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奏事不要寫得太長,把事情說清楚就可以了!”1375年,朱元璋下達了一道奇怪的旨意,明令禁止大臣們把奏章寫得繁瑣冗長,同時還制定了奏章的格式。
朱元璋之所以頒布這樣一道旨意,完全是因為他剛剛被一封長達萬字的奏章讀煩了。
寫這封超長奏章的人就是刑部主事茹太素。
茹太素早年中舉后被授予監察御史之職,原因就是他的上書很符合朱元璋的心意。茹太素當了兩年監察御史后升為四川按察使,在任期間以公平著稱,不久又調回京城擔任刑部侍郎。
茹太素擔任刑部侍郎的時候,曾經專門針對御史臺的工作提出建議,那次朱元璋全盤采納,顯然還是很符合他的心意。
朱元璋的影視形象,圖源網絡
1375年,因為受到別人的牽連,茹太素直接被降為刑部主事,官階一下子從三品降為了六品。
巨大的待遇反差,對茹太素影響顯然很大,從這時候起,他的奏章開始長篇大論,在一次奏事的時候竟然洋洋灑灑寫了上萬字。
看到厚厚的這沓奏疏時,朱元璋命令中書郎王敏為自己讀來聽。結果,王敏抑揚頓挫地讀了很長時間,一門心思要及時處理問題的朱元璋還是沒聽出來這奏章到底要說什么事。除此之外,茹太素的奏章中還有很多批評朝政的話,這些都讓朱元璋非常惱怒。
怒氣沖沖的朱元璋馬上召來茹太素,除了當面責備他之外,還讓人打了他一頓板子解氣。
第二天,怒氣已消的朱元璋想起茹太素的奏章,于是讓人繼續讀下去,終于從其中聽出了四件可以切實推行的事。
有了這次經歷,朱元璋十分感慨,他說道:“為君難,做臣子也不容易。我之所以要求大家直言,無非是希望能夠切中事理,方便迅速解決問題。如果文字過于繁多,很容易影響對事情的判斷。像太素說的這四件事,有五百多字就足以說清楚了!”
于是,朱元璋讓中書制定奏章的格式,告誡大臣們奏事一定要語言簡練,不要過于繁冗。
至于茹太素奏章中提到的四件事,朱元璋則親自作了批示,然后頒布下去,讓相關單位按此執行。
對于茹太素,朱元璋知道他性格耿直,好幾次可以定他罪的時候卻總是會寬宥他。
為了提醒茹太素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總是犯錯,朱元璋曾經專門在便殿設宴請他喝酒。
席間,朱元璋給茹太素賜酒,說道:“金杯同汝飲,白刃不相饒。”
雖然我現在請你喝酒,但如果你犯了大錯誤我是不會放過你的。
茹太素叩謝朱元璋后,馬上對道:“丹誠圖報國,不避圣心焦。”
我誠心為國辦事,并不害怕會惹得陛下憂慮。
聽了茹太素的答對,朱元璋對他的赤誠十分感慨。
沒過多久,茹太素在御史任上再次受到牽連而定罪,這次他沒能再被寬宥,而是被捕入獄,后來果真就因罪獲死。
當初君臣二人的對話竟然應驗了,茹太素最后也沒能躲過朱元璋的白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