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在價先失效
長久以來在房地產市場有一個共識:量在價先
但貌似最近兩年,這個共識被不斷的打破,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去年3月各大城市成交量很大,但是價格并沒有起來。
最近的案例是:上海6月成交放量,創最近3年最高成交記錄,但價格依舊沒有起來。
這是為什么?
量在價先失效的原因
量在價先失效的一個原因是:成交放量,掛牌也在放量,買盤戰勝不了賣盤。
一、成都
成都去年二手房成交全國領先,2023年3月成交高達2.8萬套,價格依舊沒有起來。
再看成都的掛牌量,2023年2月19.2萬套,3月19.5萬,4月20.4萬套,3月成交量很高,但掛牌量增加的更高,買盤被賣盤打敗了。
二、上海
上海6月成交很高,但5月掛牌量11.2萬,6月掛牌量11.2萬,7月掛牌量11.3萬,掛牌量依舊沒有下來,買盤還是沒有戰勝賣盤。
量在價先失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掛牌量持續增加,掛牌量是監測樓市的領先指標,反映供需雙方的博弈情況。
點擊樓市日歷查看重點城市的掛牌量變化情況,做出領先市場的判斷。
留一個問題:為什么成交放量,掛牌量還會持續增加?
樓市日歷
點擊樓市日歷中可以直觀的看到每日、每周、每月成交量的變化,還可以看月度成交預測量,日歷左右滑動可以切換月份。
推薦星球
冰山量化房產—用量化的思維接近樓市真相,與一千多位會員一起站在樓市信息高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