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朱德元帥泛黃的筆記本上曾提到了這樣一個名字,劉元珍。
朱德元帥曾多次派人尋找,可是一直沒有找到劉元珍的下落。
朱德
在知道朱德元帥的遺愿后,中央立刻派人尋找這一位叫做劉元珍的女性,在幾番周折后,在攀枝花找到了一位老婦人,經證實這一位老婦人就是劉元珍。
劉元珍究竟是何身份內,讓朱德元帥牽掛在心,為何讓中央費盡周折幾次三番尋找。這背后到底有著什么樣的過往,牽扯出一樁什么樣的事件?
在被問及自己的身份時,劉元珍這樣說“曾聽到過朱德元帥尋找我的事情,可是我沒臉見他。”
那段過往
在朱德元帥的履歷中曾有過這樣記錄,擔任云南講武堂教官,響應武昌起義,參加護法運動,擔任滇軍旅長,驅逐軍閥唐繼堯。
唐繼堯上位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報仇雪恨。唐繼堯將目光放在了曾經驅逐自己的滇系將領名單上。而其中他最為痛恨之人就包括了滇軍名將朱德。
據傳,唐繼堯甚至出10萬要朱德的腦袋,下的血本不可謂不大。
唐繼堯
有幸被唐繼堯記恨,甚至懸賞10萬的朱德卻沒有如唐繼堯所愿,死于非命,反而成功躲過一劫,而幫助朱德躲過一劫的人,則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人物,雷云飛。
雷云飛是攀枝花人,自小出生于貧困的農民家庭,為了賺錢,為了維持生計,當過腳夫,通過長工,做過月活,當過伙計。
可以說對于家境貧困的人而言,自小便為了謀生干了各式各樣的活。年紀小小的他曾屈膝當用人,為了幾兩碎銀壓彎了脊梁。
主人家對他并不好,將雷云飛當成了低賤下人。雷云飛是一個熱血少年。自小也跟村里的孩子在一起當過大哥,他有氣性,有熱血,可是為了賺錢,不得不不咬牙受主人家所帶給他的屈辱。
雷云飛影視劇劇照
雷云飛當過傭人,后來干長工當腳夫。還給馬幫做伙計。窮困是一種病毒,窮的不僅是身體,也是心靈。窮的不僅是生活,也是態度。
雷云飛很窮,窮到三十歲去乞討。并非他不肯賣苦力也并非他不愿意干活。雷云飛出生于1884年,從年代便可以窺見清政府背后腐敗統治的影子。
當時是懦弱清政府淪為在列強在華代理人的屈辱時期,那是一樁樁喪權辱國條約簽訂,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會時期。
一次次賠款,一次次割地,這都讓當時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普通窮苦百姓活不下去,日子過不下去。允許列強在華設廠的規定,外國資本所帶來的沖擊,機器的出現,都在某一方面壓榨了工人的生活空間,減少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于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雷云飛,一個30歲卻被迫乞討的男人。
雷云飛是不幸的。可也是幸運的,在他乞討到同德后,遇到了袍哥大爺,江海臣。
江海臣憐憫雷云飛的遭遇,可也并非慈善家,一開始江海臣給了雷云飛一個活下去的機會,可是雷云飛迅速展示自己的價值。他作戰勇敢,也不怕死,他也靈活,聰慧,機敏。
可以說是這樣的小弟是所有袍哥老大都在期盼著的小弟。雷云飛正直老實的性格,也決定了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他一直難忘江海臣的知遇之恩,也一直盡心盡責的做著江海臣的小弟。
江海臣很欣賞雷云飛,江海臣臨死前把自己的隊伍交給了雷云飛。這幾年的相處,兩個人之間不僅僅是上下級,是兄弟,是戰友,是親人。
江海臣死后,雷云飛接任了江海臣袍哥大爺一職。雷云飛一直執行著江海臣昔日的政策和理念,將繼續將袍哥,將團總的勢力不斷發揚,將隊伍不斷壯大。
救命之恩
唐繼堯下達對朱德的追殺令,那時的朱德元帥經過一次奮戰,從昆明險險的撤離,然后并開始了一路的逃亡生涯。
在一路上敵人追趕的很緊,一開始朱德元帥從昆明撤離時身邊還剩200警衛,后來警衛也不斷的減少。
唐繼堯
朱德的損失越來越大,逃的越發疲憊,敵人卻依舊在死命的追趕,而且絲毫沒有停歇的架勢。
朱德率戰士們艱難前行。可是天不天公不作美,被一條江水攔住了去路。
他們來到了金沙江南岸,看著滾滾流動的江水,他們仿佛看到了死亡已經近在眼前的樣子。
敵人離他們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就在這時,一張船駛了過來,船家在詢問了朱德的名字后,立馬將朱德請上了船只。
朱德
船家說“一直聽聞您的大名,您是赫赫有名的滇軍名將,是大英雄。我們慕名已久了。這一次前來,是我們老大派我來的。我們老大得知唐繼堯追殺您的消息,所以早早的派我們駕船到這里。”
朱德元帥好奇的問,“你們老大是誰?”
船家笑笑說“我們老大是雷云飛。”
在船只靠岸后,朱德元帥便被船家引著,見到了船家口中的老大雷云飛。
二人見面后,朱德元帥還未開口感謝救命之恩。
雷云飛便粗聲粗氣的說“客套的話就不要說了,我老雷對您慕名已久了,知道您是大英雄,能有緣結識大英雄,能有緣見你一面也是我老雷三生有幸了。”
而此時劉元珍也插話道,“哎呀,也別在那兒說有的沒的了,朱德大英雄這都奔波了一路了。好好坐下來吃頓飯,休息休息是正經。有什么話飯桌上說也不遲呀。”
雷云飛高興的就要殺雞宰牛好酒相待,朱德元帥忙擺擺手說“來點兒簡單的隨便吃點兒,能填飽肚子就行了。”
兩人在飯桌上越談越投機。其實兩人皆是關心民生疾苦之人,雷云飛少時的經歷讓他自小便嘗盡了人生和社會的險惡,想要讓曾經與跟自己一樣的受壓迫的人民過上好日子。
朱德元帥便更別提了,因為這同一份關心民生的志向,想要扭轉社會,改變落后國家尋找治世良方的志向,讓二人的關系迅速拉近。
兩個人也為此煞血為盟,以兄弟相稱。兩人也聊起自己的人生志向。雷云飛說,“將來我要設救濟糧,讓吃不上糧食的百姓能夠填飽肚子,要跟官府作對,要跟那些壞貪官斗爭到底。”
二人在寨子里的那段時光很快流逝,在這段時間里,雷云飛也讓手下小弟們找來了藥材,為朱德元帥治傷。
后來朱德元帥的傷也治好了,兩人分離的時候也快到了。心懷治國理念,心懷國家大業的朱德率先提出了離開。
朱德
雷云飛知道后立馬籌集了300銀元給朱德做路資。而此時劉元珍看到朱德身上的軍裝后也笑著打岔“你們男人家做事就是不穩當,穿軍裝出去,被敵人發現怎么辦。而且在路上總歸是不方便的。”
然后在劉元珍和雷云飛的安排下又給朱德置辦了好幾身新衣。一切準備就緒后,雷云飛親自把朱德送到了西昌。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在告別兄弟朱德后,雷云飛也滿懷離別之情重新回了寨子。
死亡
雷云飛一直懷著關心民生疾苦的理念,一直崇拜梁山好漢。自小的生活經歷讓雷云飛更加同情百姓的苦難,所以在駐地多設鎮災糧。
漸漸的,有了這樣的口號,“打富濟貧,保商保民,靖滇太平。”
因為一直開設粥棚的緣故,雷云飛越發的受當地百姓的愛戴,漸漸的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雷云飛的隊伍當中。
慢慢的隊伍發展壯大了,到了三四千人。還攻下了鹽源縣城。
也是因為這樣的行動,威脅到了軍閥和商人的利益。后來國民黨內的蔣如珍團長奉命對雷云飛進行清剿。雷云飛也并非軟柿子,實力也不弱,雙方反而慢慢的僵持下來。
蔣如珍硬的不行,便來軟的,打出了行磋商的幌子,邀請雷云飛赴宴。
雷云飛中計了。這一次迎來的是死亡的代價在魚坡的背山上,雷云飛被殘忍的殺害了,他的幾位親人也被接連殺害。
他的妻子劉元珍躲過了一劫,最終被定性為下落不明。
原來劉元珍為逃避敵人追殺,改名換姓,也重新嫁了人。
所以這也是她為何在得知朱德尋找自己的消息時不愿意露面的原因。她說“我是重新又結過婚的女人。我是沒臉出來再見面的。”
在朱德泛黃的筆記本上曾清楚的寫下這樣一段話,“在金沙江南岸被雷云飛所救,……”其中也提到了劉元珍。
朱德
朱德標明這是一樁憾事。
而中央方面整理朱德元帥的遺物時,看到了這一個筆記本,在發現此事后立即立即投入尋找。
后來歷經幾番波折,終于尋找到了劉元珍。他們感慨的說“朱德尋找您近十幾年了,現在我們找到了,也終于完成了他的意愿。”
后來劉元珍還和朱德的兒女見了一面。跟他們一起前往花園飯店吃了一頓飯。
后來也被安排上了國家補貼,能夠安度晚年。
舉報/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