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買東西得認品牌,但在機油這事兒上還真沒這么絕對,有很多消費者覺得自己買了正品,卻是被人偷偷割了韭菜。
廣東315晚會的一場特別報道揭開了地下機油產業鏈,很多車主看到真相之后欲哭無淚,鬧了半天毀車的根本就不是汽油內的雜質,而是無時無刻不在發動機中潤滑的機油!
真瓶裝假油的產業鏈
廣州增城警方收到線報,一個小小的假貨事件竟然揭開了地下機油的完整產業鏈,假機油從外觀到包裝幾乎可以亂真,連掃描瓶身防偽碼都顯示“正品”。
長達幾個月的追蹤過后,警方終于鎖定了幾處制假窩點。收網那天,警方聯合市場監督部門一舉抓獲19名犯罪嫌疑人,端掉制售假機油窩點,現場繳獲大批假機油成品、半成品,以及大批還未使用的真機油桶和假冒包裝材料。
這些瓶子看起來和新的一樣,灌上劣質油之后就能直接流入市場,不法分子的水平已經練的爐火純青,連包裝細節都特別講究,通過防偽二維碼根本就無法分辨真偽,整個產業鏈條的每一環幾乎都滴水不漏。
這些假機油流入市場之后絕大多數都進了電商平臺,最終被加進了用戶的車里。
這些假機油的機油質量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跟真品機油對比之后,假機油的低溫性能不合格、黏度不達標,高溫保護也直接“掉了鏈子”,根本就沒有應有的潤滑效果,直接讓發動機進入了“慢性死亡”狀態。
發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工作磨損加大不說,用久了甚至有報廢的風險,在這次案件里被查的假機油已經有了不少“戰績”,不少汽車已經因為這些假機油拉缸了,這還是有線索可查的損失,通過網絡銷售出去的機油究竟造成了多大的危害,根本就無法估算。
假機油之所以能如此暢銷,跟某些修理廠老板的放任有很大關系,嫌疑就對警方直言:一瓶真機油七八十塊根本拿不到,那些修車廠老板根本就是心知肚明,只不過看破不說破,他們知道從我們這里買的是假機油,但架不住利潤高,都是我們的老客戶。”
這個躲在黑色產業鏈里的操作已經很成熟了,有人負責生產假油,有人負責回收真瓶,兩者一搭就成了完美的“奸商組合”。
假機油到底有多狠
國家之所以下重拳打擊假機油,除了凈化市場環境之外,假機油對車輛的損害實在是太大了。當劣質機油倒進發動機的那一刻,車的噩夢就來了,剛開始的時候大概率沒什么差別,但運行一段時間后,車子就會有些不太對勁,很多車主反應車輛的油耗突然增加,有時會出現一些怪異的響聲。
這些怪異情況其實都是發動機在向我們報警,但畢竟不是人人都會修車的,大部分的車主平常很難注意到這些小細節,積累下去的結果就真的不是簡單修一修能解決的了。
機油本來是給發動機運動部件提供潤滑的,在車輛冷啟動的時候至關重要,但假機油最不靠譜的恰恰就是低溫性能,冬季氣溫一低,假機油的流動性就會變得特別差,如果使用環境在北方,很多假機油會直接“凍住”。
這對發動機的損害實在是太大了,機油根本就送不到各個部件,天長日久的磨損,對發動機的損害是不可逆的,久而久之積碳增加,油泥滿發動機都是,這些被坑的車主只好換發動機或者直接報廢處理。
現在我國每年生成的廢機油超過百萬噸,但回收率只到20%左右,剩下的80%去哪兒了?哪怕是有一部分損耗,但也絕對不會超過10%,剩下的70%中有一部分流入了不正規的回收渠道,變成了假機油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部分則悄無聲息消失在了監管盲區。
不少修理廠里的廢棄機油桶成了搶手貨,這些桶經過簡單加工之后,就以嶄新的面貌變成假機油重新流向市場,所以假機油從外面上看幾乎找不到任何破綻,人家用的桶本來就是真的。
現在的假機油已經遍布全國,從電商平臺到路邊的小修理廠,每個地方都可能有假機油存在,某個正品機油賣你400,旁邊就有人用80塊錢一桶的價格賣同品牌假機油。
現在的假機油商家是真的做到真偽難辯了,車主的辨別成本實在太高,養車本來是個費錢的事兒,很多車主都挖空心思想要在這方面省一點成本,可沒想到栽到了假機油的坑里,錢沒省到不說,最后還要被坑一筆大的。
假機油避坑全攻略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識別假機油呢?這里有幾招能實打實幫助分辨真假機油的技巧,車主們要是都掌握這些知識,那些不法商販就沒那么容易蒙騙過關了。
包裝細節很重要,絕對是最直接的突破口,很多假機油在瓶子和包裝上的確做了不少手腳,但依然會有瑕疵。
正品機油瓶的封口設計非常講究,很多大品牌都采用一次性設計,特別嚴實不說瓶身上的印刷也特別精細,沒什么瑕疵。
如果手上這瓶機油的瓶蓋看起來有點松動,或者瓶身的油墨一蹭就掉,那心里就要有所警覺。
正規機油瓶身上一般都會有防偽標識,建議掃描瓶身上的二維碼進行驗證。,規產品的防偽二維碼第一次掃出來應該顯示查詢時間是當天的,如果掃出來結果已經查過好幾次或者直接無法驗證,那基本就可以確定是假貨了。
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有些機油的價格遠遠低于正品價格,那就一定要警惕起來,正經廠商出來的機油就算打折也不會跌破成本價。
品牌的全合成機油市場成本怎么也得80塊一升,如果一桶4升裝機油賣你200塊還聲稱是正品,這里面必有貓膩。
第二步就是看機油本身,打開機油瓶倒一點出來觀察機油的顏色和質地。正品機油透亮,看上去沒有雜質,假機油可能會渾濁甚至發黑,質地也較為粘稠。
也可以滴幾滴在紙巾上觀察油漬的擴散情況,正品機油擴散后形成的油暈非常均勻,假機油擴散邊緣模糊不清,很容易分辨出來。
有些假機油的生產工藝極為簡陋,里面還會摻雜懸浮物或顆粒,看上去一點都不純凈,換機油后也要注意車子的反應,如果車子經常怠速抖動,或者冷啟動特別困難,其實都是發動機在向我們預警,很有可能這次換掉的機油有問題,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拖,盡早去檢查一下,將麻煩消滅在萌芽之中。
除了依靠感官判斷,購機油的渠道也得注意,假機油的重要流入市場途徑就是非正規渠道出售,一些無證經營的汽修廠和小商販就是重災區。
這些地方不僅進貨渠道不明,很多時候機油連正規發票和進貨臺賬都沒有,為了確保機油來源可靠,盡量去品牌官網推薦的經銷商處購買,規模較大、口碑較好的連鎖保養店或電商平臺官方自營店一般不會出問題。
千萬別輕信網上或地攤上傳來的低價推銷信息,一分錢一分貨在機油行業可不是隨便說說。如果經常泡在各種車友論壇或養車群,多和車友們打聽一下某個渠道的機油是否靠譜也是不錯的。
中國的人口基數這么大,各行各業都有精英存在,車友群里是藏著大神的,如果有些渠道獲得了大多數車主的口碑,那一定是比較安全的,那些價格特別誘人的個人微商,直接避而遠之吧,沒必要拿愛車的發動機去冒險。
當然假機油除了最終流向車主的發動機,它也得在市場上找途徑推銷。有許多不法分子打著廠家直銷的名義到處跑汽修廠和4S店,雖然他們手里根本沒有任何授權的文件和資質,但架不住價格低廉,許多修理廠的老板經不住利潤的誘惑,從他們手里買了不少機油。
在修理的時候也就揣著明白裝糊涂, 用低價機油忽悠不知情的消費者,將利潤翻了倍賺進自己腰包,受損的不僅車主,也是整個行業生態。
車主們在修車的時候一定要選好修車渠道,盡量不要去那些沒有資質的小店,去當地口碑較好的修理廠,雖然可能價格貴一些,但至少會大大降低出現假機油的風險。
最嚴重的其實是網購渠道,絕大多數的就機油都是通過網購渠道發向全國各地,好多網店雖說提供防偽驗證服務,可他們的防偽碼很有可能是假的。
為了讓自己的集郵能夠更好地以假亂真,很多假機油生產商做了一個跟真品方位幾乎一模一樣的網站,為的就是欺騙那些想通過二維碼驗證的消費者,所以無論是從線下的汽修廠購買,還是走線上購買,都得時時刻刻咬住關鍵點不放:正規發票、有效防偽查詢、選靠譜授權渠道,別看有時候低了百八十塊錢,等到換來輛發動機報廢車時那就悔不當初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