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朝鮮,和我們的五六十年代
我公司樓下有一個茶店,類似于霸王茶姬那種,環境舒適且有空調。我今年以來看到里面看書,看電腦的人越來越多,我開始以為是里面生意變好了。不過我最近發現,似乎里面沖泡茶的小哥小妹并不怎么忙碌。
里面的人有的會點一杯茶,坐上很久,有的也不點茶,漫無目的地玩手機,刷視頻。
整個房間很大,目測有200平米左右。在沙發上的幾排,幾乎是二三十歲左右的男性,坐姿千奇百怪,有的趴著,有的斜坐著,有的葛優躺······唯一的共同點就是眼睛里都沒什么神采,有點像以前的社會小青年或街溜子,而穿著又有模有樣,像是公司白領。
我突然想起最近網上流行的一個詞:星巴克難民。
意思就是,很多失業者,不敢把失業的消息告訴家人,以免他們擔心。所以每天依舊按上下班的時間離家回家,在網上找工作,沒有面試時就在星巴克等咖啡店或茶飲店里消磨時光。前面是迷霧時,人們往往沒有安全感,所以眼神里也會寫讀心神不能。
才知道,這些人的增加并不說明茶飲店生意向好,而是失業者可能在增加。
我認識的一位合作伙伴,一直在汽車發動機行業混。年輕時就是業務骨干,談判商務管理樣樣精通,前不久卻跟我說,公司倒閉了。再是能人,連船都翻了也只能落水,45歲的他找了3個月的新工作依舊沒著落,連面試都少,因為整個行業就不景氣。他說這個月再找不到就要去申請失業金。家里孩子馬上讀大學,老人還在病床上,都等著用錢。
我問他,你老婆也沒工作,現在不是有政策不允許雙失業家庭存在嗎?
他說,這種私營企業倒了就倒了,連N+1的賠償都沒有。老板還欠了一屁股債。誰也沒辦法。而且雙失業家庭需要開證明,他老婆現在都還不知道他失業。之前他存了一些私房錢,每個月還是像以前那樣把“工資”交回家。
不過,我從他的臉上殘存的不服里感到,與其說他是怕老婆擔心,不如說是怕自己的人設在老婆心里倒下。他一直就是社會的中堅,家里的頂梁,如果家里得知他成了失業者,成了LOOSER,那比沒收入更讓他受不了,活的就是口氣。
這時,他隨口聊起了過去,他父母都是國營電子廠的職工,現在早已退休,有穩定的退休工資,他說現在雖然生活比幾十年前好很多,但那個時候的人活得穩定,輕松,不會失業。窮得公平自然也就沒有LOOSEER,在家里也會維持基本的體面。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他對安全感有多么的渴望。
最近,這樣的觀點在網上越來越多,在激蕩的較富和安穩的較窮中,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選擇。估計不少人會愿意犧牲部分物質,來換取生活節奏的舒適和壓力的減輕。馮友蘭曾說,在戰爭年代,很多人羨慕且想變成那些舒適睡著的狗。只有迷?;蛭kU時,才會知道安全感的可貴。
我想起我外公外婆給我說起,他們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每天在工廠工作十二小時以上,每周工作6—7天,比今天996還要累,屬于plus版996。但收入勉強能維持一家子半饑半飽的生活。這就不是犧牲物質來換取生活節奏的舒適了。確實公平,全城都差不多窮與累。但安全感卻遠不如今天。
因為焦慮和壓力比今天還大,他們經常參加政治學習,那時的政治學習可不像今天走走形式,而是一項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的高難度操作,如果工作不好,頂多影響收入,如果政治學習不好,就可能進牢房或流放,在政治高壓期,甚至處以極刑。
一般人在政治學習時鴉雀無聲,但叫你發言時就需要斗智斗勇了,不能多說,也不能不說,說的肯定都是政治正確的話,批評別人時不能太具體,不然就得罪人,保不齊哪天被人整。盡量指責罪,盡量不說出哪個罪人。自我批評時,也不能太具體,不然就會將把柄落到別人手里,比如:要學會說我在某某方面認識不足,在某某的幫助下略有提升,還需要繼續改進。但就是別說具體事。我黨幾十年積累了豐富的斗爭經驗,人民也自然積累了豐富的參與斗爭之經驗。
然而,最難過的關還是良心關。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當你不揭發別人,就得成為被揭發的別人時,如同掉進了黑暗森林,或者霍布斯《利維坦》里的那個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里。不過當所有人都可以昧著良心時,良心關也就好過了,至少有比你還壞的。
這樣日子,無論壓力,收入,穩定性,包括僅存的良心都絕無安全感可言。
八十年代,我爸媽上班那會兒,確實壓力輕多了,工時少多了,收入雖然也較低,但比六七十年代高,所以我外公常笑我爸媽,你們的工資買鹽巴都不咸。意思是錢來得太容易。估計很多失業者是想回到這樣的較低收入但平穩的低欲望社會。然而,這樣的社會過十幾年后,就出現了大量國營工廠倒閉,大批工人丟了鐵飯碗的現象。因為計劃經濟在邏輯上不成立,必然走向倒閉,同樣失去了安全感。這和日本的低欲望時代截然不同,后者是經濟周期,現在已經走出。
真正的自由競爭不是賭博,它和安全感,不僅不對立,反而相輔相成。因為對人的尊重,自我的尊重,這本身就是安全之源。
不過,前不久我還體驗了另一種安全感。
上個月,我去中朝邊界的延邊出差時,遇到一位朝鮮人,我們當時在延邊轄下的一個縣相遇,他專門提供朝鮮的山貨,屬于朝鮮國企里的供銷人員。
他第一次出境,看到鎮里豐富的生活物品,對我說,你們中國大都市太繁華了。
我說,這個屬于小縣城。
他說,大都市呢?
我無法形容,任何形容都必須基于聽者的經驗。只好說,還要繁榮些。
他的收入大概人民幣五六百,這個收入在朝鮮屬于妥妥的高收入。
能夠出境一趟,他也非常開心。
通過和他聊天我才知道,朝鮮的國營工廠不僅不提供安全感,反而提供負擔。
比如:朝鮮一般國營工廠,你必須要按時上下班,收入多少呢?一個月八千到兩萬朝元不等,大概70多人民幣到180人民幣。你沒有聽錯我也沒寫錯。這點收入還要接受攤派,比如哪里遭災了,哪里要建偉人像,都需要工人拿工資來捐,名義上說是自愿捐,但你不捐試試。這樣一個月下來拿到手的工資可以忽略不計,甚至還有負數的。但工廠就是你的家,還不能辭職。
這點收入自然是無法糊口的,更遑論養家了。因此每個職工都有一套生財有道的方法,他們會偷偷去做副業,去幫工,做農活,但你以為廠里不知道嗎?你這屬于礦工,所以潛規則里,會讓你給廠里交點錢,大家睜只眼閉只眼也就當沒看見。在這種條件下,幸運的普通人可以勉強謀生,但每年都有人沒那么幸運,輸在了溫飽線上。
這哪里是給人安全感的國營工廠,完全就是監獄。
但朝鮮人絕大多數都以為這是理所應當的生活,就像他把小縣城誤以為是繁華大都市那樣。他們認為世界本來就這樣,他們的生活沒有戰亂,不會餓死,這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度,大家都平等的承受負擔,一樣竭盡全力為了口飯。這種精神上的自豪,所有人的平等,也是另一個維度的安全感。
歡迎轉發本文給你關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