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吳思賢)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是鄉村振興的初心、靈魂和方向,以鄉村文化振興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鑄魂工程。為了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鄉村文化振興,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將立德樹人與服務社會相結合,將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與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相結合,帶領學生隊伍深入走入基層,走入鄉村,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下鄉活動。
7月5日—7月12日,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宣傳部赴宜春高安市鄉村振興促進團通過愛心支教、理論宣講、文藝匯演等,將黨的創新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等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送入尋常百姓家,從而不斷提升農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養,全面助力鄉村實現文化振興。
扎根鄉村教育,厚植鄉村支教
鄉村振興促進團在石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普法教育等一系列支教課程,堅持五育并舉深化鄉村教育發展。
7月6日-7月7日,鄉村振興促進團在石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安溪學堂的孩子們帶去了一系列精彩紛呈、富有特色的支教課程,助力鄉村兒童成長,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貢獻青春力量。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鄉村振興促進團為孩子們厚植家國情懷、引導心理健康、提升審美素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以鄉村兒童為基點,激勵鄉村兒童涵養勤讀力耕、誠實守信、德業相勸、過失相規、孝老愛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難相恤等人文品質和行為選擇,以良好的社會氛圍形成鄉村振興的合力。
深耕鄉土沃野,奏響宣講強音
鄉村振興促進團在石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祥符鎮西湖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地開展紅色文化、移風易俗等理論宣講,奏響時代強音,促進文明鄉風建設。
一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課堂。鄉村振興促進團在石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一系列富有新時代風貌、促進鄉風文明建設的理論宣講。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們緊貼兒童成長規律,以趣味性的方式向鄉村兒童介紹高安市紅色景點背后那一段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在他們心中播撒愛國的種子,讓他們了解當地優秀鄉土文化,以優秀鄉土文化培育鄉土人才,激發鄉村內生動力。同時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
二是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講。鄉村振興促進團聯合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面向村民和兒童開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講,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通過趣味視頻、現場演示、互動問答等多種形式,向村民們和孩子們介紹溺水事故的發生原因及危害,讓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防溺水安全的重要性。村民們積極互動問答間,以點帶面,營造出良好的防溺水安全氛圍,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根植群眾心中,繪就文藝畫卷
鄉村振興促進團在石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文藝匯演,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7月12日下午,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攜手安溪學堂的孩子們為石腦鎮村民帶來文藝匯演,柔美的手勢舞、悠揚的歌曲、活力四射的舞蹈……贏得在場村民們陣陣喝彩。文藝匯演在紅色情景劇《石腦記憶》中落下帷幕,鄉村振興促進團傳遞著石腦鎮紅色文化,展現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精神風貌。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將校園文化建設與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相結合,通過搭建暑期社會實踐等多元育人平臺,引領學生以愛心支教、理論宣講、文藝匯演等為載體,深入了解鄉土文化,并將黨的創新理論以沾地氣的方式融入鄉土文化中,推動鄉土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揮文化春風化雨、凝聚人心的作用,由此增強農民對鄉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鄉村文化振興促進鄉村實現全面振興。(圖文/王詩琦 張小琴 胡靜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