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張朝陽的物理課》高校系列第四場走進北京師范大學。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現場硬核推導“恒星內部的廣義相對論解”,與學子們一起探討廣義相對論和愛因斯坦的天才構想。
正值高考,張朝陽建議填報志愿可以逆向思維,比如女生可以選擇理工科專業,而且大學是基礎教育與未來成功與否關系不大。他表示,以“用”來評判是非常功利的想法,自己認為重要有意義的事情就積極去做,不能隨大流。
張朝陽在北京師范大學講廣義相對論 硬核推導恒星的質量上限
為什么固定半徑的星球存在質量上限?張朝陽從愛因斯坦場方程出發,經過兩小時推導計算,最終證明了星體存在質量上限的結論。他提到,其實半年前自己對廣義相對論還全然不知,因為無意間發現廣義相對論非常有趣,通過“碎片化學習”和“研究式學習”方法,目前對這一領域有了一定的心得體會,便“班門弄斧”來與物理系的同行切磋交流。
互動環節,張朝陽和現場學子們繼續探討了自由下落物體間的測地偏離、如何探測星光偏折等物理知識,還一同解密了一連串腦洞大開的趣味問題。比如太空沸點低煮粽子可能煮不熟、廣義相對論的重要理論星光偏折必須在日全食時選擇特定的地點才能觀測到、利用等效原理就能判斷是處在自由下落的電梯中還是太空失重狀態。密集輸出的“學霸式”頭腦風暴,令直播間的網友們“狠狠漲了一波知識”。
去年,《張朝陽的物理課》陸續走進了清華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從廣闊宇宙到日常生活、從量子力學到各地美食美景,張朝陽與各地學子們開啟了一堂堂硬核科普與煙火氣交融的物理課堂。從2021年11月開播至今,《張朝陽的物理課》已直播了200余期,在線時長超過20,000分鐘,硬核燒腦的課程受到全網關注,帶動了眾多網友加入到科學學習熱潮之中。
大學是基礎教育與成功與否關系不大 職業規劃不要給自己打標簽
正值高考和畢業季,志愿填報、大學專業選擇、職業發展等話題在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張朝陽建議可以用逆向思維來填報志愿,比如女生也可以擅長理工科。他認為,大學是基礎教育,跟未來擇業、成功與否關系不大,并否認“英語是天坑專業”,因為多學一門語言是對大腦思維的訓練,對大腦結構有好處。如何規劃職業發展?他強調不要給自己打標簽,要從生存、興趣兩個維度去考慮實際情況。
談及今年多個AI大模型“赴”高考一事,張朝陽認為,AI大模型答題背后的機制在于大量數據的訓練,是根據已有的解法“熟能生巧”來模仿做題,不像人類從物理規律的本質來思考問題。
從古至今人類對星辰大海的探索從未停止,在張朝陽看來,人活著探索世界就是興趣使然。正是源于對天下大事的好奇和對物理的興趣,在管理搜狐業務的同時,他堅持在直播間直播了7年英語課和2年半物理課,如今仍然每周進行四次英語直播、一次物理直播?!叭嘶钪蛻摱喔牲c事情,多理解事情?!睆埑栒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