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在上海盛大開幕。走進參展商的集中展示地——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1館,偌大的中國聯通和華為展區旁邊,還有一塊面積小得多的展區,卻一樣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老冀發現,有不少外籍人士走進這個展區,與接待人員熱烈交談。
這里,就是河套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聚集區(以下簡稱“河套聚集區”)的展區。顧名思義,展區參展商的總部均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而且大部分都是標準組織。
就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河套聚集區宣布擴容。除了已經開展運營的世界無線局域網應用發展聯盟(WAA)、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通信聯盟(SA)、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UWA)之外,全球計算聯盟(GCC)、全球智慧物聯網聯盟(GIIC)、全球固定網絡創新聯盟(NIDA)這三家產業與標準組織也正式落地河套聚集區。
星閃閃耀
作為首批入駐河套聚集區的標準組織,2020年9月22日才成立的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通信聯盟(以下簡稱“國際星閃聯盟”),如今的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
國際星閃聯盟秘書長曾國松透露,目前聯盟的會員數量已經接近1100家,覆蓋了芯片、模組、終端、軟件、測試等多個領域,其中還包括30多家海外機構成員。“現在我們(秘書處)還在擴編,壓力也很大。”對于曾國松來說,這顯然是個幸福的煩惱。
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通信聯盟秘書長曾國松
幸福的原因不僅僅是聯盟成員數量的高速增長,更在于商業化的加速。2023年被稱為國際星閃聯盟的商業化元年,高速增長一直持續到了現在。曾國松透露,今年星閃芯片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上億顆”的規模。
星閃的高速增長,與聯盟副理事長單位華為的支持當然密不可分。去年8月召開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高管專門濃墨重彩地介紹了星閃。如今,華為發布的智能手機、平板、PC、智能手表等諸多智能終端,不少都搭載了星閃技術。
當然,星閃也給華為的智能終端帶去了更好的用戶體驗。據華為統計,以前購買華為MatePad平板電腦的用戶,只有37%會選擇購買一支手寫筆。自從搭載了星閃之后,這個比例上升到了50%。
華為也帶動了其他智能終端廠商對于星閃的投入。知名游戲設備廠商北通也選擇了加入國際星閃聯盟,星閃無線手柄的累計出貨量已經超過了150萬個。
四大方向一起發力
如今,星閃已經走出了華為,走出了智能終端領域,同時在智能終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制造四大方向實現產業化落地;而且,星閃也不僅僅只是面向消費者,還將面向機構和企業客戶。
就在前不久,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與海爾旗下的高端家電品牌卡薩帝共同宣布,推出全球首個星閃指向遙控,將星閃技術與電視大屏的指向交互相融合,實現了用戶操控的自然化和直接化。星閃的高精度定位能夠精準捕捉用戶的每一個微小動作,從而在大屏上實現更高效地操作。同時,在Polar碼的加持下,星閃技術展現出強大的抗干擾能力,確保遙控器在各種復雜多變的環境中都能保持穩定的操作性能。這將極大地解決目前電視遙控器無法實現精準控制的難題,做到“指哪打哪”。
還是不久前,星閃無線360度全景環視系統,在成為交通運輸部的行業標準之后納入了國家強制標準立項。該系統實現了系統組件間的全無線化通信,攝像頭可在車身靈活部署,解決了營運車輛因結構復雜引起布線困難以及線纜易損耗等問題。憑借星閃的精同步、低時延、高可靠等特性,星閃無線360度全景環視系統可以實現牽引車與掛車間大帶寬視頻傳輸,靈活支持甩掛運輸,并支持多路高清圖像的高質量拼接。由于無需部署線纜,該系統也大幅降低了安裝難度并節省了線束成本,節省安裝部署時間超90%,降低人工成本超75%。
未來,星閃無線360度全景環視系統有望被公共汽車、大型客車、運輸車等商用車輛大規模采用。
曾國松曾經在汽車行業工作過十多年,說起星閃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如數家珍。除了360度全景環視系統之外,星閃在汽車領域還有三大應用場景:
1.微秒級的時延水平,將助力星閃進入智能座艙的音頻領域,實現更高的音質效果。
2.低時延、多終端分發的特點,適用于車輛中的交互投屏。要知道,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往往都會裝備多個大屏。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的河套聚集區展臺上,老冀看到星閃同時對車上的三塊大屏投射不同的高清視頻,而且每個視頻播放都非常流暢。
3.分米級的定位、抗中繼攻擊,也讓星閃非常適合搭載到數字車鑰匙上面。曾國松透露,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至少會有五六款車會搭載星閃數字車鑰匙。
如今,星閃之火不僅已經燎原,而且越燒越旺。
標準持續升級
星閃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關鍵還是因為技術優勢。作為新一代短距通信技術標準,星閃面向智能化新場景要求,做到了低時延、高可靠、高并發、精同步、抗干擾、智能化,各項技術指標都要比目前主流的短距通信技術標準(主要是藍牙和WiFi)領先不少。
2022年9月,成立剛剛兩年的國際星閃聯盟,就發布了13項星閃1.0標準,解決了其他短距技術標準欠缺的音視頻控制和定位功能。前不久海思和卡薩帝共同推出的全球首個星閃指向遙控,就是基于星閃1.0標準。
不過,星閃并不止于此。今年3月30日2024國際星閃聯盟產業峰會上,國際星閃聯盟一口氣又發布了21項星閃2.0標準,實現了以下諸多升級:
- 實現端到端的通信協議,數據傳輸更高效可靠;
- 提供更加完善的通訊底座,支持多種設備之間的無縫連接和通信;
- 支持原生音視頻、人機交互、定位等多種應用;
- 支持和兼容更廣泛的設備,而不僅僅只是手機、平板等終端。
例如,正是因為星閃2.0標準增加了高精定位和Mesh組網功能,星閃才得以被比亞迪、長安、廣汽等汽車大廠看中,并在此基礎上起草了星閃數字車鑰匙協議,并將定位精度控制在0.6米以內,車內外識別誤差控制在0.2米以內。今年年底,首批星閃數字車鑰匙將閃亮登場。
“今年年底,我們還會再增加11項星閃2.0標準,這樣我們就擴充到了45項標準。”曾國松表示,國際星閃聯盟還針對智能汽車、智能網聯安全等應用發布4份白皮書,為產業界提供參考。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星閃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鄔賀銓所言,星閃1.0標準定架構,2.0標準定通感網一體,3.0標準定全場景互聯,步步深入構建代際式的優勢。由此,星閃標準也將重新定義新一代短距無線通信系統,應用場景覆蓋“人—車—家—園”。
快速升級,持續迭代,正是星閃標準的優勢所在。如果我們回顧全球信息產業的發展史就會發現,過去那些有實力的科技大廠曾經發布過很多標準,但是像ATM網絡傳輸標準、藍光高清視頻標準等,雖然標準的技術指標不可謂不先進,但是卻沒有做到持續升級迭代,最終只能被時代所拋棄。而那些持續升級迭代的標準,則保持住了行業的領導地位,成為廣泛應用的大眾標準。如今,星閃正走在這條正確的道路上。
從中國走向世界
有了明確的技術路線和方向之后,國際星閃聯盟還在加快解決發展中的各種瓶頸。曾國松表示,下一步聯盟會花很大精力,解決各種星閃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為此,在國家質檢總局認證監督管理司等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聯盟已經建設了3家授權測試認證實驗室,要求所有星閃設備在上市前都要送檢。檢測的一個重點,就是星閃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
在整個產業生態中,開發者也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國際星閃聯盟專門在深圳河套合作區、武漢兩個區設立了3家開放實驗室(OpenLab)。它們將作為聯盟的創新服務中心,吸引開發者交流技術,為產業培養人才,對接上下游資源。今年8月,聯盟還將攜手一家成員單位,在日本東京設立海外首家開放實驗室。
作為發源于中國的技術標準,星閃絕不滿足于只是成為中國標準,而要成為世界標準。國際星閃聯盟之所以落戶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就是為了充分發揮國際性組織的資源協同優勢,利用園區提供的人才引進、企業落地、稅收政策、國際互聯網等諸多便利,盡快走向全球市場。
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的河套聚集區展臺,老冀還親身體現了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通信聯盟(SA)和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UWA)兩大組織通力合作的成果。
在這里搭建的一間視聽室里,一臺三星超大尺寸電視機上,正在播放一場精彩紛呈的WTA網球賽,女運動員的表情纖毫可見,還能聽到現場運動員、觀眾、裁判的立體聲,如同身臨其境一般。
為什么這里的視聽效果如此逼真?因為它采用了UWA制訂的Vivid超高清音視頻標準,并通過星閃標準,將室內的12個音箱無線連接起來,同時輸出12條音軌的聲音。如今,同樣身處河套的兩家標準組織,已經自覺攜手,共同打造更好的產品了。
“國際星閃聯盟既然定義成國際性的產業與標準組織,我們就是以非常開放的心態,去擁抱全球數字社會的建設,我們歡迎無線通信領域的老大哥們一起來合作。”曾國松表示,“我們做這件事情,根植于河套,立足于中國,但我們一定是面向全球的,一定是希望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