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用戶量和逾期率壓力較大,但并沒到傷筋動骨的程度,信也科技悶聲發大財的階段依然繼續。
數讀商業原創
作者 | Yoking
半年報中,信也科技透露,2018年以來已經向股東回報6.6億美元。
截至一季度末,信也科技四位創始人顧少豐、張俊、胡宏輝、李鐵錚,合計持有普通股46.8%。
按照這樣的比例推算,四大創始人在6年間分得了約22億元。
即便宏觀環境變動,助貸仍然是穩定賺錢的“避風港”。
#1
穩定現金牛
Business Data Analysis
最近幾年,信也科技已經處于非常平穩的發展狀態。
營收已經處于平緩狀態,二季度凈收入31.7億,同比增長3%,從2022年四季度開始,信也科技的營收已經基本維持在30億元左右,最近四個季度,信也科技的營收增速將至個位數,增速趨于平緩。
國內業務放緩是很重要的原因。根據推算,二季度,信也科技的國內業務營收26億,占了82%,同時,國內獨立借款人數量為180萬,同比下降了21.7%。最近幾個季度始終處于下滑態勢。
在這種情況下,信也科技國內業務非常依賴重復借款人,也就是老客戶。二季度,重復個人借款人交易量為405億元,占到總交易額的87%。
由于信也科技的業務模式已經非常成熟,盈利模式也就清晰且平穩。二季度,信也科技凈利潤為5.5億元,同比略微下滑6.6%。最近幾個季度,雖然信也科技的凈利潤一直在下滑,但始終保持著單季度凈賺超過5億的狀態。
由于業務利潤保持穩定,并且不需要繼續投入以擴大規模,因此信也科技很早就已經開始了分紅,并且還花費了大量的資金用于回購。截至2024年6月30日,信也科技自2018年以來已累計回購3.37億美元的股份。其中,今年上半年投入約5680萬美元回購。
與此同時,信也科技從2018年開始每年都會分紅,目前累計分紅金額達到6.62億美元。得益于大手筆的回購分紅,信也科技的股價在經歷下跌后逐漸企穩回升。當然,相比于普通股東,四大創始人由于擁有近半數股份,是分紅最大的受益方。
目前,四大創始人中,除了李鐵錚還在負責整體經營,其他三人都已經相繼退居幕后。顧少豐由于是控股方,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創新官,基本不負責整體經營。在財報中、財報溝通會中,都已經不太出現。
2020年3月,信也科技創始人、聯席CEO張俊宣布辭任;5月,創始人、總裁胡宏輝宣布離任。至此,三人已經不再承擔具體職責,實現了真正的“躺賺”。
雖然業務已經成熟且穩定,但信也科技仍然面臨著新的命題。
#2
持續走高的逾期率
Business Data Analysis
國內業務是信也科技的主力,也正是在國內業務,信也科技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由于獨立借款人減少、重復借款人的借款金額增加,所以平均到每個借款人身上的借款金額會增加。二季度平均貸款規模為9956元,而2023年同期為7816元,同比增加2140元。今年一季度則是同比增加了2213元。對于助貸行業,小額分散是最理想的方式,而一旦借款金額增加,對于平臺的風險把控要求也就更高。
最近幾個季度,信也科技的逾期率在持續增加,截至2024年6月30日,90天以上的逾期率為2.65%,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為1.68%,同比大幅增加了0.97個百分點。
30天+逾期率也在走高,按照信也科技公布的表格,最近四個季度,30天以上的逾期率都比以往要高。這側面意味著,信也科技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實際上,這可能并不是信也科技一家面臨的問題。交銀國際在研報中提到,當前消費信貸服務供給端行業格局基本穩定,消費信貸需求決定了促成貸款增速,而消費信貸需求主要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CFO徐佳元在財報溝通會中提到,宏觀經濟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需要運用在技術和操作過程中的豐富經驗來應對。
在競爭端,助貸市場已經趨于穩定,交銀國際的研報認為互聯網消費金融內部呈現梯隊分化、分層競爭格局,信也科技與奇富、樂信等位于第三梯隊,而第一、第二梯隊分別是螞蟻、微眾、京東數科、度小滿、美團等巨頭,信也科技實際上很難從中搶到太多份額。在這種背景下,國內市場保持競爭力已經很難,信也科技把增量市場投向了海外。
#3
掘金海外
Business Data Analysis
與國內業務相比,信也科技的國際業務更為突出。
2018年底,信也科技在印尼注冊成立公司“AdaKami”,2019年12月獲得了印度尼西亞金融服務管理局(OJK)頒發的基于技術和信息的金融借貸機構許可證。2022年,信也科技進一步動作,在菲律賓成立了兩家子公司,一家被授權作為貸款公司運營,另一家被授權作為融資公司運營。
在主要指標上,國際業務幾乎是清一色的兩位數增長。累計注冊用戶達到291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46.2%。累計借款人560萬,同比增長40%。新增借款人數量為47萬,同比增長51.6%。此消彼長,國際市場的新借款用戶占比超過國內市場。
國際市場最大的優勢在于用戶基數大,增長前景好。信也科技表示,已在印尼、菲律賓建立了深度本地化的金融科技平臺,在拉美地區開展科技服務業務,并持續在更多海外市場探索商業機會。其中,菲律賓業務品牌當季交易額同比增長140%。由于業績表現積極,信也科技維持了此前的業績預期,2024年國際市場交易額將在94億元至110億元人民幣之間,同比增長約20%至40%。徐佳元透露,預計印尼業務將在2024年實現盈利,菲律賓業務將在2025年實現盈利。
不過,能夠看出來,海外業務的用戶貢獻收入并不多。105萬獨立借款人貢獻的交易金額只有23億,平均一位借款人貢獻536元,與之相比,國內180萬借款人貢獻464億元,人均貢獻交易額2.6萬元,差距巨大。
這也意味著,海外業務雖然在整體經營規模上進展迅猛,但想要有國內市場這般高價值,可能還需要所處地區發展水平的同步提升,這需要時間來
2020年,拍拍貸完成存量業務的清零和退出,更名信也科技,開始發力助貸業務。在幾年內保住了借貸用戶,發展出了國際業務。如今,雖然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借貸用戶量和逾期率上壓力較大,但并沒到傷筋動骨的程度,大本營國內市場基本盤仍然能夠提供穩定的營收和利潤,海外業務也在用戶規模上取得進展,信也科技悶聲發大財的狀態依然在延續。
參考資料:
1. 金融科技業穩中可求進,靜待風來,來源:交銀國際
2. 信也科技2024年第二季度營收31.68億元,國際業務收入5.629億元,來源:金融界
Yoking
歡迎加我入群、交流
拿618開刀!京東亮出底牌
這家710億獨角獸,老板買豪宅又裁員5%
半年怒賺400億,茅臺再搞饑餓營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