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明說,但有這味道了,真有這味道了。我們來看看最近國家一系列的舉措:
1、困難群體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這是昨天民政爸和財政媽聯合發的通知,眾所周知,很多通知你看有沒有落地實操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有沒有財政媽的參與,有,這事兒很快就能辦,沒有,用KK的話說,那就是美好愿景。
至于一次性生活補助金發多少,我沒有在找到明確資料,不過,在3天前銅川市的一份通知里,寫的是1000元/人,注意是每人1000,按照一家三口算的話,一戶人家可以有三四千的樣子。
2、針對城市偏中產一些的群體,雖然沒有直接發錢。不過發了很多消費券,特別是北上廣深這幾個城市,比如廣州商務局主推的以舊換新,直接在京東上就能折價買,差不多一兩個大件能補貼個20%左右,我最近剛好要換新家具,準備這一波沖了。
然后,昨天上海發了5個億的消費券,對比上海的人口量來說當然也不算多,但是動靜也不算小。
這些動作雖然也不算直接發錢,主要是針對有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的群體,通過補貼拉一下他們的消費能力。
3、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這是前兩天央行官宣的,之前經濟學家擔心如果直接全民發錢,可能這個錢未必能流到市場上去,大家拿到錢直接還貸款了,還是流向了金融機構。
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就相當于把房貸群體把杠桿下降了一部分,釋放了更多資金給業主自己支配,毫無疑問對拉動消費是有幫助的。
4、股民群體:這兩年最悲催的就是股民群體,也送來禮包了,這就是眾所周知的資產互換和大股東回購股票低息貸款兩個工具,這兩個工具相當于央行下場買股票了,起到了差不多的效果。
通俗邏輯是這樣的:1)先來說資產互換渠道,就是金融公司把手里的債券啊去央行抵押,從央行那里拿到國債,這些被抵押的資產,流動性可能不好,而且可能機構也被套住了,賣不出去,但國債流動性好,抵押之后買過來,然后賣掉,換成錢,去買股市,而且只允許買股市,第一期的規模有5000億。
2)第二個就是給大股東提供低息貸款,利率非常低,央行借給商業銀行是1.75%,商業銀行借給大股東是2.25%,只要你覺得你回購的股票收益未來收益會超過這個收益率,你就可以去買,而且還是只針對大股東回購股票。
這兩個工具,起到的效果,和央行直接撒錢買股票效果沒什么差別。一個是給機構錢讓你們去買,一個是給大股東錢讓你們去買。
股票漲了,股民賬戶里的數字增加了,這就能起到扭轉預期的效果,雖然未必解套了,但起碼在回血,比天天跌好點,給股民群體送錢,讓股民群體樂觀起來,去消費。
5、手里還有余糧的群體:比如房市改善客群體,二套房利率和首付都降,二套房降低到15%,刺激這些人投資,上杠桿。
這是近期持續而密集推出的,近乎是覆蓋了所有群體,有錢的,中產的,生活困難的,有房的沒房的。有的是直接發錢(困難群體),有的是發補貼券/消費券(中產),沒房的降首付,有房的降利率,有錢的降二套房利率,雖然不是直接往全民賬戶里打錢,但也差不多了。
近期密集推出的這些,比以往的都要有誠意,普通小市民瘋狂鼓掌,我預計效果會更好,原因很簡單,夠直接,力度夠大,比如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如果是一家老少都在一起,七七八八加起來一戶人家就可以有四五千甚至五六千,當然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了。
消費本身是不用刺激的,誰兜里有錢都知道消費,需要刺激的、并且要想辦法刺激的,是收入,或者說是降低大家的固定生活成本,包括但不限于養老、醫療、教育、房子等固定支出,這些成本降了,可供支配的資金多了,都會去消費的。
但我覺得現在還差重要事項可以補上,就是落實勞動法,把亂七八糟的調休改一下,讓大家有時間有閑心去消費,這也很重要。每一個人在經濟社會中同時扮演了兩種角色,生產者和消費者,這是相互依存的。天天加班,產能拉這么大,只扮演生產者的角色,庫存對倉庫就賣不出去。
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END-2024年9月26日-
*本文封面圖來自《北平無戰事》
*全平臺賬號:挪威TALK(B站,小紅書)
*歡迎左側一鍵轉發至朋友圈,同時右側在看與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