皮求著中國談判。
這三天的談判,美國代表估計嘴皮子都磨破了,又是道歉又是說好話,就差給中國代表跪下了。不過咱中國也不是吃素的,該要的條件一樣都不能少,關稅得降,技術封鎖得解除,市場準入得放寬。
這場談判就像一場馬拉松,雙方都在試探對方的底線。美國想少讓步多撈好處,中國可不慣著,該硬的時候就得硬。三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足夠讓美國明白一個道理:跟中國玩關稅戰,最后吃虧的只能是自己。等談判結果出來,咱就等著看美國怎么自打耳光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