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教學一般分成三個階段進行:Pre-reading 準備階段、While-reading 實施階段、Post-reading 拓展階段。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堂精彩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展示課,來自順德區拔萃實驗學校三年級的張海青老師的繪本閱讀示范課。
引用佛山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小學部林美芳主任的活動總結,張海青老師的課堂亮點包含:①教學設計的規范化;②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能;③秉承英語學習活動觀組織和實施教學;④實施閱讀策略,指向核心素養。
今天,本文將結合張海青老師的繪本教學課例具體展開說明英語閱讀教學的三個階段,供老師們了解和參考。授課內容為:《新魔法英語分級讀物》第4級 Jolly Roger and the Coconuts,學生為拔萃實驗學校三年級學生。
一、Pre-reading 準備階段
Pre-reading的主要任務是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了解相關背景,掌握必要語言知識(相關背景知識和語言知識要通過開展語言活動來獲得,而不是教師單純地講解與灌輸)。
常用的課堂活動包括:
提問:提出與語篇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回答;
討論:給出與語篇內容相關的話題讓學生討論;
泛聽:給出與語篇內容相關的簡潔易懂的英語材料讓學生聽;
觀看:給出與語篇內容相關的圖片、圖像、多媒體課件等供學生觀看;
探究:通過探究的方式掌握語篇中新的語言現象。
在正式上課前,張老師先利用一段韻律十足的互動視頻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成功引入“pirate”的主題和詞匯學習。
接著,張老師帶領學生們進行 Cover reading(封面閱讀),通過提出問題“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引導學生觀察繪本封面,獲取關于繪本的信息(書名 title、作者 author、封面插圖、人物等);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帶領學生進入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并嘗試預測文本內容,為下一步閱讀做好鋪墊。(學習理解)
二、While-reading 實施階段
在While-reading 實施階段,老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對閱讀材料進行感知、理解、分析、比較和綜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形成正確的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指導學生學會如何抓住篇章的主要內容、捕捉關鍵信息,指導學生如何通過上下文和構詞法理解生僻詞匯,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在閱讀實施階段,張老師的教學目標為:在繪本故事語境中完成小組活動,梳理故事線索:Jolly Roger 和海盜們如何獲得coconuts 整個過程。(學習理解)
本階段學習活動旨在幫助學生在語境中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詞匯和核心語言。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大意到細節逐步理解故事發生過程。學生通過模仿朗讀、分角色朗讀,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內化語言,為語言輸出奠定基礎。
首先,帶著通過Cover reading提出的問題,正式閱讀繪本時,張老師先讓學生進行第一次的Fast reading快速閱讀繪本,從而確認三個故事人物的身份。在此過程中,張老師重點觀察學生信息匹配的情況,判斷其獲取信息的全面性和準確度。
接著,在Listen and answer環節,張老師利用繪本配套的原版音頻引導孩子們進行聽力訓練、關鍵信息點抓取和口語表達輸出,并同步更新相關板書。在此環節,張老師重點觀察學生在語境中運用核心語言進行問答和交流的情況,并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指導和反饋。
在第二次全書閱讀即精讀環節(Read and write),張老師設置了更多的學習支架,引導學生們帶著問題仔細閱讀,獲取信息,通過小組討論共同完成關鍵信息的提煉。在此環節,張老師重點觀察學生對語言表達的學習和內化情況,并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與鼓勵。
分析完關鍵內容后,張老師讓孩子們進行了 listen and imitate(聽讀模仿)。學生們通過模
仿朗讀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在驗證分析結果的同時,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聽力、培養英語語感,內化語言并提升語言輸出能力。
第三次讀完繪本后,老師帶著學生們對最開始cover reading階段提出的3個問題進行了解答,并保留了相對主觀的一個問題。
三、Post-reading 拓展階段:
Post-reading 拓展階段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活動完成任務;Post-reading 閱讀的拓展階段可通過開展聽、說、讀、寫等語言活動檢驗閱讀的成效,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結合閱讀內容,合理設置任務,開展語言活動,對閱讀過程進行拓展。
Post-reading的主要開展方式有以下幾種:
① 復述課文
學生對閱讀的內容進行復述。這一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應力求降低難度,以利活動的開展。可以先回答問題,然后進行復述;也可以提供線索、給出提示、做出范例,供學生參考。
② 回答問題
根據閱讀內容讓學生回答問題。回答問題應盡量讓學生使用完整語句回答;同時可以讓幾個學生重復回答同一問題。目的在于給學生更多使用英語的機會,并且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模仿、相互借鑒,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③ 聽答語,找問題
用來檢驗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同時鍛煉學生的聽力。教師給出若干問題,然后以不同次序讀出答案,讓學生辨別是哪一個問題的答案。
④ 角色扮演
對于具有故事情節的課文,可以讓學生編成小劇表演出來。這一活動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在編寫腳本、準備小劇、表演小劇的過程中可發展多種語言能力。
⑤ 話題討論
根據閱讀內容,教師提出相關話題讓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見解。還可以重新給故事編出結局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拓展學生思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⑥ 書面表達
復述課文和話題討論的結果,都可以讓學生以書面形式記述下來。因為有了口頭表達階段的準備,學生既有話可寫,言之有物,又能語句流暢,表達清楚。
張老師在本節繪本閱讀課的Post-reading 環節,進行了三種閱讀拓展活動,同時在最后拋出2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繪本走到現實生活,再從現實生活回到繪本。(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
1、Retell the story:張老師利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同創建的板書,帶領學生完成對整本繪本故事的復述。(應用實踐)
2、Think and match:以小組討論方式,讓學生分析故事主角在不同階段的心理活動。(應用實踐)
3、Discuss and say:讓學生思考與評價故事人物特點,并從語篇中引證,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遷移創新)
然后,張老師遷移到實際生活,拋出了一個問題,引發孩子針對團隊協作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明確如何在團隊合作中發揮個人作用,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遷移創新)
最后,通過對最開始遺留問題的回顧和討論,張老師帶領學生們從現實生活回歸到繪本,并讓孩子們對繪本標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張老師在Post-reading閱讀拓展階段的學習活動基于學生理解繪本、能在教師和板書幫助下復述故事的基礎上,讓學生發散思維,對繪本人物作出評價,旨在讓學生訓練批判性思維,同時幫助學生在遷移的語境中,創造性地運用所學語言,并過渡到實際生活中的團隊合作。
關于《新魔法英語分級讀物》
《新魔法英語分級讀物》源自美國國家地理和PM分級閱讀體系,分級科學、循序漸進,由國內英語語言專家、教育部普通高中和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王薔教授親自審定和推薦,符合中國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語言及認知發展規律,100%覆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話題,重視培養青少年核心素養,目前已在國內眾多外語特色學校、重點小學等廣泛使用。
《新魔法英語分級讀物》全系列共13個級別,含1個預備級和12個正式級別;每個級別包含24或32本主題豐富的優質英語讀物,兼具虛構類 Fiction 與非虛構類 Non-fiction,題材廣泛、文體多樣,內容貼近日常生活;話題符合青少兒心理認知,包括文學、社會、藝術、自然、生物、天文、數學等,兼具人文與科學。
《新魔法英語分級讀物》非虛構類繪本融合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多學科內容,讓孩子了解跨學科知識,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輕松科學啟蒙,提高動手能力,種下科學夢想的種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