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這個名字,在我國歷史上還是很特殊的。他特殊就特殊在他的身份,他是滿清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我國最后一個皇帝,是個實打實的末代皇帝。
但和其他末代皇帝相比,溥儀又是幸運的,他雖然犯了很多錯誤,但在我黨寬大的政策下,他還是得到了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
而溥儀幸運的地方在于,即便他成為了新中國的公民,我國政府也沒有忘記關照他。甚至毛主席還專門宴請過他,關心他的生活。
在得知溥儀月工資只有180元的時候,毛主席還拿出兩千元接濟他。
毛主席為什么要接濟溥儀?毛主席給溥儀錢的時候,他是什么反應?
不幸的末代皇帝
作為末代王朝的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是悲劇的。溥儀出生的時候,清王朝已經處于搖搖欲墜的狀態了。當時的皇帝還是光緒,但光緒已經和慈禧離心。
當時慈禧太后已經病重,她明白,一旦她死去,光緒就真正成為了這個王朝的主人。而她的家族,也會遭遇滅頂之災。
為了維護家族的地位,慈禧將自己的侄女許配給了光緒。要是讓光緒也駕崩,她的侄女就能和自己一樣,成為這個王朝的實際掌控者。
這樣一來,葉赫那拉家的榮光就能長久不衰。基于這種想法,在慈禧去世之前,她讓光緒先一步駕崩了。
但光緒沒有孩子,所以清朝想要延續下去,就必須重新選一個繼承人。慈禧在宗室中找來找去,最后找到了溥儀。
其實和溥儀相比,他的父親載灃更適合做皇帝。因為溥儀當時只是個三歲小兒,什么都不知道。他就算做了皇帝,也是大權旁落。
大部分真正為清政府著想的人,都勸慈禧不要將皇位傳給一個奶娃娃。載灃也是皇室子弟,可以讓他做皇帝,以后將皇位傳給溥儀。
但慈禧非要溥儀做皇帝,自然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英年早逝,臨死前并沒有留下一兒半女,相當于絕嗣了。
慈禧手段再怎么強悍,她終究還是個母親。之所以讓溥儀繼承皇位,也是因為她想讓同治有后,想讓溥儀成為同治的子嗣。
這樣一來,同治也算是有后了。而且和載灃比起來,溥儀更容易被掌控。要是載灃登上皇位,隆裕太后還怎么掌權呢?
慈禧太后想得很好,但她的想法,卻最終造成了溥儀前半生的悲劇。
隆裕和慈禧不一樣,她并沒有慈禧那種強硬的政治手腕。在成為太后之后,隆裕每天沉浸在瘋狂購物的愉快中。
對于溥儀這個新皇帝,隆裕太后也不甚關注。
溥儀和他的父親載灃不一樣,他被灌輸的都是封建思想。因為他是皇帝,所以他沒有機會走出紫禁城,沒辦法好好認識這個世界。
所有人都告訴他,他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整個國家都是他的。那些吵嚷著要鬧革命的人,都是妄圖顛覆皇權的人。
身為皇帝,溥儀在皇宮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管他的隆裕太后不想管,別的人也管不到溥儀身上。哪怕他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但這也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不過這樣的時光很短暫,短暫得就像流星一樣。清政府大廈將傾,革命烽火遍布華夏大地,而唯一能制止這場革命的袁世凱,卻以此為由逼溥儀退位。
退位就能保住性命,袁世凱就能以此為籌碼和革命黨談條件。不退位,袁世凱就不會出手相幫,那等革命人士打到北京,滿清皇室大概都要丟了性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袁世凱的話還真不算危言聳聽。同樣是被革命推翻的皇室,俄國沙皇一家的下場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被時代洪流裹挾
俗話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著”,能好好活下去,誰愿意就這么死了。尤其是享受過人間富貴的清朝皇室,更不愿意就這么丟了性命。
所以在和袁世凱談完條件之后,隆裕太后替溥儀頒布了退位詔書。不過就算是退位了,滿清皇室依然維持著奢侈的生活。
這是在當時談判的時候,袁世凱答應的條件之一。雖然說滿清皇室失去了天下,但紫禁城就像是個小天下一樣,照樣被皇室掌控。
對溥儀來說,他并不明白退位的意義。在他看來,他的生活并沒有變化。他身邊依然有許多人在服侍,別人依然叫他皇上。
但溥儀的存在,始終是一顆定時炸彈。那些清朝的遺老遺少,總想著重新擁溥儀為帝,復辟滅亡的清朝。
張勛復辟的鬧劇過去之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保留清朝皇室的危害。但礙于袁世凱之前簽訂的優待條件,并沒有人敢直接對清政府出手。
但就在1924年,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溥儀等人被驅逐出紫禁城。
此時的溥儀才意識到,自己到底是個什么樣的處境。外面早已變了天,只有他自己還沉溺在皇室的榮光中。馮玉祥將他們趕出皇宮,溥儀意識到了自身處于危險之中。
過往富貴成為云煙,溥儀十分不甘心。就在他最低沉的時候,日本向他伸出橄欖枝。
溥儀無暇分辨日本人的目的,他就想繼續做皇帝,為此哪怕犧牲國家利益。在日本的護送下,溥儀搬到了天津靜園居住。
和溥儀不一樣,載灃不認為日本人在這個時候幫助他們是好心。不過此時溥儀聽不進去任何勸告,一心一意要跟著日本一條路走到黑。
就這樣,溥儀的一意孤行,造成了他日后的悲劇。東北淪陷之后,他被日軍帶到了東北,在日本的幫助下重新建國,也就是所謂的滿洲國。他以為自己成為了皇帝,可以恢復以往的榮光了。
但對日本來說,他就只是一個傀儡而已。哪怕溥儀是皇帝,那也只是一個身份貴重一點的傀儡罷了。
在東北的那些年里,日本對溥儀毫不尊重。溥儀的家中經常會有日軍闖進來搜查,甚至溥儀最喜歡的一個妃子,也是被日軍害死的。
溥儀后悔相信了日本的甜言蜜語,但他對自己復辟的行為沒有絲毫悔改。日本戰敗之后,溥儀被蘇聯紅軍抓捕,作為證人送上審判庭。
為了能讓自己脫罪,也為了討好蘇聯,溥儀將日軍的惡行全部供述出來。雖然溥儀將自己塑造得很無辜,但并沒有人真的相信。
溥儀想留在蘇聯,因為他覺得蘇聯給他的待遇不錯。但蘇聯并不需要一個異國的末代皇帝,所以將溥儀遣送回國。
重獲新生
作為一個罪大惡極的戰犯,溥儀回國后就被關進了監獄。在漫長的改造生涯中,溥儀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知道自己犯了不可饒恕的大罪。
就在他以為自己要一輩子在監獄里的時候,他在1959年被特赦了。得知這個消息的那一刻,溥儀的內心是激動的。
他決定要在新中國好好做人,絕不會再做危害國家的事情。
被特赦后的溥儀,一開始是被安排在植物園上班。他的工作很輕松,就是給植物澆澆水,除除草,別的也不用他干。
不過對別人來說簡單的事情,對溥儀來說可是個體力活。
作為養尊處優的皇帝,溥儀在剛被捕的時候,甚至連穿衣吃飯都不會。經過監獄管理人員的幫助,溥儀才學會了一些基本生活技能。
后來政協成立了文史資料研究辦公室,溥儀就成為了一名文史專員。
在植物園的時候,溥儀一個月工資60;成為文史專員之后,工資漲到了180。
但即便溥儀已經不是皇帝了,他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還是很高的。每個月發了工資之后,溥儀很快就將錢花完了。
沒辦法,溥儀只好找弟弟溥杰借錢。
但溥杰比溥儀工資更低,沒辦法一直接濟哥哥,所以溥儀的日子不太好過。
雖然180的工資聽著好像很少,但在那個年代已經很多了。在當時,毛主席和周總理一個月工資404.8元,這是當時的行政一級工資標準。
按照當時的生活情況,一個月薪三四十元的工人,就可以養活五口之家。領導人們工資雖然多,但他們也會拿出大部分救濟家庭不寬裕的下屬。
溥儀只有一個人,當時人均生活費八九塊,就連毛主席每個月的伙食費也才三塊,可拿著180元巨額工資的溥儀,卻還要淪落到借錢度日。
當然,這和溥儀花錢大手大腳有很大的關系。但毛主席得知溥儀的工資之后,還是決定拿出兩千元的稿費補貼溥儀。
雖然溥儀是末代皇帝,但他如今只是個普通人,政府對他和其他公民一視同仁。就連這補貼他的兩千元,都是毛主席自掏腰包的。
毛主席居然給自己送錢,溥儀當然非常感激。那個時候,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即將出版,他將會有一筆不菲的稿費收入。
再加上妻子李淑賢幫忙管家,溥儀也改掉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所以溥儀希望能將這筆錢送給更需要它的人,但送錢的章士釗表示,這是毛主席的心意。
毛主席覺得溥儀畢竟曾經是皇帝,花銷大也是正常的,這是主席的私人補貼。溥儀無法拒絕,最后還是收下了這筆錢。
對溥儀來說,他前半生過得富貴,但命運從來不由自己做主;只有在這平凡的后半生里,他是作為溥儀這個人活著的。他無法反抗命運的戲弄,但在人生的后半程,還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