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可以說是最令人恐懼的疾病之一,聽到身邊有親友確診患癌,為他們感到惋惜的同時,難免會產生恐慌,擔心自己的健康。
癌癥遺傳的往往不是癌癥本身,而是它的“易感性”。有些人是腫瘤的“易感體質”,指遺傳物質上有一些特殊的改變,導致人體對外界刺激更敏感,更容易患上腫瘤。
癌癥是如何形成的呢?
想象一下,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大型工廠,每個細胞都是一臺忙碌工作的機器。 當這些機器正常運作時,工廠就會井然有序。 然而,有時候一些問題會干擾這種秩序,導致機器出現“工作失誤”,也就是部分細胞開始失控增殖,這就是癌癥的發生。
在細胞的世界里,這可能是由于DNA損傷導致的。DNA就像是細胞的指令手冊,指導它們如何工作。當DNA發生錯誤時,細胞就可能失去控制,變成不受約束的“壞孩子”。
這些失控的細胞不斷分裂,最終形成了腫瘤。腫瘤分為良性與惡性兩種。良性腫瘤通常不會擴散到其他部位,而惡性腫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癥,則會侵犯周圍組織甚至轉移到遠處器官,造成嚴重后果。
盡管癌癥聽起來很可怕,但它并非一夜之間形成的。 實際上,大多數癌癥都需要多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發展成足以引起注意的問題。 這意味著我們有很多機會去發現并阻止癌癥的發展。
3個特征,早發現才能早就診!
- 機體免疫力較差
一般情況下,免疫力正常才能保證生命活動正常地進行,而容易患上腫瘤體質的人,機體免疫力普遍較差,因為體內的免疫細胞無法及時有效地消滅已經病變的細胞,致使癌細胞數量越變越多,長期下來就容易發生惡性腫瘤。
- 體內微生態失調
腫瘤體質的人,體內微生態容易失調,從而對機體新陳代謝造成影響,導致體內的“垃圾”不能夠正常、及時地排出,有害物質越積越多,產生腫瘤的可能性就更大。
- 自身代謝不平衡
腫瘤體質的人,因為自身代謝不平衡,體內的各大組織、器官得不到充足的養分,生理功能失常后,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甚至腫瘤。
建議4類人群定期做癌癥篩查
- 存在癌癥家族史
肺癌、乳腺癌、結腸癌等多種癌癥都具有家族遺傳聚集性,如果有癌癥家族史,常被認為是癌癥的高危人群,比一般人容易發生癌癥。所以,要想預防癌癥發生,應定期來醫院做癌癥篩查,將身體狀況掌握在已知、可控范圍內。
- 肥胖的人
有11種癌癥與肥胖有關。據研究顯示,肥胖狀態下,機體更易釋放炎癥介質和氧化應激物質,促進癌癥生長。
- 有不良生活習慣
經常熬夜通宵,勞累過度,飲食不健康、不規律,酗酒,長期抽煙,嚴重挑食、偏食,導致營養不良的人,身體容易受到健康威脅,長期下來會誘發癌癥。
因此,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也有必要定期做癌癥篩查,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從而獲得良好的預后。
- 年紀較大的中老年人
一般建議年齡滿40周歲的人,就要開始做癌癥篩查,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各大組織、器官功能都會逐漸衰退,免疫力、抵抗力也會因此而下降,容易被外界致病微生物、癌細胞攻擊,嚴重危害到身體健康。
- 心理負擔重的人
長期承受巨大精神壓力,會使身體處于應激狀態,從而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美國一項針對8000名癌癥患者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發病前都經歷了明顯的負面情緒變化。
- 從事特殊工作的人
化學物質、物理刺激等和癌癥發病之間也有一定的關系,有些化學物質、電離輻射會導致基因異常突變,增加致癌物質的效應。 所以,如果因為工作需要,每天都接觸有害有毒物質、輻射較多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癌癥,也更需要做癌癥篩查。
癌癥篩查、體格檢查結果都正常的人,屬于好現象,繼續保持即可,而被查出癌癥或者其他疾病的人,也不要過于懊惱,積極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專科治療才是關鍵。
本文核心內容來源自:
①2024.08.24澎湃客戶端《癌癥體質的四個“特點”: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②2024.04.04上觀新聞《腫瘤體質更易患癌?醫生:腫瘤體質的人多有三個特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