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圖書館
和順圖書館于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和順圖書館位于騰沖縣城南5公里的和順鎮,和順圖書館創建于1928年,是和順旅緬華僑為振興家鄉文化教育而捐資創辦的鄉村圖書館。全館占地面積6008平方米,分為主館、景山園、文昌宮、三元宮及土主廟四個院落。現有藏書近13萬余冊,分藏古籍、民國、中華再造善本、現代等書庫,典藏圖書較為豐富。1980年,納入國家公共圖書館建制。早在二十世紀初和順旅日旅緬華僑和知識分子受孫中山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動及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和順鄉回國青年與鄉中進步人士共同發起,于1905年成立了傳播先進思想和革新活動的“咸新社”。1924年和1925年,又相繼成立了“和順閱書報社”和“和順崇新會”,為進一步開發民智,喚起民眾,經在外華僑鼎力捐資,1928年,崇新會將“閱書報社”擴建為圖書館,并將館址遷移到“咸新社”內,即現在的館址。1938年,在建館十周年之際,建成一幢五開間中西合璧式主館屋和中門一座,并舉行了隆重的館慶。國內外名人學者胡適、王云五、熊慶來、龔自知、李根源、李曰垓、周鐘岳等題詩、題詞。其中有張天放先生題的“在中國鄉村文化界堪稱第一”。艾思奇亦從延安遠道寄來信件及中共領袖像以示關懷。海外友人如萬慧法師、楊采侯、朱偉明等寄來熱情頌詩。九十六年來,和順圖書館經歷了艱難坎坷的道路,它始終屹立于邊疆文化最前沿,為邊疆人民、莘莘學子衷誠地服務著。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和順華僑及各界人士的幫助、支持下,現已發展為集基層文化服務、文物保護、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教育和旅游接待為一體的多功能圖書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