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夜爆火到乏人問津,網紅品牌走出這樣的下墜曲線屢見不鮮。在傳統的白酒行業,就有這么一家“網紅”——江小白。
立志要做“年輕人的第一瓶酒”,江小白憑借走心的“雞湯式”文案營銷,在充滿“老人味”的白酒江湖殺出一條路來,讓外界得知,原來年輕人也喜歡喝白酒。
但成也營銷,敗也營銷,江小白在高歌猛進的同時,卻忽視了白酒品質的重要性,“難喝”之聲不絕于耳,擅長的營銷也頻頻翻車,近年來已然難尋聲量。
江小白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轉型了。白酒之路不順暢,江小白推出“梅見”“果立方”等果酒,想要再度吸引年輕人,實現自身的第二曲線。
但失去營銷這一利器之后,江小白還能再創奇跡嗎?現實往往比理想更殘酷。
網紅小白酒的敗局
江小白當年在全網走紅,依靠的并非品質,而是營銷。
白酒向來極具“老人味”,年輕人到底還喝不喝白酒,連續多年都是爆點話題,認為喝白酒的人會越來越少一度成為熱門觀點。
直到江小白2012年橫空出世,用100ml小瓶裝、低度化瞄準年輕市場,打破了傳統白酒“重口”“老氣橫秋”的刻板印象,立志要成為“年輕人的第一瓶酒”。
江小白以微博、微信為主要陣地進行營銷,各種傷痛文學式小金句引發消費者們的自發性傳播,這一方式不僅大大提升了江小白的聲量,還在白酒“渠道為王”的傳統銷售邏輯里,開辟出一條新的營銷道路來。
△江小白廣告圖
當時有統計最受年輕人歡迎的白酒品牌榜單,江小白與茅臺、洋河、五糧液、瀘州老窖這些傳統名酒品牌并列前五。2013年,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還獲得年度中國杰出營銷人金鼎人物獎。
江小白營收也隨著聲量一路上漲。2013年至2019年這7年間,江小白營收從5000萬飆升至30億,足足翻了6倍,在小瓶酒市場搶下20%的市場份額。
但對于網紅經濟來說,能否經久不衰向來是一道嚴峻的考驗,江小白帶來的新鮮感,未能長久保持下去。
外部環境的變化令江小白也難以適應了。受疫情影響,線下渠道及消費場景受限,加之“反雞湯”的思潮愈加流行,很多消費者也不再為情感式營銷買賬,江小白市場份額開始狂跌。
自2020年起,江小白不再向外界公布銷售數據。《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數據顯示,江小白在小瓶酒市場上的市場份額暴跌至0.5%。
眼見“雞湯小白酒”的路線走不通了,江小白也在奮力掙扎,將目光投向了新酒飲領域,在2019年推出了果汁酒“果立方”系列,和主打青梅酒系列的“梅見”,以低度+果味的特點再次切中了年輕人的喜好。
但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江小白已然不受青睞。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4年,江小白獲得來自高瓴資本、IDG資本以及正居資本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之后黑蟻資本、紅杉中國、招銀國際資本也相繼下場。2020年后,江小白融資步伐變得緩慢,IPO傳聞也沒了下文。
△江小白融資歷程 來源:天眼查
如今新的目標值得期待,但同時也意味著江小白在白酒賽道敗退了。
營銷翻車,品質內虛
江小白的敗退,可謂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以營銷為公司驅動力,江小白就必須持續不斷地提出營銷創意,角度新奇劍走偏鋒幾乎是必然會走進的死胡同,會有營銷“翻車”的風險。
2025年,江小白旗下梅見的新年營銷文案就冒犯了廣大年輕人,瓶身上“賢婿,你受苦了。我女兒沒那么配得上你”等文案,引發了廣泛“不尊重女性”的爭議。
隨后梅見發布官方聲明進行道歉,稱因數量較多、內部審核流程存在漏洞,導致一些表述出現嚴重偏差,“以上問題充分說明,我們經驗不足,資歷尚淺,審核不嚴,工作失誤”。
營銷翻車只是表象,外界批評江小白重營銷,本質上在于其白酒的品質跟不上。
去年8月,東方甄選旗下主播“三級品酒師”天權,在直播間稱江小白“不是白酒”,引起江小白激烈反彈。其強調旗下所有白酒產品,均采用純糧固態發酵釀造工藝,產品執行標準為小曲固態法白酒國標,要求東方甄選就此事公開道歉并消除影響,后續還正式起訴了東方甄選。
江小白雖通過強硬態度正名了自己的白酒身份,但其品味有所欠缺也是許多酒友的固有印象。
至今在網絡平臺上,類似“最難喝的酒”“塑料酒精味”“酒精兌水”的評價屢見不鮮,甚至還有“狗都不喝”的激烈言辭。可見,就白酒品質和飲用感受而言,江小白在廣大酒友中的風評較差。
知名品酒博主“一波說酒”認為,江小白很明顯是小曲清香的典型風格,但本身天花板不高。他曾發布視頻從科學角度剖析江小白風味不佳的原因:“相比大曲酒,小曲酒的微生物種類少,產生的香味物質就少,并且發酵時間短,濃郁度不夠,不可能造出特別高品質的酒,本身也是低成本的東西。”
即使成本低,江小白的售價也并不便宜。電商平臺上,40度100ml的江小白零售價約為15元,同等含量的牛欄山、紅星等小瓶酒售價均不足10元,而不到20元,就能喝到更加醇厚綿柔的瀘州老窖六年窖頭曲小瓶裝。顯然在光瓶酒市場,江小白不僅品質、名氣不足,性價比也毫無優勢。
從口味特點、工藝效率及成本等方面綜合來看,江小白從一開始就奔著“短平快”的路線而去,在利用營銷達到本不屬于它的高度后,終于因內涵不足而跌落神壇。
低度酒再造一個江小白?
在聲量和市場份額大幅下降之后,江小白能否靠低度酒再造一個江小白?從當前形勢來看,不容樂觀。
江小白依靠低度酒,確實打開了新的市場。2024年,其低度新酒飲業務增長達到了30%,其中“梅見”業績最為亮眼,突破了1個億級銷售城市、20個千萬級銷售城市。“果立方”則實現了鄭州、杭州等5個城市銷售額破千萬,核心城市增長超210%。
低度酒的火爆,為江小白的轉型指明了方向。2024年底,江小白果斷將集團名字從“江小白酒業”改名為“瓶子星球”,轉型為以低度新酒飲為主。未來五年,“戰略是用差異化的新酒飲市場成為明日之星,策略上是全面高質量改善經營。”
不過,江小白以往的成功,并不是因為實力雄厚,而是由于精準找到了新賽道,依靠高超的營銷取得領先優勢,但當前的低度酒賽道已然是一片“紅海”。
《低度潮飲趨勢報告》顯示,2020-2024年我國低度酒市場規模從200億元躍升至超570億元。但所謂新酒飲,包含了雞尾酒、果酒、蘇打酒等多個細分品類,分散下來天花板并不高。
例如頭部品牌RIO,瞄準了微醺經濟與獨處消費,通過場景、情緒、社交三維邏輯,成功將預調雞尾酒從低頻嘗鮮品轉化為日常消費品,但在2023年的營收也只有32.41億元。
江小白的“果立方”,包含白葡萄味、卡曼橘味、蜜桃味、混合水果味等多款水果高粱酒產品,度數在15-23度。是對創意多元化果酒的一大嘗試。但與RIO銳澳雞尾酒等品牌相比,品牌力和產品力均有所不足,因此增長預期不會很高。
此外,傳統白酒巨頭也紛紛推出各種新品,迅速切入年輕市場,將低度新酒飲的競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茅臺推出了“悠蜜”系列藍莓氣泡酒,五糧液有仙林青梅酒、氣泡酒和特調雞尾酒“五谷羅尼”,洋河也有具體規劃,要在兩三年內實現10億—20億元營收。
誰能笑到最后,是一個難解的問題。因為新酒飲產品存活于年輕活潑的快文化節奏中,追求新鮮感是永恒主題,很難有一個品牌長久占據年輕人的心智。
對于江小白來說,想要復制以往的傳奇,依靠門檻并不高的新酒飲翻身,還要突破重重阻礙,砥礪前行。
結語
在失去營銷利器之后,江小白“原形畢露”,再難以拿捏年輕人的心理了,可見賣任何產品,品質為先的道理永遠顛撲不破。
不過,江小白畢竟取得過成功,轉型之路雖無法一帆風順,但也不是沒有機會再造一個“江小白”,只是“營銷第一,產品第二”的戰略,已然不適應時代。
江小白要想反敗為勝,還需踏實修煉內功,以產品品質打動人心,而不是講故事蠱惑人心。
江小白的出局,既有自身實力不足的原因,也是受到行業格局變動影響的結果,當前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期正在進行中,白酒企業的浮沉還將繼續。
“鐵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頭部酒企的座次變遷正是最佳注腳,《一點財經》下次將從瀘州老窖身上,觀察白酒行業格局演變的內在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