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咖作樂
武漢到了一年中最適合遛彎的日子,最懂松弛感的臺北路已經給爛漫秋光打了個樣。
露營椅重回樹下,陽光剛好灑在人們肩上。這兩年,陸續有同事搬到臺北路定居,大家一致反饋“這里過得實在太舒服”。隱約感覺到臺北路太多發光珠鏈,但那些舒服的東西到底是什么?
同事直接甩過來一張“the real luxuries”的截圖,鄭重說道,看這個就知道,打工人在這里擁有了超越了物質上的奢侈,是心,心在這里充盈起來。
OK,按圖索驥,一起check ?check? check?.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Slow mornings:
清晨遛狗
工作日早九點,有人在辦公桌前感嘆撼山易撼今日schedule難,有人在臺北路邊駐足五分鐘,看一朵新開的石榴花。
粉色的羅森便利店門口,就著朝陽吃完飯團,牽狗子去草地上遛彎。回來街上咖啡店正好開門,趕上今日第一杯新鮮。
這一杯,在公司喝是牛馬水,在臺北路喝是神仙水。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Long walks:
跟著“臺北路咖啡地圖”散步
手持「臺北路咖啡地圖」在臺北路散步,是因地制宜的最好傾訴。
剛剛過去的這個十一假期,有許多網友參加「臺北路咖啡地圖」活動,邊飲咖邊探索街區,感受著一些花錢都未必能買到的小小虛浮。
活動選取了臺北路一帶六家咖啡店:MightyMighty/Timeline/Weekyee/Stop&go/Viscube/游心咖啡
武漢人熟悉的游心咖啡,從苗栗路起家。邊吃熱干面邊喝早餐美式,是武漢獨一份的煙火氣。看著店員小姐姐在咖啡地圖上蓋上第一枚印章,集郵的快樂get!
邊走邊喝,在高雄路上重溫了Stop&go家的“菠蘿快車”,咖啡特調的啟蒙之味。在潮人聚集的Weekyee家,順便吃到了時髦的凍柿子奶酪,美滋滋。
不像有些打卡活動看起來氣氛擁擠,在社媒上看到大家發布的「臺北路咖啡地圖」的照片,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愉悅和松弛。看得人心癢癢,想馬上奔去臺北路打卡。
集滿任意五家咖啡印章后,在終點站萬科錦繡湖山藝術館能領到許多精美周邊。其中包括顏值超高的包包,甚至能裝下電腦,超值。強烈建議,這個活動定期舉辦,對我們的心情和味蕾極好!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Time for
fun and play:
青少年宮玩飛盤
飛盤在青少年宮的操場上飛了很久,然后才開始全武漢流行。
青少年宮名副其實,區別只是,有的少年今年十七,有的少年年方七十。
飛盤搭子好找,足球搭子一抓一把,買菜搭子也可以有,畢竟有人真的是帶著早市買的新鮮菜來運動的。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Freedom to choose:
時髦又local
漢口的好,就是在一抬腳的范圍內,什么都有,什么都有的選。
臺北路的居民樓都不算太老,老街老巷的味道卻很足。上世紀末開始,臺北路留住了不少從“鐵路內”遷出的老漢口,也隨之留住了層次豐富的漢口式生活肌理。
別處難得一見的改衣打褊之類老手藝,這兒都有。古早味道的副食店、過早店地道又興旺。另一面,洋氣也是與生俱來的,武漢最早的咖啡店、第一座高檔寫字樓、第一座外國領館……不約而同誕生在這里。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Listening to birds
singing :
云林街長椅上聽鳥鳴
鳥叫枝頭,勝過一切治愈系白噪音。
以臺北路為圓心,周圍一公里范圍內的高雄路、云林街、苗栗路……均在梧桐和黃連木蔭蓋之下。清晨傍晚,走在路旁,樹枝顫動,一抬頭,夏天見蟬,秋天見鵲,任它枝頭歡騰,人類只覺治愈。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A good book :
24小時書店,隨時來一本
一口氣讀完一本好書,相當于給心靈和大腦泡個通透的澡。
臺北二路、惠濟路本是一條路,武漢第一家24小時書店卓爾書店就在這里。夜深人靜,沒有工作消息,沒有社交撩騷,只有翻開下一頁的嘩啦、嘩啦。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Favorite
home-cooked meal :
私房菜館里家的味道
科技讓人擔心,精致徒增壓力,家庭小館之味方可慰勞我胃。
高雄路egg to crepe可麗餅店廣受追捧,主理人CC卻鐘愛不遠處海燕酒店的家常清炒豆芽。
攝影師寬子熟門熟路,常和朋友們去藍瑾牛牛家搞盤牛腩鍋仔,牛牛家“和小時候家家屋滴裝修很像”,味道也在武漢人的點上。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Colorful sunsets:
湖畔、樓頂,處處召喚夕陽
生活在人工建筑的峽谷間,溫煦的夕陽是每天都會期待的恩典。
臺北路的夕陽時刻,是老房子的天臺上,和樓下炕青椒的香氣同時抵達的一片金黃;是騎車穿過牌坊時猝不及防被給了點燦爛;是走在樹蔭下,有心情去踩漏在地上的點點光斑,踩一路。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Ability tofreely
express yourself:
老報刊亭的守護者
報紙有時效性,但表達永恒。
臺北路有家開了四十年的老同興,是武漢為數不多還在堅守的報刊亭。店主實誠地說,一天大概就掙十來塊,就是個情懷,要開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見過時髦人兒被吸引,開始只是拍照,翻翻報紙,新聞看到笑出聲,最后買了兩份走:“男子咳嗽兩月不愈,竟是辣椒尖潛伏肺內”“女子胸痛頻發,醫生提醒:吸煙不僅傷肺更傷心”。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Day naps :
寶島公園小憩
能隨時隨地來場小憩是好福氣,得本人夠大條,還得環境夠寬裕。
臺北路寸土寸金,但從不吝嗇給公園騰地方。寶島公園,小而美。鬧市中,龍湖雙塔亭亭玉立,坐落鯇子湖心,陽光灑在湖面,有平心靜氣之功效。
人在寶島公園是完全放松的,有時草坪上躺平,有時湖心亭放風,打個小盹,便浮生一夢,云卷云舒。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A good conversation:
下班和友人小酌一杯
應酬酒局堪比服從性測試,這代年輕人從不縱容。但他們也愛和友人小酌,覺得那才是良性的交流。
同事月月是馬祖路無啤不歡的常客。這家店空間迷你,進來的多是一臉松弛的結伴朋友,主理人除了精釀還精通本地宵夜,氛圍其樂融融。
臺北路的十二種“奢侈”生活
A good night's
sleep :
在“錦繡湖山”里醒來
臺北路一夜好夢,太陽再次升起。
在萬科錦繡湖山的房間里醒來,透過陽臺,眺望鯇子湖的碧水清風與龍虎雙塔,漢口繁忙的高樓和長滿石榴花的小街一并映入眼底。
此時一個深刻的問題浮現在腦海:我是去吃天天熱干面還是臺北院子新開的brunch呢?
有點生氣,同事們美滋滋搬進臺北路,怎么也不給我安利安利?現在想來,還來得及嗎?
臺北路的悠悠然,「萬科錦繡湖山」早有洞察,一言以蔽之:心奢。
十年前,萬科便開始深入臺北路地塊,從“金域湖庭”出發,精耕細作,與臺北路一同舊改,一道成長,一起煥新。
十年后,迎來錦繡湖山入市。“湖”是源起,“山”是劃界,以寶島公園為心,雙塔為型,用“錦繡”式的生活方式回應這片天生優渥的土地。
富裕的土壤滋養出松弛充盈的生態,與時髦爛漫的都市生活互相映照,同時擁抱臺北路的小確幸與氣象萬千。
萬科錦繡湖山建面約238平方米戶型,設計上致敬紐約ONE57,建筑立面采用罕見的雙曲面、純鋁板與玻璃幕墻,如同一塊流線玉石。設計上用作點綴的奢石,在這里卻用在墻面與地板,打造出藝術感十足的幾何之美。
更貼心的是,布局時主動減少了樓棟排布,僅設129席入場券。把讓渡的空間打造成社區配套,站在遠處看,這里如同水晶盒里的空中花園。
在項目前街,萬科遍植花卉,三十年樹齡的高大烏桕,與時髦寧靜的臺北路,相映成趣。129席瞰景席位的萬科錦繡湖山,與1.38公里的臺北路風景一樣,珍貴而稀缺。
雖然臺北路咖啡地圖活動結束了,但她就像一個閃亮的鉤子,勾連出如此多閃亮的臺北路枝蔓,讓人得以趁機領略其中的精妙,且永遠不知道下一次會品嘗到她的哪種滋味。
嗯哼,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臺北路漫游了。
活動名額有限,請提前預約,詳詢電話/微信(189710357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