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表哥家新添置了一輛大眾朗逸,這車平日里幾乎成了擺設,只有逢年過節或偶爾串門才出趟門。表哥曾開玩笑地說,一年下來,里程表指針動不了幾格,根本沒必要操心保養換機油的事兒。然而,車輛長時間擱置真的不需要維護嗎?尤其是像這樣一年行駛不到五千公里的情況,換機油是否顯得有些多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新車買回來不久,但因為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車輛使用頻率并不高。對于這些“宅男”車來說,是否需要遵循傳統保養規則,每六個月或五千公里就更換機油呢?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并非非黑即白。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機油的“保質期”。市面上的機油桶上通常會標明三至五年的保質期限,但一旦加入發動機,這個時間似乎就被縮短到了半年。這是不是意味著4S店為了增加收入,故意夸大了機油更換的頻率?其實不然,機油在發動機內工作環境復雜,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會導致其性質發生變化,從而降低潤滑效果。即便如此,只要車輛不是常年閑置,一年更換一次機油也是足夠了。
根據車輛說明書,不同類型的機油有不同的更換周期:礦物油一般建議在五千公里左右更換;半合成機油雖然逐漸退出市場,但如果使用,大約在七千五百公里左右更換;而全合成機油則可以在八千至一萬公里之間再考慮更換。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車輛停放期間,機油也可能受到氧化和乳化的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需要頻繁更換。
長期停車時,機油確實會與空氣發生輕微反應,但這種變化對機油的整體性能影響不大。除非是車輛停放時間特別長,否則一年一次的機油更換足以應對大多數情況。當然,車主在準備再次啟動車輛前,最好還是檢查一下機油的狀態。
對于那些不經常駕駛的車輛,還應該留意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長時間停放可能導致電瓶虧電,這也是為什么疫情期間很多人選擇定期啟動車輛,避免電瓶因長時間未使用而損壞。此外,車輛長時間不動,輪胎可能會出現失圓現象,因此建議適當提高胎壓,防止因氣體分布不均而引發的行車安全問題。
總而言之,車輛長時間停放不僅會影響機油質量,還可能帶來一系列潛在問題。因此,盡管頻繁更換機油可能并非必要,但適時的檢查和維護仍然是保障車輛健康的關鍵。對于那些不常開車的朋友來說,不妨多花點心思在車輛保養上,畢竟預防總比事后修理來得劃算得多。
各位車友們,你們又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愛車呢?在車輛使用頻率不高的情況下,你們有哪些獨特的保養心得?歡迎留言分享你們的經驗,讓我們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呵護我們的座駕。#深度好文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