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視線轉向中東,最近有美國官員稱,美國海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搭載著美海軍陸戰隊第24遠征隊,已經從直布羅陀海峽進入了地中海,隨后與美海軍“奧克希爾”號船塢登陸艦以及另一艘軍艦匯合,準備執行“軍事輔助撤離”以及其他任務。
而這支艦隊最終的目的地,就是黎巴嫩,按照美媒的報道,這支艦隊出現在地中海,就是為了在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空襲的時候,及時撤離在那里的美國公民,并且隨行的海軍陸戰隊第24遠征隊,還承擔著投送軍事力量,遏制地區局勢的任務。
海軍陸戰遠征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編制中,規模最小的空地特遣隊,地面作戰單位,是包含一支步兵營,還有主戰坦克、火炮、工兵、兩棲突擊車、輕裝甲車等其他單位的登陸營,空中力量則是包含一支包含固定翼和旋翼機的綜合飛行中隊、空中交通管制以及指揮分遣隊,除此之外還包含有一支戰斗后勤營,專門負責遠征隊的后勤工作。從部隊編制以及武器裝備配屬來看,一支海軍陸戰遠征隊的確具備改變地區局勢的能力。
但是,美國的多名官員在不久前可是這樣威脅黎巴嫩的,說“不要指望美國能夠阻止以色列發動地面進攻”。把這句話以及美軍向黎巴嫩派遣海軍陸戰遠征隊的動作結合起來,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前面提到的“其他任務”,是否還包含了向以色列進攻部隊提供援助?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
不過希望有關方面不要以為黎巴嫩就是“孤家寡人”,最起碼的,他們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一個常年發生戰亂的主權國家,其境內是長期存在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我國第22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就在那里。
當然了,我說這個并不是表明中國會干預此事,而是說我們的維和部隊,在遏制地區局勢、進行人道主義救援工作方面,是有足夠力量的,中國維和部隊的專業性與軍事素養,早就被世界所熟知。
說起這些,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到杜照宇烈士,他生前就是駐黎巴嫩聯合國中國軍事觀察員,2006年7月26日清晨,以色列空軍對黎巴嫩境內目標展開了空襲行動,一枚航空炸彈“準確”命中了杜照宇烈士所在的哨所,造成包括他在內的4名聯合國軍事觀察員全部遇難。同年8月,杜照宇烈士被追記一等功。
所以說,中國人民對以色列當前之行為的極端厭惡,不只是因為看到他們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展開了殘酷屠殺,讓我們想起了當年的侵華日軍,也是因為以色列國防軍,確實對我們欠下了一筆血債。我們現在對以色列已經相當客氣了,在國際場合上給予了他們最基本的尊重,但如果以色列真想讓戰火繼續燃燒,那么包括中國在內,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是一定不會答應的。
對于中東事務,中國的確是不會直接插手干預,但是中東地區內的國家,出于自身安全考慮,是有可能出手幫助黎巴嫩的。比如在最近,以色列揚言要攻擊黎巴嫩之后,伊朗駐聯合國使團,就通過社交媒體,對以色列發出了警告。
他們認為以色列的這種叫囂戰爭的行為,是一種心理戰,但是如果以色列真的對黎巴嫩發動“全面軍事行動”,那么“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將隨之而來”!同時伊朗使團還強調,在這種情況下,所有選擇都是可以被考慮的,包括所有抵抗陣線的全面參與。
這段發言風格非常符合伊朗長期為自己塑造的“強硬形象”,當然他們自己也知道,強硬不是裝出來的,是靠硬實力和意志拼出來的。別的方面不太好說,就看單純的軍事技術方面吧,伊朗的主戰坦克、輕武器、海空軍裝備的發展確實比較落后,這是難免的,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和工業落后,另一方面,伊朗當前的狀態,必須將資源投入的重心,放到各種類型的導彈以及核原料制備方面。
他們的導彈技術,經過前面幾次對美軍基地的突襲行動可以證明,具備一定的可靠性,畢竟也是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了,造出來的導彈多少是能實戰的。加上伊朗的國土面積在中東國家中相對夠大,距離以色列的大本營也不遠,所以,伊朗的導彈部隊確實有能力威脅到以色列,與以色列的核力量形成了一種制衡關系。如果以色列不想破壞這種平衡關系,那么最好不要妄想著擴大戰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