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奢華機械表品牌,勞力士是繞不開的名字。無論是在國內或是國外市場都非常有知名度,年年占據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但就是這么一個高知名度的鐘表品牌,卻往往不是懂表人的第一選擇,為什么呢?
一、類型單一
對于追求功能可把玩性、觀賞性的資深表迷來說,以工具表為主的勞力士,強調耐造實用,追求某個領域的專和精,的確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尤其是與百達翡麗、愛彼、寶珀此類頂級作對比時,你會發現勞力士可供選擇的款式其實很局限。
二、設計老土
一個設計能用幾十年,高情商說是經典,低情商說是沒創新。材質非金即銀,很多人認為戴勞力士的都是土豪。每年創新來來去去就是換個表盤顏色、鑲個鉆,也沒有什么特別復雜的功能工藝加持,設計上無法做到像雅克德羅、江詩丹頓這樣高雅,容易給人俗氣感。
三、容易撞表
勞力士在市場上的普及度很高,不管是懂表還是不懂表的,都知道勞力士的存在。特別是在上世紀80、90年代《古惑仔》等電影播出以后,勞力士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佩戴勞力士腕表以達到自身實力的展示,成為了想裝“B”群體們的默契共識。高熱度的市場需求催生綠水鬼仿貨泛濫,有錢沒錢的都愛戴綠水鬼,勞力士也成為了走在大街上最容易引起尷尬的腕表之一。
當你千辛萬苦搞到一塊綠水鬼,滿心歡喜甚至睡覺都不想摘下來,去一趟星巴克,標配蘋果電腦、綠水鬼,十個人中至少六七個戴的都是同款,撞表簡直不要太尷尬。
四、過度炒作
成本不過公價的10%,但想要真正買到卻要花費超公價幾倍的價格才能收入囊中,除了走時精準、抗磨耐造之外,沒有什么復雜技術功能,你很難想象一款工具表的售價甚至要比某些頂級腕表還高。
原來,饑餓營銷這一套不止適用在小米手機上,勞力士也玩得可溜兒。將大量手表流入到二級市場,營造出公價買不到、排隊三四年,二手市場買直接翻倍的景象,通過炒作達到勞力士的稀缺感和名貴感。
但殊不知,在懂表的人眼中,這不過就是工具表一枚。超公價買一工具表,實屬大冤種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