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夏天,我娘趙秀芬剛生下我不久,奶水充足。而鄰居老李家剛抱養(yǎng)了一個女兒,小女孩餓得哇哇大哭,卻因為家境貧寒買不起奶粉。我娘心軟,就偷著給那小女孩喂了自己的母乳。
“秀芬啊,你這是干啥呢?”老李家的媳婦王阿姨撞見了,一臉驚愕。
“哎呀,看這孩子餓得,我反正奶水多,喂點給她也不妨事。”我娘笑著說。
王阿姨抹了一把眼淚,連聲道謝。
就這樣,一段奇特的緣分開始了。小女孩名叫小花,她和我差不多大,我們兩家因此也走得特別近。然而,隨著我們長大,事情并沒有那么順利。
村里開始有了閑言碎語,說我娘偏心,對別人家的孩子比對我還好。我心里也開始不平衡,覺得娘把本該屬于我的愛分給了別人。我甚至開始恨小花,恨她搶走了我的母愛。
“娘,你為什么要對小花那么好?”我終于忍不住問。
娘嘆了口氣,摸了摸我的頭:“孩子啊,有些事你長大后會明白的。”
但我不明白,也不想明白。我嫉妒小花,嫉妒她能得到我娘的關愛。這種嫉妒在我心中生根發(fā)芽,逐漸長成了參天大樹。
轉(zhuǎn)眼間,23年過去了。我早已離開了那個小村莊,到城市里打拼。一天,突然接到村里的電話,說我娘生病了,希望我回去看看。
我心急如焚地趕回村里,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讓我驚愕的事實——小花已經(jīng)成為了一名成功的醫(yī)生,而且正是她主動提出要幫我娘治療。
“你怎么會……”我愣住了。
小花笑了笑:“其實,我一直記得小時候阿姨對我的好。那時候如果沒有她的奶水,我可能都活不下來。這份恩情,我一直記在心里。”
我突然感到一陣羞愧。原來,我娘當年的善舉,竟然在23年后以這種方式得到了回報。而我,卻因為嫉妒和誤解,差點錯過了這份深厚的情誼。
小花的醫(yī)術高超,我娘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在病房里,我看著她們倆談笑風生,心中五味雜陳。
“你知道嗎?其實我一直把你當作親生孩子一樣看待。”我娘對小花說。
小花緊緊握住我娘的手:“阿姨,您也是我的親人。”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原來,愛是可以傳遞的,而嫉妒和怨恨只會讓人錯過更美好的東西。
我走過去,緊緊抱住她們倆:“謝謝你們,讓我明白了這個道理。”
病房里充滿了溫馨和笑聲。那一刻,我感到無比幸福和滿足。
時光荏苒,我娘在小花的精心治療下逐漸康復。村里的人們也開始傳頌這段佳話,說是我娘的善心得到了好報。
而我,也在這段經(jīng)歷中得到了成長。我學會了放下嫉妒和怨恨,去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我開始嘗試和小花和睦相處,甚至發(fā)現(xiàn)我們其實有著很多共同的話題和興趣。
“你知道嗎?其實我小時候也挺嫉妒你的。”一天,我和小花在村口的老槐樹下聊天時,她突然說道。
“嫉妒我?為什么?”我好奇地問。
“因為你有個這么好的娘啊。”小花笑著說,“那時候,我真的好羨慕你。”
我們都笑了。原來,我們都曾有過嫉妒和誤解,但最終都選擇了放下和原諒。這段經(jīng)歷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也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家人和愛。
如今,每當我回想起那段時光,心中都充滿了感激和溫暖。我感謝我娘當年的善舉,感謝小花無私的幫助,也感謝那段經(jīng)歷讓我學會了如何去愛和被愛。
互動環(huán)節(jié):你認為愛是可以傳遞的嗎?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或故事?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看法和感受!同時,如果你覺得這個故事觸動了你的心弦,不妨點個贊或轉(zhuǎn)發(fā)給你的朋友們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