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91歲老人擺攤賣掃把,正逢盛世,不應該啊!
最近刷到河南91歲的孤寡老人賣掃把的視頻,心里真是五味雜陳!
視頻內容我就不再復述了,感興趣的朋友自己去搜著看,我簡單的說一下大致情況!
老人家今年91歲了,老伴去世了,兒子也去世了,自己還有點殘疾,平時在河邊采集的野草,看起來應該是蘆葦,曬干編成掃把,自己騎上三輪車拿去賣!
然而,手工編織的掃把可能不太讓人感興趣,5元一把都沒買,很是焦急和無奈,最后,拍視頻的小伙子全部買下,8把掃把,給了100元,還給買了香蕉和肉,為好心的年輕人點贊!
我說的很簡略,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完整的視頻,看看我總結的對不對,有沒有帶節奏!
當然,不排除該老人家賣掃把是業余愛好,而不是為了生計,以前有70多歲的老婆婆工地扛水泥,也有60多歲的老人家為了去工地打灰辦假身份證,我多么希望這是他們熱愛勞動,這是他們的業余愛好,而不是為了生計,不得不這么做!
在現在這個盛世下,如果不得不這么做,那就是給這個社會抹黑!
我們是禮儀之邦,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光榮傳統,歷史上每個時期,都很重視老人的養老問題!
先秦時期,過了50歲,國家按時提供糧食,雖然是粗糧,但是至少是餓不著;過了60歲以后,就開始提供肉食;行動不便的話會有人專門伺候。這可不是我胡說的,這些都可以在《禮記》中尋到。
漢朝時期,56歲就屬于老人了,享受國家特殊補助。漢以孝治天下,如果子女孝順的話,還會減免賦稅,甚至還會給予金錢物質獎勵。老人還享受很多特權,可以走御道,犯罪了不可使用刑罰等!
大唐時期,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制定過一項養老制度,凡唐朝國民年齡達到75歲的人,都會獲得福利待遇。地方官員每半月需要去探望老人一次,送一些錢財、肉食等。
宋朝雖然軍事實力拉胯,每每被少數民族兄弟欺負,讓人很是不痛快,但是對待本國的老人,確實沒的說,成立了真正意義上的養老院,年過五十,就可以住進去養老,衣食住行全部由國家承擔!
明太祖朱元璋雖然對功臣毫不手軟,基本清除干凈了,但是對待老人家,那是出奇的好!朱元璋在做了皇帝后,為了讓全天下都善待老年人,朱元璋特地頒布法令,要求各地善待老人,縣官還要定期拿著米面衣物去慰問老人。
所以說,尊老愛幼,可這不是喊口號,也不是說說而已,人家確實都付出了行動,那時候雖然物質財富還不充足,但是,對待老人,對于孝道,那真是出了真金白銀,也用了心的!
如今國力強盛,人民富足,無論和先秦時期,還是漢唐宋明,都不能同日而語,對待人老的養老問題,更不能拉胯,更不能讓別人說閑話,希望天下所有的老人們,都能老有所養,都能病有所醫,都能吃飽穿暖,都能安享晚年!
別看他們現在行動不便,日薄西山,年輕的時候,也為了社會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別看我們現在健步如飛,躊躇滿志,滿面紅光,意氣風發,我們也有老的時候,我們也想有個體面的,不用操心的晚年!
但愿91歲老人賣掃把,70多歲老奶奶扛水泥,60多歲為了工地打灰辦假證都是為了打發閑得無聊的時光吧!
現在的我們社會,決不允許老無所養,老無所依!
大家怎么看呢?
一起來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