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金和銅等大宗商品漲勢是否持續?未來投資需求將持續多久?美銀在最新的展望報告里作出了回答……
美銀首席投資辦公室(CIO)在7月發布下半年宏觀環境展望報告。該行在報告中,預計黃金價格將在2025年達到2750美元/盎司,并可能在12至18個月內升至3000美元/盎司。此外,該行還進一步對原油和銅這些大宗商品的走勢給出了預期。
該行指出,全球經濟將繼續緩慢擴張。盡管最近經濟意外不斷,但領先指標和全球央行政策的放松表明,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逐漸加速。
疫情爆發前普遍存在的對更高通脹的容忍度,令名義經濟增長進入一個新的更高區間,推動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實現增長。
自美聯儲釋放轉向信號以來,領先指標和美股上揚
隨著疫情引發的財政刺激逐漸減弱和失業率上升,美聯儲準備開始動手支撐經濟增長。
金融條件逐漸寬松
自從美聯儲去年夏季停止加息以來,一些定量指標,如芝加哥聯儲的全球金融狀況指數(NFCI),顯示出更寬松的金融條件。而當美聯儲從去年底轉向降息敘事以來,金融條件進一步寬松,當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下一步政策將是降息而非加息。
總體而言,NFCI顯示,金融條件已經逆轉了2022年和23年初美聯儲加息期間的所有緊縮壓力。
雖然貨幣政策已經變得更加寬松,但美國經濟仍在從受疫情財政刺激推動的通脹高點回落過程中。
風險資產進一步上漲的關鍵是通脹的下滑。
大多數美國消費者感受到了過去四年收入增長被物價增長超過了的壓力。不過,這種壓力并不均衡分布。
由于基本物品價格上漲,低收入家庭需要更加節約。而高利息收入和不斷上漲的資產價格使得高收入階層繼續消費,特別是在休閑和旅行活動上。美國交通安全管理局報告稱,最近幾周機場旅客數量創下新高。這種消費者的復雜動態,反映在耐用品部門出現了異常多樣化的數據表現。
通脹仍未達到美聯儲目標。美銀重申,繼續持有長期債券,這樣可以在預期近期降息與經濟不確定性的風險之間找到平衡。總體上來看,在固定收益領域,該行更偏好利率風險而非信用風險。
大宗商品如何定價?
此外,美銀在報告中回答了關于原油、黃金和銅這些大宗商品定價的觀點,該行對以下兩個問題進行了回答:
1. 黃金和銅價上行趨勢是短期現象還是長期現象?
2. 預計投資需求將持續多久?
美銀指出,除了特定商品的供需動態之外,目前影響大宗商品定價的主要宏觀因素是有利或中性的。
當前實際利率已經恢復到2%的水平,與長期增長一致,沒有明顯的上行風險預期。美元保持強勢,但也沒有顯著上升的風險。通脹仍高于美聯儲的長期目標,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正面影響。經濟增長目前保持擴張趨勢,處于正面至中性之間。
美國銀行指出,只要經濟不出現衰退,大宗商品可能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投資組合多樣化工具,回報潛力大于固定收益。
原油價格的短期壓力
油市正處于短期和長期供需動態及風險的復雜交織之中。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全球原油庫存下降,預計到2025年初會繼續下降,因為OPEC+在實施生產限制。
紅海商業船只遇襲和美國颶風季節的嚴峻開局,使得布倫特油價再次接近90美元/桶。
然而,上漲壓力可能是暫時的。OPEC+計劃從2024年10月至2025年10月逐步取消部分供應限制,以應對市場份額流失給美國和美洲其他石油生產商的情況。在全球需求面臨阻力的背景下,這會在2025年帶來供應過剩的風險。
根據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顯示,布倫特油價可能在2025年底回落到約78美元/桶。長期來看,隨著全球供應能力預計到2030年大幅超過需求,油市面臨供過于求的局面。
由于電動車(EV)普及、生物燃料使用、燃油效率提升以及發電從石油轉向其他能源,需求將受到抑制。
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全球消費將在2026年達到高峰,并在2030年見頂,導致供過于求的情況持續存在,價格將承受下行壓力。
預計未來油價難以維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除非價格環境變得更為疲軟,才會導致預期失效。
人工智能和電氣化利好銅價
銅價今年截至5月飆升約30%,創下5.12美元/磅的紀錄高位,原因是礦山關閉、投機買盤和對中國經濟增長強勁的希望。
盡管價格有所回落,年初至今仍大約上漲20%。初步數據顯示,全球銅礦和精煉銅供應意外增加,尤其是在中國,庫存達到異常高的水平。
由于其他地區庫存較低,中國的銅出口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創下歷史新高,顯著推動了上個月銅價的急劇逆轉。
如果中國沒有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或減產,全球精煉銅庫存預計在2024年和2025年略有上升,對銅價構成限制。
然而,長期來看,與人工智能、電動汽車、綠色能源和全球電網擴張相關的需求增加,表明潛在供應缺口和價格上漲的潛力巨大。
實際上,銅礦供應緊張、礦石質量下降、環境問題和新礦投資增加的資本強度可能導致價格進入“超級周期”。據采礦專家稱,該行業需要銅價上漲25%至30%才能激勵新的礦山開發。因此,新的礦山出現短缺。此外,即使很快獲得批準,礦山的啟動也需要數年時間。
金價料升至3000美元
自2018年以來,金價已經翻了一番,受美國政府債務增加、疫情和俄烏沖突導致的通脹走高。
全球央行的大范圍購金行為是黃金上漲的關鍵因素。2022年和2023年創下的央行需求紀錄由中國主導,中國增加了黃金儲備同時減持美國國債。央行需求的激增超過了黃金供應的增長,將價格推高了約30%,以達到市場平衡。2024年一季度,高利率令實物黃金支持下的交易交易基金(ETF)的投資連續八個季度下滑。而中國則在黃金ETF投資上逆勢創下新高。
展望未來,預計美聯儲將降息,美元可能從過高的水平走弱,美國政府債務無拘無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進一步推高黃金價格。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最近的一項調查,約30%的央行打算在未來12個月增加其黃金儲備。
美銀全球研究預計黃金價格將在2025年達到2750美元/盎司,并可能在12至18個月內上升至3000美元/盎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