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上半年新增共享3434個泊位緩解停車難題
6月20日,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4年上半年全市停車資源共享相關情況。據介紹,截至6月底,全市本年度已新增共享泊位3434個。其中新增開放省、市兩級機關事業單位9處,859個泊位;新增開放區級機關事業單位25處、1606個泊位;新增969個道路臨時泊位,進一步緩解了城市停車供需矛盾。
- 創新機制,打造18處停車資源共享場景
城市的堵點往往集中在部分醫院、學校、景點周邊,居高不下的車流量,資源信息的不暢通,導致大量停車資源浪費,“停車難”現象日益突出。南京市城管局針對此類癥結,通過部門協作、梳理資源、實地摸排,圍繞車流量大、人員密集度高的區域,加強論證調研,多管齊下,指導各區推進停車資源共享場景打造,截至6月底已完成18處。
圍繞難點,深入挖掘。如,鼓樓區二板橋區域有白云亭小區等老舊小區和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等辦公單位,周邊僅有二板橋道路泊位62個,停車需求缺口較大。為緩解該片區“停車難”,鼓樓區積極與白云亭藝術文化中心溝通協商,開放內部40個泊位,并向市民提供優惠包月措施,目前累計已有30余位車主享受該服務。
聚焦痛點,以點帶面。如,建鄴區鳳棲苑小區周邊濱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鶯歌苑小區、南湖二中和茶南菜場等場所密集,導致設為單行道的鳳棲路路段違停問題嚴重。建鄴區依托鳳棲苑人防停車場,開放全時和錯時共享泊位共計46個,有效緩解周邊道路機動車亂停亂放問題;棲霞區為緩解江蘇省中西結合醫院就醫停車難題及和燕路快速路擁堵問題,協調華電科技園開放內部150個泊位,向醫院職工提供包月服務,騰出醫院停車空間方便患者停車。
點面結合,片區推進。如,浦口區以剛建成開放的康華路停車場為核心,協調開放周邊區人社局、中國移動等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泊位,實行全時或錯時共享,增設標識標牌,盤活公共停車泊位600余個,打造了包含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停車場、道路泊位各類停車資源的“共享停車便利圈”。
- 問題導向,探索停車資源共享融合管理
今年開始,針對部分區域“先天不足”的資源配置問題,市城管局積極探索停車資源共享亮點工程。
推進停車數據聯網互通。聚焦熱門旅游景區及周邊大客流期間堵點,加強與文旅、公安交管部門溝通交流、現場調研走訪、后臺數據對接,推進鐘山風景區、雨花臺風景區、牛首山文化旅游區、棲霞山風景區等點位與“南京文旅”數據互通,方便外地游客查詢景點周邊停車場地理位置、開放時間、收費標準以及停車舒適度,打造更加舒適的旅游環境。
盤活小微地塊資源利用。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各區合理利用城市邊角余料。如,鼓樓區小粉橋停車場、棲霞區聯珠一組停車場、浦口區夏莊路停車場、六合區招賢東路停車場等點位,通過新增公共停車泊位,施劃非機動車停放區域,推進空間資源有效釋放,充分發揮停車設施效能。
探索涉農街道停車治理。在推進緩解主城區停車難問題的同時,城管系統也在一直摸索如何將停車綜合治理融入資源共享工作中。如,浦口區為緩解集中多所學校、老舊小區、農貿市場的橋林街道核心區域車輛長期占用違停問題,一方面利用閑置地塊,增設停車泊位;另一方面深化“警網融合”,加大違停執法力度;同時協調農業服務中心等機關事業單位參與共享,通過綜合治理“三步走”,盤活近300個泊位,成為我市涉農街道探索停車資源共享的“新路徑”。
“隨著共享泊位的挖掘和開放,可利用資源的逐步減少,城管部門將不斷拓展工作新路徑,以問題為導向,針對老百姓關心的停車重難點區域調整工作方向。”南京市城管局一級調研員邱強表示,一方面,南京會繼續推進城區黨政機關辦公院落內部泊位的對外共享,緩解周邊居民夜間及節假日停車需求;另一方面,南京將圍繞醫院、學校、商圈、景區打造停車資源共享場景,把閑置泊位的釋放和片區停車治理相融合,多管齊下,以點帶面,將停車難點區域、痛點區域逐個“擊破”,擴大停車資源共享輻射范圍,全方位提升停車服務水平。(林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