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百姓啊,幾千年來在這世上那可是最聽話的啦。那到底有多聽話呢?就像南京市鼓樓區(qū)法院的法官王浩說的那么一句話,一下子就讓全國老百姓好多年都把它當(dāng)作準則和典范呢,從那之后就再也沒人敢去扶摔倒的老人啦。
我國每年有 4000 萬老人起碼會跌倒一回,老年人摔倒后病殘以及致死的比率那是相當(dāng)高啊。咱作為有著幾千年孝道文化的文明古國,可現(xiàn)在呢,老人在鬧市摔倒了都沒人敢靠近,更別提把他們扶起來送去醫(yī)院啦。
大家為啥這么怕呢?原因是王浩法官講:“要是沒撞,那你咋去扶呢?”
如今都 17 年啦,以前那句說中了的、在全國都很火的王浩法官,現(xiàn)在到底咋樣啦?
【17年前彭宇案】
王浩在 1975 年于江蘇南京的一個平常家庭出生,從南京大學(xué)法學(xué)院碩士畢業(yè)之后,就當(dāng)上了南京市鼓樓區(qū)法院的一名法官。
一提到王浩法官,那就得說一說彭宇案。
2006 年 11 月 20 日上午 9 點半左右,天氣陰沉沉的,住在南京鄧府山村的 65 歲徐壽蘭老太太,手里拎著個保溫瓶,在人很多的公交站臺那兒等著 83 路公交車。
83 路車到啦,一下子還來了兩輛呢。眼看著大家都往第一輛車那擠,徐老太就朝著人少的第二輛車走去啦。一方面離得遠怕趕不上,另一方面她年紀大了也跑不過年輕人呀。這一著急,徐老太在路過第一輛 83 路車后門的時候,一下子就摔倒啦,臉著地,摔得可慘啦。
人年紀大了呀,免不了會出現(xiàn)骨質(zhì)疏松和器官老化的情況呢。就這么一摔,徐老太呀,怎么都沒法站起來啦,就那么躺在地上一直哼哼個不停。
當(dāng)時的具體情形我們不清楚哈,反正那會兒有兩個人在案發(fā)現(xiàn)場呢,一個是彭宇,另一個叫陳二春。彭宇是 26 歲的外地來打工的大學(xué)生,從 83 路公交車上下來的,陳二春是個路人。
瞧見徐老太摔倒后,彭宇跟陳二春一塊兒把老太太扶了起來,讓她在馬路邊歇著。
徐老太歇了會兒,讓陳二春幫她打電話,她兒子潘輝在市里的公安局上班呢。
很快呀,徐老太的兒子就急匆匆地趕來了。等家屬一來,陳二春就離開了。由于老太太行動不太方便,彭宇特別熱心,和徐老太兒子一起把她送到了江蘇省中醫(yī)院。到了醫(yī)院,看到潘輝忙得不可開交,彭宇就跟著這兒跑跑那兒跑跑,還提前墊付了 200 塊醫(yī)藥費呢。
彭宇干了件好事,徐老太一家子特別感激,這事要是到這兒也就該收尾了,可誰能想到這竟然是麻煩的開端呢。
醫(yī)生一番檢查后,看出徐老太傷情挺嚴重,身體好多地方都骨折了,都八級傷殘啦,左股骨頸傷得也厲害,得做人造脛骨置換手術(shù)呢。這手術(shù)費用可不低,而且手術(shù)后,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徐老太康復(fù)得花不少錢和時間。
這回徐老太可不樂意啦,她覺得是彭宇把她給撞倒了。
我真沒看清楚?要是他沒撞人,他能這么好心嗎?他不僅把我扶起來送去了醫(yī)院,我兒子明明就在醫(yī)院,他還墊付了 200 塊錢呢!他可是個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大學(xué)生呀,要是沒撞人,他能這么好心嗎?
徐老太哭哭啼啼一番后,她兒子潘輝以及其他親屬都深信不疑,一家子決定讓彭宇一直負責(zé)到底。
第二天,潘輝趕緊聯(lián)系上了彭宇,準備跟他聊聊徐老太受傷的賠償那事兒。
彭宇一聽,直喊冤枉,他講:“我就是瞧見她個老太太摔倒了,怪可憐的,我做好事幫個忙咋就被冤枉啦?我那會兒為啥要墊付 200 塊錢呢?還不是因為你扶著老太太,繳費不方便嘛?我從車上下來的時候她就已經(jīng)摔倒啦,又不是我撞的,這錢我可不賠!”
兩人僵持著,一直沒個結(jié)果,先是把事情鬧到了派出所,接著又把當(dāng)時的另一個目擊證人陳二春給請來了。
陳二春講:“我不清楚老太太到底是咋跌倒的,可我瞧見的時候,老太太已經(jīng)躺在地上啦,而且彭宇跟老太太摔倒的那個地方還有些距離呢。”
陳二春說的話有點含含糊糊的,不過有一點能確定,那就是沒法肯定彭宇撞了人呀。既然沒確鑿的證據(jù),那賠償這事兒是不是也就沒法說起啦?
徐老太的家屬不認可這個說法呀,他們覺得陳二春和彭宇都已經(jīng)有交情啦,所以即便陳二春看到了啥也不好意思講出來呢,正因如此,他們更得把這事追究到底啦。
2007 年 1 月 4 號,徐老太一家子把彭宇告到了法庭,想要讓彭宇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各種損失,總共要 13.6 萬元。
【撲朔迷離羅生門】
這個案子呀,歸王浩所在的南京市鼓樓區(qū)法院來受理啦,王浩就是本案的主審法官呢。原本這是個挺簡單的民事訴訟,可也不知道咋回事,就變得一波三折的,問題還不少呢,一直到很多年以后,都還是一樁弄不清真相的糊涂官司。
2007 年 4 月 26 號,這案子第一次開庭啦,剛一開庭就出了挺詭異的事兒。
這起民事糾紛剛發(fā)生那會兒,彭宇、陳二春還有徐老太、潘輝,他們把這事鬧到派出所啦,派出所里還有筆錄呢。可到開庭的時候,王浩去城中派出所調(diào)取筆錄,卻被告知弄丟啦。為啥弄丟呢?因為在裝修房子,好多筆錄就都丟啦。
這讓人不禁起疑,這派出所是干啥的呀?裝修房子咋就不提前把重要檔案都給收起來呢?
筆錄弄丟啦,法院就叫當(dāng)時接待他們的派出所民警,靠著回憶再整一份筆錄出來。這里還有個事兒呢,這民警每天得處理各種各樣的糾紛,幾個月前的那一份筆錄內(nèi)容他能記得清楚不?本來就是碰巧遇上的事兒,這民警估計也不會特意去記這事兒,要是印象不深記錯了,他的回憶能拿來當(dāng)證據(jù)提交嗎?
因為出現(xiàn)了這樣的失誤,第一次開庭就沒個結(jié)果,然后 6 月 13 日進行了第二次開庭,結(jié)果還是沒弄出個所以然來。
接著,奇怪的事兒又出現(xiàn)啦。7 月 6 日進行了第三次開庭,原本被派出所給弄丟的筆錄,居然出現(xiàn)了一張照片呢,這張照片是徐老太那一方給提供的。
這張照片里的筆錄內(nèi)容表明,在那時候派出所進行詢問的時候,彭宇已經(jīng)承認了是自己撞的那個人。
面對這一份證據(jù),彭宇一個勁地喊冤枉,還說這張照片不是筆錄的原件啊,沒有原件拿來對比,那怎么去考證它的真實性呢?要是被篡改了可怎么辦呀?
咱先別管別的哈,為啥有一張筆錄照片,到第二次開庭的時候,徐老太那一方?jīng)]把它拿出來呢?從第一次開庭到第二次開庭中間隔了一個多月呢,該找的證據(jù)肯定得找全呀,可第二次開庭咋就沒拿出來呢?
關(guān)于照片這事兒呢,還有個問題哈。派出所里的個人供述變成筆錄之后呀,就歸到案件卷宗里面去啦,那可是不允許拍照的喲。那徐老太一方的照片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
城中派出所的所長盧昌斌講是他自己之前拍的,可偏偏彭宇是搞通訊的,他說以盧昌斌的手機攝像頭根本拍不出那樣的照片。盧昌斌沒轍了,最終承認是潘輝拍的。
潘輝那可不是一般人吶,他是南京市公安局第八處的警察,還是科級呢。盧昌斌跟他可不是一個局的,潘輝按理來說也沒權(quán)使喚他。可問題就在于,一方面他倆竟然有私下的交情,另一方面明明案發(fā)的水西門公交站是歸當(dāng)時的白下區(qū)派出所管的,可他們?yōu)樯斗且峤筮h跑去城中派出所調(diào)解呢?
咱可不能隨便說他們合謀啥的,但之前筆錄不見了,之后照片又出來了,這種巧合確實會讓人起疑。就算是在那種容易讓人誤會的情況下,沒有確鑿證據(jù)的話也只是瞎猜罷了。
老百姓都靠瞎猜呢,誰能想到法院也靠瞎猜來斷案呀,那時候確實沒什么硬證據(jù)能分清對錯。2007 年 9 月 4 號,南京市鼓樓區(qū)法院就強行把這個案子給判了。既然沒證據(jù),那就誰也別占便宜,讓彭宇擔(dān) 40%的責(zé)任,給受害人徐壽蘭賠 45876.6 元人民幣。
法官覺得這樣挺公平的,可彭宇不接受這個判決呀,接著王浩法官就說了這么一句很經(jīng)典的話:“要不是你撞的,那你為啥要去扶呢?”
我們都清楚,證據(jù)可是案件審理的依據(jù)呀。那咱來瞅瞅王浩法官的這個審理依據(jù)到底是啥呢?左看右看,基本上全是那些自以為是瞎猜的玩意兒。就因為公共場所人多,就覺得撞人者跑不掉啦;因為你去扶人卻沒先去追肇事者,就說你是肇事者;因為你第一個下車,就認定最有可能撞人的是你;你做好人好事,交給家屬就得了,還跑去醫(yī)院交錢,就說你心里有鬼,反正凡是做好事做到底的,都成肇事者啦。
此案判決之后,在社會上引發(fā)了極大的反響。彭宇呢,由于覺得很委屈,還找了好多媒體博主來反映這件事。一時間,這件事迅速地發(fā)酵起來,成了當(dāng)年的最熱門事件。
最關(guān)鍵的是,這個案子讓大家都感到恐懼不安,“又不是你撞的你干嘛去扶呢?”,好幾億的國人就此一下子清醒過來,原來啊,扶了摔倒的老人,反倒會變成撞倒老人的證據(jù)!
【當(dāng)事人現(xiàn)狀】
雙方達成和解并且都撤訴了,可這個案子的影響力一點兒沒降低,還出現(xiàn)了兩個幾乎人人都有的極端現(xiàn)象。
有人講啊,那彭宇案直接讓咱國人的道德水準往后退了 50 年呢,還有人說彭宇案改變了 2.6 億老年人的命運呀,到底有沒有夸張,咱只要瞅瞅近些年出現(xiàn)的那些相關(guān)案例就清楚啦。
2011 年 9 月的時候,武漢有個 88 歲的老人在回家的路上摔倒了,他家離那兒也就一百米遠。可他就那么躺在地上,沒人去扶他,也沒人報警找他家人。過了一個小時后,他因為流的鼻血太多,把呼吸道給阻塞了,最后窒息死了。
2011 年吶,廣東佛山的小悅悅呀,在路中間遭兩車給碾壓了。那 18 個路人從旁邊走過呢,都沒人去幫她一把,就只是多看那么一眼,大家都怕給自己惹上麻煩,擔(dān)上責(zé)任吶。
2021 年吶,在四川攀枝花呀,有位老人在街上下樓梯呢,結(jié)果頭朝下就摔在臺階上啦。那場面看著可危險、可可憐啦,可偏偏在這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呀,愣是沒人敢去管呢。
這樣的例子多到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老百姓都知道王法官說的那句話,只要有人想幫忙,旁邊就會有人提醒:“你一扶就是你撞的!”
相比起那些冷漠得沒人敢扶的可憐老人,訛詐的情況越來越多啦。就像有兩個小學(xué)生扶起老人,卻被訛了 5000 塊呢,還有南京一個女大學(xué)生,只是因為老人摔倒打了個 120,就被訛了 5000 塊。這類事兒呀,那可多了去了,簡直不勝枚舉。
簡單來說,想做好事的人越來越少啦,想訛人的卻越來越多了。畢竟訛人要是成功了就能拿到一筆錢,就算訛人失敗了也沒什么大損失嘛。
隨著彭宇案的影響逐步擴大,案件的相關(guān)人員都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呢。就像主角徐壽蘭老太,自從這案件被曝光之后,她就被眾人說成是碰瓷的壞人啦,走到哪兒都被人指指點點的,甚至還有人朝她扔雞蛋,這弄得她都抑郁得不敢出門了,在 2010 年的時候就病逝了,當(dāng)時才 67 歲呢。
徐壽蘭的警察兒子潘輝,之后被下發(fā)了紅頭文件,因違規(guī)瀆職被開除,他的鐵飯碗也被砸掉了。
我們的王浩法官咋樣啦?他原先在鼓樓區(qū)法院當(dāng)法官呢,這案子出來后影響可大啦,他就被降職調(diào)到離法院 10 公里遠的鼓樓區(qū)挹江門街道辦啦。到了街道辦也不受待見,又被安排到挹江門司法所啦,這個司法所離街道辦還有 3 公里呢,在一個破破爛爛的居民區(qū)的小巷子里,偶爾能處理點鄰里間的小糾紛,大部分時間都沒啥事干,摳著手機望天熬著退休呢。偶爾呢,還會被人指指點點,講講他當(dāng)年的成名事跡。
彭宇咋回事啊?這案子一了結(jié),他就辭職離開南京啦。聽說是因為這案子影響太厲害,給彭宇頭上扣了好壞兩種帽子,結(jié)果他就失業(yè)好長一段時間呢。在彭宇案過去 10 年之后,由于此案影響太惡劣且深刻,又傳出最高法重新審理此案,還拿到了足夠證據(jù),說原先的判決沒啥問題,就是彭宇撞了老太太,也有說彭宇出來認錯的。
這次重審,真叫人疑竇叢生啊。案發(fā)都過去 10 年了,當(dāng)初都沒找到監(jiān)控和證人,那 10 年后還能有監(jiān)控記錄留存嗎?10 年前大街上發(fā)生的事兒,證人還能記得準不準啊?10 年前彭宇一直強調(diào)沒撞人,10 年后咋突然就承認了呢?承認了以后得被萬人唾棄啊,他又不是不知道,他怎么可能真去干這事兒呢?
彭宇案那肯定是個羅生門啦,其實真相啥的也沒啥重要啦,彭宇到底撞沒撞人就是個懸案唄,但那個王法官說“不是你撞的你咋去扶呢”這可是實實在在發(fā)生過的呀,司法人員對本案的那種態(tài)度,才是決定此案走向的關(guān)鍵呢。
人心就那么一點大,白天黑夜風(fēng)波不斷,這不是人心冷漠,而是人心難以揣測。有些人覺得,王浩法官像是打開了道德滑坡的那扇黑暗閘門,這也不能說不對呀,現(xiàn)在我們?nèi)ヅ碛畎傅哪莻€帖子那兒瞧瞧,居然能看到大家一個個排隊感謝王法官呢,王法官憑借他的瀆職行為和外行人的做法,教會了大家別多管閑事。
要讓社會變得溫暖,關(guān)鍵就得讓做好事的人別惹麻煩,而不是去證明“沒冤枉過雷鋒”,大家覺得對不對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