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國參加了抗美援朝戰場的“聯合國軍”,其中16國派出了本國的精銳作戰部隊,加拿大的出兵人數僅次于美國和英國,累計高達2.7萬軍隊,并且派出了王牌軍隊步兵25旅。作戰部隊的常備規模在5千人到8千人之間。
加拿大軍經常被“聯合國軍”其他盟友嘲笑為“出工不出力”的典范,但在鐵原阻擊戰中,加拿大軍一反常態,擺開陣勢決定和63軍大戰一場。
加拿大25旅和63軍派出的兵力對比:70:1
加拿大步兵第25旅的指揮官叫“羅賓漢”,根據羅賓漢后來寫的回憶錄記載:當時,25旅兵強馬壯,下轄加拿大皇家步兵第2團,第22團,帕特里夏公主輕步兵團,第二皇家騎炮兵團,第2狙擊兵營(特種部隊)、工兵營,裝甲營和直屬隊,共計8000多人,很多都是參加過二戰的老兵,戰斗力強悍,其中參加種子山戰斗的作戰部隊有7000多人。
63軍派出去守衛種子山的部隊是189師的566團2營的第4連,兵力在100人左右。566團是晉察冀軍區的6大王牌團之一,其2營號稱華北“鋼鐵第一營”,第4連的百名志愿軍,可以說是身經百戰的尖刀連戰士。但7000多人的加拿大25旅,在人數上,是志愿軍這個第4連的70多倍。
種子山戰略位置有多重要?
種子山毗鄰漢灘江,位于朝鮮京畿道抱川郡的官仁面,主峰海拔643米,正好在漣川至鐵原17號公路的一個大拐彎旁邊,韓文發音是“Jongjasan”,加拿大人叫它“467號高地”。
根據63軍189師師長蔡長元的戰略構想,只要能控制種子山,使用簡單的輕武器和手榴彈,就可以輕松打倒公路上行進的美軍車輛和士兵,可以很好的牽制住美軍的鐵甲戰車。如果種子山陣地長期在美軍手中,美軍的鐵甲戰車將源源不斷地沿著公路長驅直入,鐵原就非常危險了。種子山陣地是中美都必須反復爭奪的最重要戰略要地之一。
操作猛如虎的加拿大25旅,卻“不認真沖鋒”
5月30日上午,下著大雨,但種子山戰斗正式開打,加拿大25旅操作猛如虎。25旅的第二皇家騎炮兵團和美軍飛機作為遠程和空中火力,第2和第22步兵團的整個行軍隊列。分成兩翼交替掩護,到達種子山陣地時,第2步兵團在最前方,前鋒是裝甲部隊和精銳步兵組成的“達爾文特遣隊”,其他部隊作為掩護和預備隊。
第2步兵團的左右各有一個步兵營作為掩護,擔任攻擊主力是第2營:(1)第1連進攻種子山的彩樂里,(2)第2連保護種子山攻擊陣線的左翼,(3)第3連負責奪取彩樂里與種子山主峰間的前進陣地,(4)第四連發動對主峰的總攻擊。
25旅先頭部隊的一二三連,都先后完成了任務,但第四連遇到了志愿軍密集的機槍火力,頑強地抵抗,受到一定傷亡。志愿軍防守部隊,也叫第4連,是“鋼鐵第一營”的第4連,牢牢控制的主峰。這100多位志愿軍戰士也覺得很奇怪,除了上午幾次戰斗很激烈,之后遠處看著密密麻麻幾千人的大部隊,就是“不認真沖鋒”,不知道在干什么。
“鋼鐵第一營”的第4連的一個反突擊,25旅悲劇了
“不認真沖鋒”的加拿大25旅和志愿軍“鋼鐵第一營”的第4連從上午打到下午,看到25旅磨磨蹭蹭,只有100多人的志愿軍“藝高人膽大”,竟然突然發動了一次反擊,25旅前方第四連大吃一驚,趕緊撤退。突擊的志愿軍,繞到了25旅前方第一連的背后,切斷了它和25旅大部隊的聯系。
25旅大部隊、炮兵和特種兵在遠處火力上,強力支援被包圍的第一連,但不敢沖到近處去解圍,擔心更多士兵被包圍。由于天氣不好,志愿軍挖的坑道又很多,遠處的炮彈和子彈根本打不到志愿軍士兵,結果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第一連被志愿軍包了餃子。
擔心全旅被包圍,25旅開始大撤退,志愿軍一個連守住種子山陣地3天
25旅的旅長羅賓漢在后來的回憶錄中寫道:自己當時有點輕敵,有幾個連行軍太冒進,位置太靠前,結果軍隊遭受頑強抵抗,造成了較大的損失。羅賓漢沒想到的是,為了防止轟炸,當時的種子山陣地,實際上一直只有一個連的志愿軍士兵。
吃虧了的羅賓漢和25旅,認為美軍情報有誤,種子山陣地上的不是小部隊,羅賓漢決定:為防止被志愿軍包圍,全旅撤出大撤退,種子山的前沿攻擊陣地,撤到比較安全的后排陣地,只派出跑的快的特種部隊,象征性的與志愿軍零星交火。志愿軍一個連,守住種子山陣地整整3天時間,完美完成師部的任務。
真正的“血戰種子山”開始了
3天后,美軍老大范弗里特看到種子山安靜了很多,派人去確認一下:加拿大25旅是否已經攻下了種子山?但沒想到25旅在“磨洋工”。6月2日上午11點,心急如焚的范弗里特,連忙命令韓軍“肉盾”、美第7師和加拿大25旅再次發動對種子山的總攻。白天,4連志愿軍沒法守住陣地,激戰之后,4連100多人,只剩下排長趙明明和20多個戰士還有戰斗力,4連選擇主動撤下了種子山陣地。
種子山失守,63軍189師師長蔡長元大怒,撤了566團好幾個干部的職務,嚴令當晚奪回種子山,必要時可放棄其他陣地增援。“夜里的月亮是屬于志愿軍的”,晚上7點多,566團突擊部隊開始往種子山主峰上爬,山特別陡,爬一步滑一步,半夜才爬上去。快到達山頂時,不小心還被敵軍發現了,偷襲戰變成遭遇戰,還好志愿軍夜戰實力強大,很快全殲了敵人,566團留下“鋼鐵第一營”一部分精銳守住種子山,其他人撤下來。
6月3日上午,范弗里特獲知種子山丟失后,立馬增兵,撤下美軍第7師,調來韓軍第9師一整師作為“長期肉盾”,命令王牌美騎1師和加拿大25旅,再一次對種子山發起猛攻,再加上,10多架飛機和兩個炮群向種子山陣地轟擊。
白天的時間也不能把陣地完全交給敵軍,“鋼鐵第一營”在種子山留守的部隊,有很多班的士兵,很快就打光了,“鋼鐵第一營”一直激戰到下午,留守陣地的“鋼鐵第一營”戰士全部陣亡,沒有一人活下來,下午“種子山陣地”又丟了。反復爭奪“種子山陣地”,戰斗打得異常激烈,敵我雙方都損失巨大。
總結加拿大25旅的表現
總結25旅前3天的失敗,犯了兵家3大忌:(1)輕敵,想自己單干表現自己,導致沒有帶韓軍做“肉盾”;(2)很怕死,對沖鋒和近戰有恐懼癥;(3)多路分兵進攻,互相掩護,看著很老練很有章法,實則沒有集中優勢兵力攻擊。
在整個鐵原阻擊戰中,美軍的傷亡比高達三分之一,而加拿大25旅的傷亡比不到15分之一,有些網友把加拿大25旅稱為“最可愛的敵人”,幫志愿軍爭取了寶貴的3天時間。喜歡“鮮歷史”的文章,就快關注我吧,多多支持“鮮歷史”的更多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