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約有6.19億人被腰痛困擾,預計將在2050年增至8.43億。而且,每10個剛從腰痛中恢復的患者,有7人將在一年內復發。
一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的《柳葉刀》雜志上的研究顯示:步行能讓腰痛患者在“無痛期”待更久,極大地推遲了下次腰痛的時間。
這項研究來自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脊髓疼痛研究小組進行的世界首例評估“步行能否預防腰痛復發”的隨機對照試驗。
當前在全球范圍內,腰痛已十分普遍,已成為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
該研究納入了701名成年參與者,平均年齡為54歲,大多數是女性。過去6個月內,參與者都曾經歷持續至少24小時的腰痛,且均已得到緩解,不存在骨折或感染情況。
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需在6個月內每周步行5次,每次30分鐘,速度可根據年齡、體能和個人喜好進行調整,慢跑也可以。
經過12~36個月的追蹤后,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的“無痛”持續時間更長,平均在試驗開始后第208天首次出現活動受限性腰痛,而對照組為112天,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此外,干預組的請假時間和就醫時間也減半了。
髖腰肌和腰疼關系密切
現代人久坐時間過長、時常彎腰駝背,髂腰肌一直處于“短縮”狀態,與此同時,后側的臀肌則一直過度“放松”,失去發力感。于是,無論是站立、走路,還是運動時,機體前后失衡,位于上下樞紐的腰部壓力過大,長此以往便會引發腰痛。
國內的專家表示,排除病理性因素后,步行常被用來緩解腰痛或預防復發,關鍵一環在于髂腰肌。
髂腰肌位于骨盆前側,起自髂窩,經腹股溝深處與腰大肌相連,維持著“脊柱-骨盆-下肢”的穩定性,但特別容易“緊張”。
如何正確用散步來緩解腰疼?
步行聽起來簡單,但要是走不對,對緩解腰疼就談不上幫助。
一個重要前提便是步行的姿勢要正確,腰疼患者需先恢復身體的平衡,矯正“前緊后松”的狀態。然后在日常或者特意訓練的步行中,后腿蹬地時,同側髂腰肌可得到伸展;一側腿懸空時,另一側的臀肌則在緊張發力,可以說,每走一步都是在進行腰痛的康復訓練。
如果姿勢不對,肌肉發力不平衡、機體前后不對稱,步態始終不正確,可能越走腰越痛。
如果是嚴重的腰疼患者,可以先詢問專業醫生,在其指導下進行步行的康復訓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