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聯
“哈里克,你在害怕什么?”
“我害怕我再失去一個隊友!”
萬萬沒想到,2024年最具懸念感的國產劇竟然是并非懸疑題材的《大海道》。開篇兩位賽車手林浩與哈里克發生激烈爭執而按下不表,直到22集觀眾才明白他們一路以來經歷了什么:
林浩害怕自己受傷后再也無法回到賽場征戰,而哈里克則回憶起好兄弟克里木車禍猝然離世的悲劇,廣袤無邊的沙海曾經承載夢想,如今則讓兩人迎來職業與人生的雙重至暗時刻。
將故事背景放在新疆的小鎮,又是相對小眾的摩托車競技題材,《大海道》依然憑借極具電影質感的視聽語言征服了不少觀眾。
壯美瑰麗的西域人文風光不僅讓大家動了去新疆旅游的念頭,劇中的光影構圖、服化道色彩管理更是完全服務于故事主題和人物塑造,也開創了國劇敘事與美學高度統一的標桿范例。
“大海道美學”,究竟好在哪兒?
摩托車版“飛馳人生”:
從碰撞到成長
對年輕觀眾而言,《大海道》中兩位主角林浩與哈里克的青春成長與相互救贖,是尤為吸引人的看點。
同樣是天賦型賽車手,哈里克與林浩的性格、價值觀截然不同。哈里克天性質樸熱情開朗,是大堡六人行的領袖,他喜歡摩托車騎行的背后是對于兄弟情義的看重。“無兄弟不越野”,當好兄弟克里木賽場猝然去世,備受打擊的哈里克一度自責到放棄賽車夢想。
相比哈里克的感性,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林浩自小跟隨車神艾爾肯學習,對于摩托車的喜愛深入骨髓。
看似桀驁不馴的林浩有著沉著冷靜的一面,追逐賽車夢想的初心是為了證明自我價值,登上更大的夢想舞臺。他一步步理性規劃自己通往職業車手的不同階段,在面對專業車隊DK拋來的橄欖枝時,林浩選擇了與哈里克分道揚鑣。
兩人之間夢想與現實,感性與理性,曠野與軌道的碰撞,在《大海道》中巧妙地通過色彩與畫面構圖來完成。比如哈里克的服裝整體偏黃色、橘色等暖色調,整個人看起來更加明朗熱誠,而林浩的服飾以藍色系居多,象征人物的性格底色是甚至有些冷峻的。
當劇情進入后半場,林浩與哈里克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前者學會了更加信任兄弟,后者變得更加成熟穩重,真正開始為未來主動謀劃,互補的色調逐漸開始出現在兩人的衣著上。
《大海道》通過多個重要場面的構圖,來呈現最初哈里克與林浩在價值觀上的碰撞。比如林浩三顧茅廬勸說哈里克重回賽車場,無論是面館追人,軌道救人還是戈壁灘“扔人”,鏡頭總是給到單人特寫,而極少讓兩人出現在一個畫面中。
在紅山嶺蒸汽火車前,林浩與哈里克關于賽車的意義、何為夢想與兄弟義氣有過一次長談,但最終不歡而散。分叉的火車軌道通往不同方向,兩個人也走向歧路,背景中的黃昏是晦暗而孤寂的氛圍。
不再是隊友,卻依然是兄弟。當人生遭遇瓶頸的哈里克為組建車隊籌錢,找到林浩PK賽車時,林浩將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除了感覺和天賦,成為專業賽車手需要更加科學系統的訓練與認知,正如我們的人生賽道也需要合理規劃每一個拐點。
在這場戲里,以及后續林浩腰傷住院、與哈里克“交心坦白局”的戲份,人物同框的畫面明顯增多,而且采用治愈系的暖光來襯托角色內心的走近。
林浩第一次告訴哈里克,自己羨慕他天生無所畏懼的性格底色,哈里克也用自己的方式寬慰和鼓勵林浩振作起來重回賽場,勢均力敵的兩位賽車手在競爭中互相成就,讓不少觀眾感動于他們之間的兄弟情誼和體育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大海道》對于自然光的運用和冷暖光的區分過渡極為精妙,對于劇中的角色塑造是加分項。
比如在醫院哈里克鼓勵林浩報名環疆拉力賽的場景,通過窗外自然光撒在演員后側輪廓上形成造型光,林浩的側臉沐浴在暖光中,雙眸明亮有神,這樣的打光讓演員的面部更立體、表演更加動人,也能凸顯林浩內心燃起希望的火苗。
精準服務于劇情和人物的
“大海道美學”?
是如何形成的?
“陡峭的雅丹地貌、連綿的沙丘、壯美的落日,很難想象一部劇會讓我對新疆有了更具象的認識。”
對不少觀眾而言,《大海道》的精彩激蕩不僅在于青春熱血的摩托夢想馳騁飛揚,這部劇的光影氛圍、場景色彩構圖、轉場運鏡以及剪輯手法,都透露出創作者在影視美學方面的巧思。
比如劇集開篇是2004年的大海道,一群孩子追逐著摩托車,小哈里克穿過光影斑駁的土墻仿佛穿越時光隧道,跑著跑著變成了青年模樣。長鏡頭一鏡到底跟隨哈里克的視角,揭開極具煙火氣的大堡鎮風貌,完成2004到2013年的時空轉換。
有些轉場則在不動聲色的幽默中一語雙關。同事調侃西琳要拿哈里克一伙人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殺雞儆猴,西琳辯解道“我可沒有要殺誰,而且他也不是什么雞”,下一秒公雞“本田”躥入畫面,完成場景轉換的同時引入林浩出場,執著賽車夢想日常曠工的他,同樣是要被紅山嶺機修廠拿來儆猴的“雞”。
通過光影和構圖來反映人物心理變化,在《大海道》中非常常見。
兄弟克里木走后,陷入懊悔的哈里克將自己鎖在修車鋪,整個人沒入幽暗的房間,象征著人物迎來內心至暗時刻。而門縫里透出的一縷光照在眼睛上,又預示著并未全然放棄希望。
哈里克與好兄弟林浩分道揚鑣后,這種明暗對比的打光再次出現,但這一次是人物半側臉被淡金色光暈籠罩。與之前的義氣沖動相比,如今哈里克開始真正思索成為職業賽車手的人生長遠規劃,理性與感性逐漸融合。
很多場景的色彩遵循“三色法則”,比如大堡鎮紅棗節的畫面構圖圍繞修車鋪前的大樹構建,郁郁蔥蔥的綠色自然場景搭配色彩濃烈的紅色碎花帷帳,與金色土墻的對比層次感很強。
而在明亮熱鬧的節慶氛圍中,哈里克、林浩也迎來自己愛情的萌芽,尤其哈里克與穿上特色服飾的西琳在樹下的那場戲,暖色自然光烘托出青年情竇初開的浪漫與羞澀,讓屏幕前不少觀眾情不自禁露出姨母笑。
通過視聽語言的精準運營,《大海道》的很多細節草灰蛇線伏脈千里。每集片頭都有一個劇情楔子來引出主題,克里木亡故那集的開篇是師父交代林浩比賽時為自己帶上骨灰盒,而這一集的故事,也圍繞哈里克由逃避到面對職業賽車手的生死命題展開。
細節往往能夠鋪墊和醞釀情緒。坤海拉力賽選手激烈競逐的場面,與克里木一家人關注比賽的畫面對剪,沙塵暴天氣籠罩賽場本就令人揪心,克里木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兒把手中的摩托車玩具丟掉,更加預示著危險即將發生,因此播到這里時,彈幕上已經有不少觀眾感受到克里木結局的悲情色彩。
作為國產劇中難得一見的摩托車賽車題材作品,《大海道》中多場拉力賽的大漠飛馳鏡頭,驚艷到每一幀都可以截圖下來做屏保的程度。不僅高空俯拍與廣角拍攝滿足大家對于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想象,很多場摩托車的動線軌跡與背景形成黃金分割構圖,天然造成視覺美感上的沖擊。
不僅視覺呈現美輪美奐,《大海道》的音樂運用也總能巧妙襯托劇情與人物情緒。
比如坤海拉力賽之前的夜晚狂歡,克里木在夜里彈唱勾起大堡少年的青春回憶,柔情似水又透著幾分感傷,也在隱隱透露角色命運;哈里克推著林浩在輪椅上飛馳,與賽車手林浩的畫面虛實交錯,這段場景的配樂是激燃勵志的氛圍,意味著角色從低谷中走出、重拾信心與夢想的時刻到來。
劇中有多場家族、朋友聚會時載歌載舞的場景,從最初林浩被邀請來哈里克家中做客,局促中透著幾分生疏,到尾聲處新的大堡六人行徹底融為一體,觀眾感動于《大海道》承載青春、熱血與夢想的故事,也對高度服務于敘事主題的“大海道美學”體系印象深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海道美學”為國劇未來發展提供了視覺呈現與內容輸出完美融合的優秀范例。創作者通過對視聽美學的極致打磨,賦能于劇情推動與角色人物塑造,讓觀眾觀劇時能夠實現更具象的身心情感共振,這是國劇走向精品化的必然之路。
視覺| 蛋蛋
運營 | 曉滿、杜杜
請聯系:TDDshangwu(微信ID)
轉載
請聯系:manxiaoyu001(微信ID)
桃叨叨的小桃子聚集地
追愛豆 · 看劇 · 聊電影 · 吃瓜
↓關注【AKA桃叨叨】視頻號,收獲更多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