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菌”真的可以吃人么?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食人菌”的新聞經常出現在手機界面里,其實很多人以前并未聽說過這樣的細菌,但是很無奈,這么罕見的細菌就出現在了日本。
根據目前的報道,日本今年報告的食人菌”感染癥病例累計達到1019例,創下歷史紀錄。
甚至一些學者告訴大家,者從癥狀出現到發展為休克和多臟器衰竭只需24至48小時,致死率超過30%。
但是,這種細菌是什么?難道又要經歷一遍全球的對抗微生物作戰?
@康復Therapy
一、什么是“食人菌”感染癥?
在說“食人菌”之前,我們要知道A群溶血性鏈球菌,這是一種常見的細菌,通常引發:
- 鏈球菌性咽炎:每年冬春季節在兒童中流行。
- 傳染性膿皰病和猩紅熱:夏秋季節常見。
而這種細菌侵入人體后,可能出現一種嚴重的并發癥:
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癥(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
俗稱“食人菌”感染癥,是由A群溶血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引發的一種嚴重敗血性休克疾病。
溶血性鏈球菌本身并不罕見,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們能引發宿主的過激免疫反應,釋放腸毒素(如腸毒素A和B),從而導致嚴重的全身性炎癥反應和組織損傷。
這種免疫過激反應是STSS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該病突發性強,患者從癥狀出現到發展為休克和多臟器衰竭只需24至48小時,致死率超過30%。
為什么被稱為“食人菌”呢?
因為感染后通常伴有手腳壞死,表現為迅速的組織壞死和潰爛,仿佛“被吃掉”一般。這種癥狀加劇了其“食人菌”的恐怖形象。
二、他們是怎么被感染的?
好端端的一個人,是怎么感染上溶血性鏈球菌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畢竟,作為細菌,溶血性鏈球菌的傳播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A群溶血性鏈球菌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感染人體。主要感染途徑包括:
1.飛沫傳播
- 呼吸道分泌物:當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細菌會通過飛沫傳播到空氣中,被他人吸入。
- 近距離接觸:在擁擠的環境中,如學校、辦公室或公共交通工具上,容易發生傳播。
2.接觸傳播
- 皮膚接觸:直接接觸感染者的皮膚或傷口,尤其是當皮膚有破損時,更容易受到感染。
- 物品接觸:接觸被感染者使用過的物品,如毛巾、衣物或玩具,也可能傳播細菌。
3.污染的食物或水:食用或飲用被A群溶血性鏈球菌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可能導致感染,盡管這種途徑較為少見。
4.體內傳播:已有的局部感染,如咽炎或皮膚感染,可能通過血液傳播到其他部位,引發更嚴重的感染,如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STSS)。
三、在日本出現的“食人菌”,會感染到國內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知道,為什么今年日本這么多“食人菌”病例。
想來想去,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 環境因素: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細菌更易生存和傳播。例如,濕潤和溫暖的環境有利于溶血性鏈球菌的繁殖,增加了人群接觸病菌的機會。
- 人口密度:日本的人口密度較高,特別是在城市地區,這使得病菌在社區內快速傳播的風險增加。擁擠的公共場所、交通工具和集體生活環境都可能成為病菌傳播的溫床。
- 免疫力下降:老年人口和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在日本占較大比例,這些人更容易感染并發展為嚴重疾病。此外,慢性病和其他健康問題也可能導致人們的抵抗力減弱,使他們更易受到感染。
- 檢測與報告:近年來,醫療檢測技術的進步和公共衛生監控系統的完善,使得更多的病例能夠被及時發現和報告。這意味著一些之前未被檢測到的病例現在能夠被記錄在案,從而看起來病例數有所增加。
要知道,微生物可是無處不在的,其實溶血性鏈球菌也只是眾多細菌中的一種。
同樣是人類,我們當然也可能感染這種細菌,其實這種細菌也不是太罕見,鏈球菌性咽炎和猩紅熱是A群鏈球菌感染的主要表現,尤其在兒童中較為普遍。每年冬春季節是高發期。
只不過STSS較為罕見而已。
所以這個問題也很好解答,我們身邊也存在這種細菌,也有很多人感染,只不過沒有那么重而已。
四、如何預防?
A群溶血性鏈球菌在中國的感染情況廣泛但以輕癥為主,重癥感染如STSS雖較為罕見但需引起重視。
通過加強監測、防控和公眾教育,可以有效減少鏈球菌感染及其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 個人衛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觸公共物品和咳嗽、打噴嚏后。
- 早期診治:出現咽喉痛、發熱等癥狀時,及時就醫,接受規范治療。
- 健康教育:提高公眾對鏈球菌感染及其嚴重并發癥的認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總之,盡管嚴重感染如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STSS)較為罕見,但近年來個別地區報告有所增加。
我國衛生部門加強了監測和防控措施,通過公眾衛生教育、早期診治和個人衛生習慣的改善,有效減少了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研究機構也在不斷探索更有效的防控策略,以進一步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
#在日本瘋傳的“食人菌”是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