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龍游龍商企業家協會這場茶敘——企業與員工勞動關系,既是“老生常談”卻又新信息不斷。
晚上七點,來自凱斯通閥門、一樹紙業、貝爾軌道、新海竹業、德州五金等企業負責人,營商辦、人民法院、人社局及勞動仲裁、司法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縣營商環境監督員等,準時會集在企業之家,茶敘交流,思想碰撞,觀念迭代。
為什么大家感覺現在勞動糾紛的案件逐年增加?
“法律其實一直都在那里,只是之前企員雙方的慣常做法大家都認為習以為常,現在人們的法律觀念、維權意識增強了,企業依法保護自己權益的行動卻顯得沒有真正及時跟上?!贝嗽捒梢哉f幾盡一語道破當前一些狀況。
我們有些企業的確往往沒能像重視技術研發、產品銷售那般去重視對待企業制度建設和規范管理,更有些企業對人社勞動部門設有的相關培訓和警示缺少足夠認真,當發生勞動糾紛時,或缺少相關專業知識,或“急病亂投醫”,以至于錯過最佳處理時機,給企業造成了損失。
有人說,現在員工辭職說走就走,企業要辭退開除員工卻難之又難。
專業人說提醒大家,完全可以通過制訂明確的員工違規違紀各類情形作為企業制度的一部分,交由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并公示,且以員工手冊等方式發放到員工手中,那么就能做到依法管理、按章辦事。
企業管理實踐中,企業常常缺少正規的管理依據,造成了“有理”卻“不合法”,從而讓自己陷于被動局面。而同樣有的企業,因為制度健全完善,且有一系列規范的操行流程,結果便事事主動,立于不敗之地。
如何處理好企業加班和工休時間管理?
企業要學會在《勞動法》的尺度范圍內,使用比如薪酬制度等等多種方法,去解決和規避法律法規和生產實際沖突。
有企業老總說,茶敘交流讓我們感受到企業必須盡快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員工與企業管理層之間的定期溝通渠道,讓員工可以隨時反映問題,企業管理層也可以及時了解員工的想法和需求;依法完善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避免因合同不明確或漏洞引起的勞動糾紛。
企員之間、勞資雙方的矛盾,在企業經營中難以避免,但尋找并維持這種矛盾的平衡是企業穩定發展的關鍵。
縣營商辦主任黃建彤表示,勞動仲裁、法院判決,不僅對企業正常經營有現實影響,更可能對企業造成隱形風險的放大,在這方面來說,我們的仲裁和判決應當慎之又慎,希望有關部門“跨前一步”與當事人多溝通交流,做好調解。
黃建彤介紹說,我縣相關案件的調解率和調解成功案件數量,在衢州全市都處在前列,這是司法部門的工作成果,希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希望企業可通過“企呼我應”平臺,及時把問題反饋。營商環境建設就是要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平衡勞資雙方的矛盾需要企業從多個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完善勞動合同、制定明確的勞動紀律和公正的考核制度,提供必要的培訓、建立激勵機制、加強員工法律意識教育,尤其要注意建立勞動關系預警機制以及嚴格執行勞動安全規定等。同時,還需要關注勞資平衡反向力的應用,通過企業與員工建立共同愿景、勞資雙方換位思考等方式,實現勞資關系的和諧與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