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運 雕塑筑夢
提到陸增康院長的代表作,《演進》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這件作品是陸院長在2008年北京奧運的時候所創作的一件體育競技的作品,他巧妙地將古羅馬戰士、秦朝兵馬俑和當代弓箭手(運動員)融為一體,通過三個人物的重疊,展現了從冷兵器時代到體育競技的跨越。這不僅僅是一件雕塑作品,更是一部濃縮的歷史教科書,讓人在觀賞中感受到時空的流轉和歷史的厚重。
《演進》
2010年,這件作品還遠赴新西蘭吉斯本市安家,更在全球16個國家巡回展覽,簡直是國際范兒十足!
如果說《演進》展現了歷史的深邃,那么陸院長的另一代表作《雀躍童年》系列則讓人感受到了童年的純真與歡樂。五個不銹鋼打造的小孩,在繁華的都市中嬉戲,那份無憂無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場景,仿佛將我們帶回了那個簡單而美好的年代。
《雀躍童年》
而《鄰居》中的小孩與魚接吻,更是寓意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傳遞出溫馨而深刻的情感。
《鄰居》
廣府非遺 雕塑傳承
除了個人情感的抒發,陸院長還是廣府文化的忠實守護者和非遺文化的大力推廣者。
陸院長的《粵菜師傅》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法,精妙地展現了廣府文化中粵菜的精髓。通過一字排列的雕塑形態,他不僅捕捉了粵菜烹飪的細致過程,如早茶的精致、燉品的醇厚以及老火靚湯的滋補,還特別強調了濕炒河粉中火候的微妙掌控,使整個作品洋溢著熱火朝天的廚房勞作氛圍。這一作品不僅是對粵菜美食的頌揚,更是對廣府文化深厚底蘊的深刻詮釋。
《粵菜師傅》
在非遺文化的傳承與推廣上,陸院長同樣不遺余力。他帶領團隊創作了一系列以非遺為主題的雕塑作品,如《戲韻》中的戲劇舞臺飄逸之美、《南拳》的力與美結合、《扒龍舟》的團隊協作精神,以及汕尾正字戲和沙灣飄色等地方特色非遺項目的生動再現。這些作品通過雕塑藝術的形式,讓非遺文化得以鮮活呈現,不僅豐富了藝術創作的內容,也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未來,他們計劃在全省范圍內巡展,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科技賦能 雕塑新篇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雕塑藝術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傳統雕塑被戲稱為美術界的“重工業”,以體力為主導,男生居多。但如今,雕塑界已悄然發生變化,女生們憑借細膩的情感和創新的思維,成為了雕塑藝術的新生力量。她們不僅精通各種材料的應用,更善于借助現代科技,讓雕塑作品煥發新生。
AI設計、3D打印等技術的應用,讓雕塑作品的創作變得更加精準和高效。藝術家們可以通過電腦軟件進行設計和修改,將復雜的想法轉化為現實。這種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不僅提升了雕塑作品的質量和美感,更為雕塑藝術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美育領潮 雕塑未來
雕塑作為公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不僅是城市景觀的點睛之筆,更是城市文化的傳播者。從五羊石像到現代公共雕塑,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城市的記憶和故事,傳遞著獨特的文化氣息。它們與環境和人群的互動,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邊界,讓審美體驗融入日常,提升了公眾的審美素養和文化理解力。
在美育的征程中,雕塑藝術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它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引導公眾在潛移默化中發現美、感受美。通過觀賞和解讀雕塑作品,人們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成為美的創造者和傳播者。在這個充滿創意和可能的時代,雕塑藝術正引領著一股新的潮流,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在這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時代里,雕塑藝術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目光。讓我們共同期待更多跨界融合、科技賦能的雕塑作品問世吧!畢竟,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里,美就在我們身邊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和創造!
播出時間
日期
時間
頻道
9月21日
17:40
廣州廣播電視臺
綜合頻道
9月21日
20:30
廣州廣播電視臺
新聞頻道
9月22日
21:00
4K超高清南國
都市頻道
來源:廣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