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羅洹菥在參加中國乒乓球隊國青和國少集訓隊(第三期)四川省選拔賽中,獲得了8歲組男子單打第一名。“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個省冠軍,我當時是跳上領獎臺的。”羅洹菥回憶道,那是他迄今為止職業生涯最高光的一刻。
“國青國少四川省選拔賽由省乒乓球協會承辦,面向省市州所有選手開放報名,一個年齡段就有幾百人參加,競爭非常激烈。在此次選拔賽中,羅洹菥全程幾十場,沒有輸過一局,也因此得到了省隊教練的全程關注,最終被選拔進入四川省乒乓球隊。”羅洹菥媽媽談道。
個人檔案:羅洹菥,10歲,現就讀于天立教育旗艦校四年級2班,四川省乒乓球隊隊員,先后獲得2022年中國乒乓球隊國青和國少集訓隊(第三期)四川省選拔賽 8歲組男子單打第一名、2022年成都市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 男子丙組第一名、2023年成都市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市運會預選賽)丙組團體男子雙打第一名、團體第二名、2024年四川“選星計劃”乒乓球項目省級訓練營 U10男子組第一名等獎項。
年僅十歲,卻有近4年的職業乒乓球生涯,先后獲得4枚金牌、2枚銀牌、10余枚銅牌,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天賦的乒乓球選手。但很難讓人想到,因為出生就有遺傳性小兒哮喘,羅洹菥長得瘦瘦小小,最初打乒乓球只是為了鍛煉身體。
競技體育沒有捷徑,乒乓球比賽會考驗選手的身體條件、核心力量、爆發力、協調性、耐力、應變能力、戰術能力、預判能力等諸多因素,缺一不可。羅洹菥媽媽說:“沒有肌肉脂肪的儲備,羅洹菥比更多健康的小孩容易受傷,核心與力量更弱,他能取得目前的成就不僅有他的天分因素,更因為他的刻苦。”
從練著玩到打職業,從成都市隊到四川省隊,羅洹菥的成長始終離不開乒乓球,但從不只有乒乓球……
撰文 | 黃瑄
01
每塊獎牌的背后
都是日復一日的練習
“我們家是乒乓球世家,家里上下四代人都是打乒乓球的,他姥爺是新疆省隊的乒乓球教練。”羅洹菥媽媽談到,最開始孩子只是跟著姥爺一起玩球,后來發現他打得挺好的,就參加選拔,進入了成都市乒乓球隊。
剛進入市隊時,因為年紀小、力量弱,羅洹菥的乒乓球水平遠低于隊里其他孩子。“那時候,他不止一次跟我說他不想打球了。”羅洹菥媽媽談到,她只能鼓勵孩子再堅持堅持,將目標拆分開,逐步提升自己的實力。
“在第一次超過自己的隊友時,羅洹菥才重新拾回了信心,不再提‘不想打球’了。”從最開始每天訓練4小時,到每日6小時以上,羅洹菥開始了日復一日的乒乓球訓練,從基本功、技戰術到內部對打。
一年365天,羅洹菥清楚地記得除了過年放假3天以外,他沒有休息過一天,冬天最冷的時候穿著短袖短褲訓練也是汗流浹背,夏天則會打濕3件球服和2張毛巾。
除了常規訓練,從八歲開始,羅洹菥開始跟隨專業教練進行體能訓練,每天晚上還會額外進行二十分鐘的平板支撐、俯臥撐、扎馬步、啞鈴操、揮拍訓練等體能、核心訓練。羅洹菥媽媽分享道:“就算是外出參賽,在酒店休息時,他也會進行十分鐘的平板支撐。”
02
呵護每一個夢想
校長按年為學生開假條
“羅洹菥的成績一直都很不錯,我曾經糾結,要不要讓他繼續打下去。”羅洹菥媽媽說,在糾結之際,她去學校找了馬校長咨詢。
在說出她的困惑后,小學部校長馬恩偉對羅洹菥媽媽說:“不要讓孩子放棄打乒乓球,先讓他嘗試打下去,看學業能不能跟著走,我們再做選擇。”
“此后,孩子的假條都是馬校按年給他批的。”羅洹菥媽媽感嘆道,天立真的非常包容,而且在別的學校你或許很難見校長一面,但在天立,你可以很輕松地找到他,提出你的問題,他也會很耐心地傾聽,讓家長很安心。
天立的教育理念就是因材施教,成就每一個孩子,馬恩偉談到,學校鼓勵并支持每個學生的個性成長與發展,因此格外注重課程的連貫性和體系性,開設了豐富的選修課、大師課,從低段到高段逐步提升難度,讓學生可以持續發展特長。
戲劇課內選修課
木工課
同時,學校還成立了游泳、編程、舞蹈等專業校隊,讓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展示舞臺。
游泳校隊
“好的教育就是要打破一些東西,取舍一些東西。”馬恩偉表示,做教育,一定要包容,不能墨守成規。
03
體學兼優
長期保持年級前三
上午半天上課,下午半天訓練,是羅洹菥的日常。“為了避免我聽不到,老師會把新課集中放在上午來上。”羅洹菥談到,當他錯過一些新知識時,老師們還會逮著他學習,“抓”他去補課,追問他對新知識點的理解情況和作業情況。
因為數學能力拔尖,羅洹菥不僅會收到數學老師特制的題單,還加入了天立的數學競賽校隊,先后獲得了2022年澳洲袋鼠數學競賽三年級段銅獎、2023年澳洲AMC數學競賽三年級段銅獎、2024年澳洲AMC數學競賽五、六年級段銀獎(越級,羅洹菥為四年級學生)。
“去年,他即將參加數學競賽,卻碰上了乒乓球比賽,老師就在他比賽間隙直播上課。”羅洹菥媽媽提起。
“打乒乓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的學習時間,但加強了我的專注力,讓我更加自律,更能吃苦耐勞。”羅洹菥說,能取得如今的成績,離不開他學習時的全身心投入。
羅洹菥在訓練間隙學習
而這也恰恰契合了班主任王佳瑩眼中的羅洹菥形象,他是一個非常專注、堅韌的孩子。她談到,在上課時,羅洹菥非常專注,遠超同齡的孩子,在體育訓練中,也從不抱怨訴苦,以正能量的形象感染著班級的其他孩子。
“最開始,我還會抓著他補作業、講問題,后來他就會自己主動地跟我們溝通補課時間,作業來不及做完也會回家做。”王佳瑩說,羅洹菥還對成為現代詩人有著異常的執著,他經常把自己寫的詩拿給她看,從語言稚嫩到注重字數統一、押韻,羅洹菥寫的詩歌越來越多,還被掛在教室進行展示。
04
何以為歌
一個少年的熱愛
熱愛,是一往無畏的信念,是磕到頭破血流也要堅持的熾熱。羅洹菥的逐夢之路,不僅有鮮花與掌聲,也充滿了荊棘與坎坷。
2023年5月,羅洹菥在媽媽的陪伴下,前往重慶參加全國少錦賽預選賽,此次比賽的單打前四、團體前三可以進入全國總決賽。在拼盡全力后,羅洹菥遺憾止步單打八強,團體賽也因丟掉關鍵一分惜敗。在回成都的高鐵上,羅洹菥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知不知道我有多么多么熱愛乒乓球。”
“比完賽后,他還要參加成都市運賽,我問他要是還是打不過怎么辦?他說‘那就死命練,一直練’。”羅洹菥媽媽紅了眼眶,哽咽道:“這是一個九歲孩子的熱愛啊。”
夢想與熱愛支撐著羅洹菥一步步走了下來,他希望成為像馬龍一樣的乒乓球世界冠軍,從成都、四川打到全國,打向世界。
羅洹菥(第二排右5)和樊振東的合影小羅洹菥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偶像
當問及需要多少年能拿到世界冠軍時,羅洹菥思索了一會兒,笑著說,大概十多二十年吧,目標總要有的,就如馬龍所說“不問終點,全力以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