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被掀翻,頭被按下水面,那一瞬間,陳萌萌的大腦一片空白。她本能地掙扎,但很快因為恐懼變得四肢僵硬,隨后身體開始“抖得像篩糠”,只能任由潛水教練將她帶到海底,再把她的腿卡在珊瑚上,打開魚食,拿出設備拍視頻。
水壓讓她的耳朵感到不適,但她不知道怎么向教練表達。一直等待著拍完視頻,體驗結束,她才被拉回水面。
今年1月在三亞后海村的體驗,讓陳萌萌“這輩子再也不想潛水”。兩個月后,三亞警方發布犯罪團伙以非法手段強迫游客潛水拍照的通告,海南的潛水套路被揭開冰山一角。不少像陳萌萌一樣在潛水時被坑的游客,站出來講述自己的經歷。
而對于在海南潛水行業里工作了21年的楊帆來說,這樣的事情他已經司空見慣——旺季用小伎倆快速“刷客”,淡季用二次消費高價返傭“搶客”。在日趨“內卷”的潛水行業中,服務質量的下限被不斷拉低,“規則缺失,就全憑良心。”
看了新京報的報道,我覺得潛水行業出現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旺盛的市場需求讓潛水行業野蠻生長。有需求就會有供給,在三亞這個地方,旺盛的需求讓合法的、不合法的潛水經營者四處開花。同時,訓練有素的教練員匱乏。
其次,行業壟斷管理的現狀不符合行業實際,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政府部門只批準了十幾個有資質的潛水場,這些潛水場價格昂貴,不能滿足普通游客的需求。
第三,市場監管部門執法措施滯后。三亞市下屬的各區縣、各鄉鎮,都想從潛水熱中分一杯羹。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很可能對野潛睜只眼閉只眼。
總之,我覺得潛水行業的管理體制應該完善,消費者也應該反思。潛水是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了他人,應確保安全,謹慎為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