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一篇。
英國政府把犯人流放到澳洲,業務承包方是各種海運公司,英國政府開始以上船人數向船主付費,結果到達澳洲的犯人死亡率高達20%,船主為更多利潤壓縮犯人口糧和醫藥費,英國政府為此特派監督員和醫生,卻仍然于事無補。英國政府后來以下船人頭付費,死亡率直接驟降到0.2%,死亡率下降了99%,由此一樁高死亡率人禍完全成為天外來客。
運送犯人時間是1788-1868年,英國已經是近代社會后期,中國尚處在近古時期,以上船人數向船主付費來說,中英兩國只是半斤八兩,大可不必非要說英國制度先進,但后來英國政府調頭以下船人數付費才是中國遠遠不及,英國真正的先進之處在于強大執行力,即憲政后要遵守自身制定的規則。
英國政府開始以上船犯人數付費,結果只收到80%的活人,英國遵守這一規則并派監督員和醫生自我補救,可以說所謂憲政下的執行力就是——即使是一坨屎也要承認并吃下去,然后避免持續發生。大清時的中國定然不會輕易罷休,一看到運輸結果不達目的就少付錢、不付錢,甚至是懲罰船主,把這坨屎甩到船主身上。
吃虧一方才會想辦法改進結果,碰巧英國政府又是制定規則的甲方,有權力重新厘定雙方博弈,先是張開權力之手增派監督員和醫生,無濟于事是因為船主有想要犯人意外死亡的動機和機會,官僚外派人員沒辦法全程約束船主做惡,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船主不做惡又能獲利,甚至為獲得最大利益只能做好事。
當英國政府以到達澳洲犯人數付費時,船主就從希望犯人死亡變成犯人活命,死亡率下降了99%肯定有船主功勞,即使犯人生病也會盡力相救,只因為存在船主的利潤,結果相比船人數付費,英國政府沒有多花一分錢,就把犯人成功從英國運輸到澳洲,因為意外死亡率仍存在,甚至還省錢千分之二。
執行力其實是指掌握權力的甲方,英國政府既負責制定規則,又負責執行規則,即使不利規則仍要執行下去,只是懂得發現失敗結果后就改弦更張,使重新制定規則下的乙方結出碩果。一坨屎用于施肥就能變成鮮花和糧食,直接掀桌后另起爐灶既可能掀翻屎,也可能掀翻鮮花和糧食,只不過是破壞的持續爆發而已。
規則的前置條件是執行力,這是制度、法律、規則生效的母體,舍棄母體談規則的美好后果都是扯淡。
執行力只該存在于甲方,作為船主的乙方和作為商品的犯人只需要做出最自利的選擇,違反規則就需被甲方懲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