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的兩千年的封建歷史來看,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是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的,特別是皇室家族,幾乎都是要付出血的代價,但是在晚清到民國的跨越中卻是一個例外,因為在這次更替中并沒有慘重的流血事件發生,不僅如此,清朝的那些皇室成員都得到了很好的安頓,今天小編要和你說的便是中國最后一任皇帝溥儀,為了獲得皇宮中曾是自己的寶物,自1922年開始,溥儀就有計劃的轉移皇宮內的財產,因此無數的奇珍異寶也被溥儀悄悄地轉移出宮,那么那些年被溥儀移走的寶藏究竟有多少呢?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自此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就此結束,而作為中國最后一任皇帝溥儀也被迫退位,不過當時的溥儀還是可以正常住在紫禁城內,并且北洋政府每年還要向皇族提供將近400萬兩的贍養費,除此之外,當時的皇宮和頤和園都還是屬于皇帝的私人財產,所以即使是北洋政府不提供贍養費,這些皇室也依然可以活的很是瀟灑。首先從房產上來說,除了皇宮和頤和園還是皇帝的私人財產之外,還有承德行宮和沈陽行宮等
其次在宮中的所有珍寶也是屬于皇帝一人的,因此雖然溥儀不是當年的皇帝了,但也是依然擁有大量的固定資產,所以到了最后,當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后,也曾不止一次的從宮中拿出寶物出去變賣,而且據北洋政府的統計,宮中的文物多達70萬余件,其價值不言而喻,也正是這樣溥儀才敢冒著風險去做。
從1922年開始,溥儀就以“賞賜”的名義,將皇宮內的極其多的名人字畫、古代書籍和金銀珠寶通過其弟弟溥杰、溥佳帶出皇宮來,1924年,溥儀就被馮玉祥攆出了皇宮,不過據當時的統計,被溥儀帶出皇宮的名人字畫共有1285件,除此之外,溥儀還帶走了很多金銀珠寶以及瓷器擺件,這些價值連城的寶物整整裝了約78大箱。離開紫禁城的溥儀可謂是能拿走的都拿走了
至于他究竟帶走了多少誰也不太清楚,但是在日后的一些交易當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為了獲得大量的財產,溥儀便將16只金鐘、180多塊寶石以及大量的珍珠出賣,并且一共獲得了80萬大洋,在次年后,溥儀又將一批文物轉賣給了一位法國商人,并且得到了60萬大洋,當然除了這幾次的大規模變賣,還有許多幾萬的交易,后來經過統計后,被溥儀變賣的文物就獲得超過了230萬大洋,就這樣在溥儀居住在天津的日子,曾變賣了很多的歷史文物。
不過到了東北之后,溥儀就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整天面對的是小日本,因此溥儀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范圍之內,后來日本的一些軍官也得知了溥儀從宮中帶出了很多文物后,于是也向其索要,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承認投降時,此時的溥儀便想著逃離到海外,因此很多帶不走的文物便留在了偽滿洲國的皇宮里,一些衛兵們知道后也是相互瘋狂的爭搶,許多傳世之作也被撕成了碎片,讓人十分的痛心!那些曾經被溥儀變賣的寶藏如今也只是追回了一小部分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