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6月23日連續遭到兩次恐怖襲擊的消息,大家應該都已經知道了,目前俄羅斯正在調查到底誰才是幕后黑手。目前這兩起襲擊事件,已經造成了總計177人死傷,在賽瓦斯托波爾,美制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襲擊了那里的一處海灘,造成了4名平民死亡,153名平民受傷,有消息稱,當時襲擊的導彈搭載了集束彈頭,這種彈頭能夠最大限度對人群造成面殺傷,而在死者中甚至也包括2名兒童。
其實當襲擊賽瓦斯托波爾海灘的裝備,被確定是美制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之后,基本就已經把矛頭指向烏克蘭以及背后的美國了,因為這種裝備的確裝備了烏克蘭軍隊,而且北約的情報系統以及衛星導航星座也在為其提供精確打擊數據支持,光憑烏克蘭自己是玩不轉這套系統的。
而在同一天,俄羅斯南部的達吉斯坦共和國也發生了襲擊事件,不明身份的槍手在德爾本特和馬哈奇卡拉市,竟然實現了“協同作戰”,向兩座教堂、一座猶太教堂和一個交通警察哨所開火。此次襲擊總共造成了20人死亡,有6名襲擊者也被當場擊斃。
這兩起襲擊事件因為發生在同一天,而且針對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境內目標的襲擊,也出現了十分可疑的“協同性”,所以說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是有組織有計劃的,目前烏克蘭正在跟俄羅斯交戰,并且也裝備了美制導彈系統,他們自然洗不掉嫌疑,只是這種事發現場距離超過1000公里,并且幾乎是同時發生的襲擊事件,真的是烏克蘭當前的協同組織能力、動員能力、情報獲取能力所能辦到的嗎?
這個懷疑并非是一拍腦門想出來的,綜合目前的俄烏戰場局勢來看,烏克蘭這邊確實離不開北約的情報體系支援,雖然我們總調侃說俄烏之間是在用現代武器去打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水平的戰爭,連塹壕戰都出現了,但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北約給烏克蘭的情報支援,讓他們在一些場景中的情報優勢超過了俄羅斯,要不然俄軍黑海艦隊那么多軍艦是怎么被打中的?
因此這兩起襲擊事件,目前也不能完全把西方勢力支援的可能性排除在外。而就在俄羅斯全力調查之際,有俄羅斯媒體采訪到了一位已經退休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前任官員,這位名叫拉里·約翰遜(Larry Johnson)的情報戰線“老兵”,告訴俄媒,他認為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以及英國的秘密情報局MI6,這兩家享譽世界的頂級情報單位參與這兩起針對俄羅斯的襲擊事件的可能性非常高,至少不能排除煽動,或者實際接觸、訓練襲擊者的可能性。
這個消息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但是了解這兩家情報機構的朋友應該也不會覺得奇怪,畢竟CIA的前任老大都把“欺騙、撒謊、偷竊”當成美國不斷進取的“榮耀”了,那還有什么事是他們干不出來的?英國的MI6也是一樣,搞滲透、破壞,以及培訓恐怖分子,對美英情報機構來說是常態。
另外還有兩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俄羅斯外交部在本周一披露,美制陸軍戰術導彈系統需要有美國專家為其編程,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美國授意,烏克蘭是用不了這些美制武器的。這并不奇怪,美國會給自己的出口武器加上一些限制性條約,比如出口給巴基斯坦的F-16戰機,就與巴空軍約定不允許用于進攻性作戰,畢竟他們美國人還是要和印度人做生意的。
而在同時,俄外交部也披露他們在襲擊發生當天,發現克里米亞半島附近空域,有一架RQ-4“全球鷹”無人機在活動,這款先進偵察無人機可還沒賣給烏克蘭,出現在克里米亞附近空域,那這架“全球鷹”的控制者只有三種可能:美國空軍、德國空軍,或者是美國海軍。
但無論這架“全球鷹”具體歸屬于誰,都證明美國和北約參與了針對賽瓦斯托波爾市平民的襲擊,這是由結果顯示的,他們并沒有襲擊任何軍事目標,而是針對平民目標展開轟炸。這兩起襲擊事件的調查可能還會持續一陣子,只是無論結果如何,獲利的都不會是烏克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